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聚落的故事──南港大坑灰窯廖家
2010/09/09 15:16:44瀏覽2450|回應0|推薦20

廖家古厝,位於台北市南港舊莊里望高寮山東稜灰窯大尖山下的聚落。廖姓家族於清朝道光初年,由廖先致經墾灰窯區域,家族繁衍至鄰近的:南港、汐止、石碇的:柴橋坑、棧仔、大崎頭、九層坪、新興坑、二重格等地建立新聚落。 

南港廖氏家族,從八里坌上岸後,即在廖添丁廟附近坡地開墾,後來再經淡水河深入基隆河新里族屬地開墾,其定點即在目前的內湖公共電視  鄰近坡地聚集成庄;為了延伸墾區,廖姓族人中,廖先致即從汐止與南港的界溪大坑溪深入至舊莊丘陵地開梯田;此外,還闢茶田種植茶葉,成為高經濟作物產區。 

由於山區汲水不易,生活困苦,居民即至灰窯溪谷挑水,由於路況初啟,山路陡峭,攀走在山路中往往兩桶水僅剩一桶。為克服此一困境,廖姓先民除了向天要水外,更往山溝尋水源,分別闢得大坪崩崁上下兩處水源,及高青山住屋後方的湧泉,先民更在湧泉下方更闢水塘供洗衣之用。 

日據初期,更因新興動力工業取代人力,因此,在廖家古厝坐向的右方興建一處流籠為運灰石流籠塔座,以便輸運灰石至大坑溪谷再轉運至中和或萬華,甚至供應設於汐止轄區的東勢坑口的「大陸水泥廠」。 

灰石的開礦,肇因於日人大量攫取台灣大量自然資源回銷內陸,而灰窯的開礦,引進外來的新住民住駐,如:高、林、白等姓進住,或鄰近的聚落前來採灰石或燒鍊石灰。 

早期建築,以茅草覆屋頂,牆以溪谷的硬質沙岩砌建,成為十六寸的厚壁,以防制盜匪入侵。聚落建築多以一條龍、單伸手、或家族成員的三合院為主。但還有些三合院是一條龍型式左右護龍以製茶,或蓄養家禽(畜)等用途。 

此一建築為三合院建築,坐北朝南,其朝山為灰窯大尖,由於灰窯大尖高聳挺立,朱雀雖明桌山未顯,與朝山間距雖遠,但頗有震懾人心之感。傳有一說,是地理因素之故,遂族人世代各執己是,致親族間失和睦。 

廖家三合院為灰窯聚落占地較大的建築,最後幾位居住者為:廖銅、廖永貴、廖武男等父子孫,及廖鎚、廖火炎、廖銘池、廖勝夫等父子,而遷離此地主要原因,除了營生困難外,生活不便更是主因。該聚落散居人口至舊莊街一段、南港中南街、汐止、基隆等地。目前,該建築已改建鐵皮屋,已不見當年建築之美。圖片提供/蘇添福。資料來源/大坑聚落人文工作室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acanok&aid=4397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