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我們家不要這麼寒酸的東西… / 孩子,翻翻試題卷吧
2009/08/05 22:45:12瀏覽513|回應0|推薦24

我們家不要這麼寒酸的東西… 
 

 
  報載新竹縣某女學童第二次月考數學九十五分,比前次進步了四十一分,導師送她一個橡皮擦及一枝鉛筆,作為「最佳進步獎」,女童興高采烈回家炫耀「戰利品」時,卻被在竹科大廠任職的父親潑了冷水,「我們家不需要這麼寒酸的東西」。

這名家長也許是因收入豐厚,可能是非高檔用品不用,才會對老師送孩子五塊錢的文具不以為然,但言行已嚴重誤導了孩子的價值觀,是個很錯誤的示範,不是高知識份子應為。

相信這並非個案,因為一名男學童當選「環保小天使」,老師送他玩具小汽車,學童看了標籤價格後,馬上歸還老師,表示「這不是名牌,我不要」。

記得念國小時,每當考試有進步,都會得到一張獎狀,雖然連一枝鉛筆、一塊橡皮擦的獎品都沒有,卻是滿心歡喜,總要高興好幾天,同學也羨慕不已,獎狀貼在家裡牆上,更是獲得眾人誇獎,這種榮譽感不是用錢能買到。

這兩名家長及學童都誤解獎品意義,也不了解「榮譽感」的真正價值,而把獎品與價格畫上等號,漠視獎勵的精神,傷害了老師自尊心、誠意與鼓勵學生的原意。

因此我覺得,大人雖有大人的理想世界,兒童卻有兒童的思維天地,大人絕不能用自己的價值觀誤導孩童天真、純潔的心靈,否則,一定會影響人格發展,讓兒童以為有錢就可主宰生活與世界。
 孩子,翻翻試題卷吧 
 

  監考國中基測,發現有幾個孩子在鐘聲響起後,試題卷翻都沒有翻,就畫答案卡,而他們的答案A、B、C、D重複出現,或都寫同一個答案,及每五題寫畫同一答案,沒幾分鐘就畫完了。

接著就趴在桌上看手表,等三十分鐘一過,急忙交卷,然後笑聲在走廊間盪開來,顯然毫不在意。望著這些年輕孩子的背影,心中有無限的酸楚,難道國中三年只換得滿腦的空白?

這些孩子都來自郊區學校,雖然為數不多,但也夠讓人心驚了,不禁想問,他們上課時都在做什麼?難道三年所獲得的知識,讓他們連翻閱試題的信心都沒有?這些孩子如果沒有一技之長,將來如何在社會上生存?

雖然我不曾教過這些孩子,也不是這些孩子的父母,但是如果他們的師長或父母,看到孩子進了考場後,竟連題目卷都沒翻就放棄,內心會有多痛啊!孩子們,「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給自己一次機會,試著把題本打開,也許會發現自己沒有那麼糟,如果連自己都不給自己機會,那誰還會給你機會呢?

「社論日日談」教養獨生子女 別忽略價值觀

 日前媒體報導,家長嫌棄教師贈送學童的文具過於寒酸,也有學童認為收到的玩具汽車不是名牌,所以退還給教師。有教師指出,這股風氣與幼稚園、才藝班教師,經常提供較為昂貴的禮品有關,結果「胃口越養越大」。但在少子化趨勢下,家長必須更留意這種情況。

 當初,中國實施一胎化政策後,又逢經濟改革開放,物質生活逐漸富裕,一般家庭往往溺愛獨生子女,形成備受批評的「八○後的獨生一代」。社會學家對這個世代的描述,儘管正負面觀點都有,負面觀點則傾向嬌生慣養、自傲、獨立生活能力差、心理脆弱等。尤其九○後出生的孩子,情況更嚴重,不少人幾乎將父母當成提款機。

 香港八○、九○年代出生的孩子,也曾經發生愛用名牌書包的事件,引發許多價值觀的討論。日本少子化現象衍生的社會問題,則已陸續浮現,例如「尼特族」等情形,令各界對未來國家、社會的發展相當擔心。

 日本心理學家就說,父母應該很清楚獨生子女可能發生的問題,必須在教育上加強補足。否則,過去年長一輩對年輕世代的批評,未來必將再度上演。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