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你會不會老 / 戴洪灶
2024/01/20 12:38:02瀏覽95|回應0|推薦12

 美華文藝秋季講座「與張曉風有約」於20221015日由人文磚基金會王曉蘭會長主持。這位奪獎無數的台灣著名散文及戲劇作家,親自在雲端訪談會上,分享她寫作的心路歷程。

 張教授娓娓道來。「康熙字典」中文字不到五萬,比起牛津大字典的六十萬字,是個非常有限的數目。然而,中文的詞彙由不同的組合,描述的意境卻是微妙微俏中文還俱有「象形文字」見字識義的特色。而且,個中文字可以是名詞、形容詞或動詞。在文學創作中,給作家留下廣濶的描繪空間。

 第一本散文集《在地毯的那一端》1966年出書,她僅二十五歲。 現在已年邁八十,仍舊耳聰目明,講話慢條斯理,鏗鏘有力。

 當問到,在繁忙的教學工作,養育兒女之外,怎麼會有多餘的時間寫文章、寫戲本,還當過立法委員?

 張教授拋出「你會不會老?」這個議題,解釋她的心境和人生觀。每個人一天只有24小時,可以想像她如何經營生活中的分分秒秒,像是她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待斟的酒,以一生的時間去醞釀自己的濃度,所等待的只是那一剎的傾注」。

 當主持人詢問:什麼機緣踏入戲劇,寫出「和氏璧」和「武陵人」等舞台劇?她是參加李曼教授戲劇寫作班,由起先三十多上課的學生, 最後只剩下兩位, 最終完成老師交付的劇本的學生只有她一個。進而選角排戲公演,就這樣的機緣巧合,讓她走上戲劇的舞台。

 謙虛的張教授回憶當年,孩子剛出生,為了充實自己的知識,邊嬰兒母奶,邊讀莎士比亞戲劇。聽到這,以前古人勤奮向學「頭懸錐刺股」的畫面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手抱著閉上眼睛吸吮奶水的嬰兒,一手捧著莎士比亞的劇本,細心地領會莎翁筆下的精意。這幅畫面浮現腦海,內心受感動,不自覺地眼眶已感潤。

 運用莎翁名劇的筆法和技巧,捨棄洋腔洋調的模仿,故事取材回歸民族不屈不撓的精神,縱伸中華文化的傳承,以德為本的信義風範,她寫出了「和氏璧」、「武陵人」、「第五牆」、「位子」、「猩猩的故事」等九中國戲劇,古今生活的現代版本。中國大陸的演出轟動地一票難求,倫敦的外國學生參與演出,海外各地都有粉墨登台亮相,讓海外粉絲一睹為快!

 張教授在東吳大學、香港浸會和台灣陽明醫學院任教多年。她談到陽明醫學院的創校源起,為了解決窮鄉僻壤的醫療人員缺乏,規定畢業生要到鄉下行醫服務。自1975年創校,延聘她任教國文課。第一屆醫學系公費生於1982年畢業,由政府分發到各公立衛生醫療機構服務。

 以前大專院校放榜,學生和家長們爭相聽學校錄取學生的名字,聽到了名字,就是喜事椿,沒聽到,就是名落孫山。

 張教授《唸你們的名字》,有一段文章是這麼寫的:「在你們未來漫長的七年醫學教育中,我只教授你們八個學分的國文,但是,我渴望能教你們如何做一個人——以及如何做一個中國人。我願意再説一次,我愛你們的名字,名字是天下父母滿懷熱望的刻痕,在萬千中國文字中,他們所找到的是一兩個最美麗最醇厚的字眼——世間每一個名字都是一篇簡短質樸的祈禱!」上課點名是督促,你們的名字是老師對學生的期望。畢業後,再你們的名字時,想念起這群在郷下基層行醫的學子,真叫老師引以爲傲。

 台北陽明醫學院成立以來, 張教授的學生畢業了, 多年後他們的兒女長大,也隨著父親的步履學 他們又是張教授的學生,「你們的名字」就演變成一個傳承的佳話。

 獲獎無數,桃李滿天下的張教授,仍充滿愛心的胸懐。《從你美麗的流域》說,「愛個人就是在撥電話時,忽然不知道要説什麼,才知道原來只是想聽聽熟悉的聲音,原來真正想撥通的,只是心底的一根弦。」

 張教授提到「牽牛下水,六腳齊濕」做人處世的涵養和胸襟。在她「一千七百年前的一個下雪天」的文章裡,找到了這句話,意指別希望自己站在岸上,卻叫別人去下水。凡事得親力親為,才能體會出個中的滋味。

 原來,張教授的母親,本姓謝,是「謝玄」「寳樹堂」的後人。謝玄的叔叔就是歷史上的名人「謝安」。文章也提到謝安在隆冬家敘,忽然下起雪來,要姪輩們做和雪有關的「聯想詩句」:於是「撒鹽空中差可擬」,把雪比作撒下一大把的鹽巴;有一位姪女謝道韞 接上:「未若柳絮因風起」,把雪花比作春天的柳絮,經風一吹,妙無比。後世把有才華的女子,稱之「詠絮之才」。

 在她《我在》的散文篇,流露出活在當下,若似應和著上帝的呼喚:「不比一個凡人好,也不比一個凡人壞,我有我的遜順祥和,也有我的叛逆兇戾,我在我無限的求真求美的夢,也在我脆弱不堪一擊的人性。上帝啊,俯察我,我在這。」「我在,意思是説我出席了,在生命的大教堂裏。」「樹在,山在,大地在,歲月在。我在,你還要怎樣更好的世界?」

 <地毯的那一端>以一個聰穎純情少女的眼睛看世界,世界是一條清澈澄碧,纖塵不染的潺潺溪流;有人問她:怎樣才可以愛一個人而不受傷?

 她的回答:受傷,這種事是有的,但是,你要保持一個完完整整受傷的自己,做什麼用呢?她也洞察人際關係的問題:「對一個人,恨並非最殘忍的行徑,淡漠才是最具殺傷力的武器。」她也非常踏實,善解人意:「愛個人,就是喜歡兩人一起收盡桌上的殘,並且聽他在水槽裡刷碗的音樂——事後再偷偷地把他不曾洗乾淨的地方重洗一遍。」

 張教授的文章討論過:「文學有兩個可貴的地方,一個是語言,一個是文字,那當然也有語言文字之後的思考方式」,她強調中華文化瑰寶的珍貴,「國學講壇」務必要在教育課綱上延續下去。

 從她展現給讀者們的文學之美,感情的真摯和細膩,對人性的愛與包容,對生活的浪漫、憧憬和實事求是。「我們都是借道前行的過路人」,她在《賞梅,於梅花未著時》有著「於無聲處聽驚雷,於無色處見繁花」的超然境界;再看她的文章標題:《這杯咖啡的溫度剛好》《麵包出爐的時刻》又深深感受到如此恬靜務實。

  你會不會老?張曉風教授的一席話,向我拋出這個問號,她也用一生的經驗和文采,留下了答案。

 年歲增長不可能避免,心理成熟自然就更超脫,身心靈的平衡,心中有大愛,就有能力,老了還要活下去,活得更精彩。

10/20/2022 聽「與張曉風有約」訪談有感 寫於美國芝加哥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allasntcls&aid=180276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