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多意性
2022/10/05 02:26:49瀏覽203|回應0|推薦6

多意性

 

    ——哲學·四千七百八十五

 

  把〈「痛,且快樂著」〉貼出之後,很快,就有網友私聊我,道「原來妳是這麼罵人的呀」。也不知,他這是在誇我、還是在罵我。

  其實呀,「原來妳是這麼罵人的呀」,存在著多意性;而「痛,且快樂著」,則更存在著多意性——在「痛,且快樂著」這層之下,至少還存在自虐、受虐、施虐等。

  在生活中,多意性更比比皆是,只是我們往往不曾太留意。壹句話,存在多意性;自然,壹篇文章、壹部小說或其他啥形式……也都可存在多意性。

  「多意性」與「化繁為簡」「立體思維」壹樣,屬顧曉軍主義哲學中綱領性的、認識世界與解釋世界的認識論。

  「多意性」的重要性,在《大腦革命》和《GuXiaojunist Philosophy(顧曉軍主義哲學【英文版】)》成書後,才真正意識到(此前,我也有文章曾說過)。說成書後才意識到,不是說、沒在《大腦革命》中展開談,而是沒有提高到「化繁為簡」與「立體思維」壹樣的高度。

  此外,在書中談「多意性」時,還談到「此非僅此」;其實,「此非僅此」隸屬於「多意性」。

  在闡述「立體思維」中,我有句關鍵、且極重要的話,叫「事物,往往是立體的……比如,妳做壹件事,常常只考慮妳與對方的關系。其實至少還有壹人在觀察妳(事實上遠不止)」。

  觀察妳,尚且不止壹個人在觀察;那麼,看文章就更不知有多少人在看了。

  反過來,只要是高手,就可能在壹篇文章中包含不止壹層意思及不同的味道,傳遞給不同的人、讓不同的人咂摸出不同的滋味來。

  而這層,則正是——文章的「多意性」。

  壹句話、壹篇文章、壹部小說或其他的什麼形式……其間具有了多意性,自然是件大好的事。啥叫作意蘊深厚呢?這,不就叫作意蘊深厚嗎?是不是這樣的道理呢?

  當然,擁有好的壹面,便可能帶來不好的壹面。前時,我文章的鏈接,在顧粉團或微信上打開時,常是「404」。有位朋友道,「天天404,幹嘛不換個平臺」;我回,「可以呀,換哪裏呢」。他說,「不知道」,也沒找到。

  這裏面,就存在「多意性」。妳咂摸出不合適的味道來,不等於別個咂摸出不合適的味道來,是吧?而於「404」,我對小編、沒有異議。人家,就幹這的、吃這的;對於高手,多留個心眼,咋錯了呢?

  至於換平臺,我倒覺得壹篇篇「404」,總比壹下子「永久禁言」好。妳想,讓我火了,又讓我全都失去,多痛苦?

  何況,凡玩哲學的,不幾乎都這樣嗎?妳想想,盧梭、尼采……又有哪壹個生前比我好過呢?

  自然,玩點馬屁哲學,日子壹定會好過得多。可,那不是我顧曉軍該做的。

  沒有必要怨天尤人。我堅信,等我死了之後,我會是中國的盧梭、中國的尼采,甚至會是中國的蘇格拉底、柏拉圖、亞裏士多德。

  前兩天,海外又在吹噓楊絳。我不介意,別說錢鐘書、楊絳了;我死後,許魯迅也會與我調換位置。為啥?我的作品、著作,都具有多意性。而他,有啥呢?疙裏疙瘩,加壹覽無余。

  人的認知,是由簡單到復雜的。同理,顧曉軍主義哲學中的「多意性」,既是未來,更是方向。

  「多意性」也會像「化繁為簡」「立體思維」等思想精髓壹樣,整個人類社會都會跟上來。而於那些試圖抄襲、埋沒我(把我的學術思想分派給他人)的人,則枉費心機——顧曉軍主義哲學中的任何壹點,都是我嘔心瀝血的創造,誰也拿不走。於此,無論是誰、都沒法改變。

 

              顧曉軍 2022-10-4

 

( 時事評論雜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9c93f29&aid=17724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