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10/28 00:04:04瀏覽335|回應0|推薦6 | |
我的經濟學思想、反凱恩斯主義
——經濟學·四千六百零零
見「爲什麽這幾年經濟增速慢了反而日子覺得越來越好了呢?」,我便搶答:「經濟增速快,對所有的人來說、壓力都大;而經濟增速慢了,對收入穩定的人而言、日子確實反而好過。經濟增速快,對資本而言是好事,資本可以翻著跟頭增長;對普通人,收入不可能跟著資本同步增長,因此不見得就是好事。經濟蕭條,對資本而言是最大的不利;對失去工作的人,不利在其次;影響較小的,是欲望不高、收入相對穩定的群體。」 我的回答正在審核中,我便看正文「這五六年來經濟增速從數值上來看確實比00-10年慢了,然而對于多數人而言爲何日子卻越來越好了呢?房子越來越大,小區環境越來越好,汽車越來越高檔,新興時尚商業體越來越多,國際美食越來越多,高端精致料理越來越好,社會福利保障醫保養老保險公積金補貼越來越多,奢侈品越來越平民化,穿著越來越時尚,城市環境越來越好汙染越來越少……」 這樣的文字,不看也罷。我看跟帖。「我是2002年搬的家,那時候門口有一排底商,包括一家超市和網吧,小區外二樓是一家飯館,有做的超級好吃的宮保雞丁。大約是12年左右,宮保雞丁飯館完蛋了,之後那個位置一直是飯館輪替,我見過新疆菜,見過重慶火鍋,見過創意燒烤,特色各不相同,但都有一個共同點——沒有一家活過1年。在飯館完蛋的同時,底商也開始洗牌,除了超市和網吧還有理發店,其他的店面不斷易主,美容院,鮮奶店等等,也是基本沒有活過一年的……」 這是反說,說的卻是蕭條。 再換個跟帖,「十幾年前感覺手裏有一百萬是很多錢了,可以買套房,買輛車。每天下館子,當時的人均收入似一千多,我小時候我爺爺教導我要好好學習,就是說一個叔叔讀書出來當一個外企的大區經理,一個月有一萬多塊錢工資。放在現在,感覺一百萬根本不夠用,付個首付都吃力,街上堵得不行,下館子以前二三十吃得飽飽的,現在點一個菜都要二三十。一上網感覺除了自己,到處都是月入百萬的人……」 這不算正說,但說的是發展太快,沒法跟上。 以上三段引用文字,不能說那段不對,卻又各有偏頗。第一段(正文)看似很正面,卻忽略了第二段(第一個跟帖)的個體的真實感受;而第二段,也沒能涵蓋第三段(第二個跟帖)的本質——這些年來,發展得太快了。 發展得太快了,基于「落後就要挨打」。然而,落後就要挨打、是基于戰時思想;不打仗,就不存在挨不挨打。即便打仗,如果是中立國就不會挨打。如瑞士,在一戰二戰中都不受影響。 那麽,是不是不追求超常發展,經濟就不會出現這樣或那樣以及某種程度的紊亂呢?也不是。因爲,凱恩斯主義已介入世界經濟,每一個經濟體,都在采用擴張性的經濟政策、通過增加需求促進經濟增長。 換言之,凱恩斯的經濟思想,把原本的自然經濟趕進了資本經濟的快車道。各個經濟體在資本經濟的快車道中放馬狂奔,停不下來。如果哪個經濟體的增速放緩了,那個經濟體的領導就會被滿腦子浸泡了「落後就要挨打」的民衆視爲無能。 衡量領導人的能力,不再是盡可能讓每個經濟體裏的民衆過得好,而是經濟體與經濟體之間各自發展的速度。凱恩斯主義,把以人爲本的自然經濟,葬送在于個體的人、毫無意義的各個經濟體之間的狂野的發展與追逐中。 經濟發展,偏離了惠顧于民衆的本意;大部分民衆也在集體無意識中,成了催促經濟體狂奔而損害自身利益的馭手。 正本清源,該是向凱恩斯主義的經濟思想算總賬的時候了。其實,早在我的經濟學著作《貿易戰》中、甚至更早,就提出——我崇尚自然經濟的思想,而反對人爲地催促經濟發展,更反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等。
顧曉軍 2021-10-26 南京
|
|
( 時事評論|財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