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觀《瘋狂粉絲》
2021/07/01 07:50:52瀏覽145|回應0|推薦3

觀《瘋狂粉絲》

 

    ——隨筆·四千二百八十九

 

  昨晚看了印度電影《瘋狂粉絲》。記不住主人公的名字,我擺渡了下。百科說,「高拉夫是德裏一個網吧的小老板,自小就是超級巨星阿利耶的瘋狂粉絲……長大後的高拉夫竟然長得一副阿利耶的臉,隨後在明星模仿秀節目中連連奪冠……馬上就到阿利耶的生日了,高拉夫決定拿比賽獎金去圓自己一生的夢想——見偶像一面。于是他像阿利耶當年一樣,故意逃票去了孟買,住進了同一家旅店的同一間客房……高拉夫還設計將對自己偶像出言不遜的某影星痛打一頓,並以此作爲送給阿利耶的生日禮物,不料阿利耶對此很生氣並報了警……誰知此舉導致了不可預見的後果,局勢越發不可收拾。」

  對于百科的概括能力,我已無話可說了。我以爲,除了以上的細節外,電影《瘋狂粉絲》主要是試圖講述明星與粉絲的關系——高拉夫懷著25年的夢想去見巨星,巨星卻毀了他的夢想。因此,高拉夫決定報複——從此顛覆了粉絲追星的邏輯,變成了阿利耶跟隨著高拉夫、尋找他的足迹;而在這其中,安排下許多電影所需要的噱頭及場景等。

  問題是在電影的最後,影片中的旁白,把觀衆引向——誰對誰錯。且,暗示是粉絲錯了。

  爲何就一定是粉絲錯了呢?百科也在「瘋狂粉絲」詞條之後的「娛評人」中道:「追劉德華逼得父親跳海自殺,十多年後,楊麗娟說還想見他」。

  許世界就是這樣——不去思考明星制是否錯了,而追責夢想成爲明星、擁有名望與財富的小人物……因這樣較簡單。

  其實,淪落到論對錯,已在藝術的層面說明了《瘋狂粉絲》的失敗——大家當記得,昨天我在〈觀【辛德勒的名單】〉中,主要誇贊影片「不直接寫戰爭」(也就是不直接寫對錯)與「而寫唯利是圖下的還人情」(即寫人性,文學藝術的主要功能)。

  當然從政治的角度看,對錯很重要。然,這又僅僅是政治家或把政治當飯吃的人們的想法與標准。從作家、電影編劇與導演,即從文學與藝術的角度看,對錯真的不重要,而刻畫出鮮活的人物、揭示出沒人揭示過的人性,才重要。

  順說,就文學與藝術的標准而言,「方方日記」很糟糕。作家方方的「方方日記」,是放下文學穿越到了政治,以政治替代文學。

  不談方方。就電影本身而言,《瘋狂粉絲》與《辛德勒的名單》(上)相比,相差的就不止十萬八千裏了。

  在前時、我批評「方方日記」時,方方的擁趸們埋汰我的長篇小說《天上人間花魁之死》;其實,如果你還講理、還能看懂以上,就該明白——「方方日記」給我的《天上人間花魁之死》墊腳,都不配。真的是這樣。

  在網絡時代,在文學及電影藝術受到網絡衝擊的日子裏,如不能堅守文學藝術及電影藝術自身的特征,而因政治或其他的因素流于一般,那麽網絡淘汰文學及電影的日子,就不會太遠了。

  信與不信全由你。

 

              顧曉軍 2020-6-13 南京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9c93f29&aid=164535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