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拚厝地
2009/01/22 01:55:14瀏覽575|回應0|推薦3

故鄉的草茅輕立在老梅樹下,就在往深坑土庫與石碇楓仔林古道入口,這是為重建新居的臨時住所,但老屋拆後,父親重病不起;直到一九六七年草茅屋被颱風吹走,全家大小借住廖印叔公家的製茶間。

早在一九六五年的冬天,父親開始規畫重建新厝,後來決定在老梅樹下作為定居之所。為了準備建屋,父親到當年的台北縣南港鎮採購磚瓦材料,從此後,全家不分大小全體總動員,一起搬運一疊疊的瓦片,從山下的大坑溪畔,循灰窯古道扛到三百多公尺的山上,這樣的日子不知過了多久,直到和家人為將新建的「厝地」整地搬土。

秋天,細雨在黃昏輕輕落下,西山落日將天空映成金黃,偶有紫色,加上寶藍的天空,細雨輕飄,彩虹不知道是什麼時偷偷的掛在屋後的大坪頂;而泥巴被細雨揉成土粥,讓人走起路來東倒西歪,而一旁辛勤的父母,卻順勢推著拖簍在滑泥地上行進著。

已近黃昏,母親和父親將拖簍裡的土方,一簍一簍的將土方推到池塘尾端傾倒,面積延伸到下堀田的柑仔園,成為一條大大的泥巴路,也為打造新家園揭開序幕。兄長也順勢在一旁拈起泥巴遊戲;在「拚地基」的過程中,母親也施以看家的本領,到山上採桂竹、綠竹、麻竹,分別: 做畚箕、長形拖簍、鏤空的土篩…等,作為清理基地上的廢土工具。

全家的成果,已近完成整地階段,無奈的是一九六六年的夏天,父親因積勞成疾,癱瘓在地無法動彈,不久後,幾名長輩將父親架起,從山上快步送到醫院救治;從此後,父親無法再回來梅樹下整地建屋,而採購的磚瓦也疊置到大堀田的田埂上任雜草被覆,山上的茶田荒蕪、稻田無人耕種,母親僅種植零星的茭白筍。

老屋的改建實不得已,因一九六四年的夏天,一場颱風,老屋正身大廳右上方磚造「壽窗」旁的土确牆塌了大半,連同廚房旁刺竹林後方的茶園,也凹陷了一個大洞;當年,父親深感老屋有立即的危險性,才研議遷居重建。母親曾提及:「老屋後方的土底,有灰石礦坑經過,導致土地塌陷,為恐整個屋子全部塌陷,才選擇到老梅樹下方的大堀田上建屋。」

家裡的所有金錢都投入採購建屋材料,而父親在「拚厝地」中一病不起,除了建屋材料,還有醫藥費,已將家中僅有價值的東西典當怠盡,因而走進貧困的窘境。母親除了照料病中的父親外,更需到茶山當長工以換取家中養育子女……等生活所需。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acanok&aid=2584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