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談品德不說教 生活中實踐/學童玩讀報 夏令營新體驗
2009/07/25 04:46:48瀏覽975|回應0|推薦11
談品德不說教 生活中實踐



 臺北縣永平高中國中部學生畢業旅行離開飯店,會把房間整理乾淨,吃完飯後也會主動收拾餐桌,一度引發飯店員工好奇出來觀看;當各界都在瘋跨年時,永平學生選擇餓肚子,把省下來的餐費捐給慈善團體。基隆市碇內國小舉辦「小小星光大道」,讓學生從歌唱中找到自信。品德教育不一定要說教,從國小到大學,不少學校都有創新作法,教育部昨天邀請這些學校現身說法。

 基隆市碇內國小校長王水龍表示,學校訂出守秩序、尊重、誠實等十二項核心價值,作為推動品德教育的重點。每週由自治市學童演出品德小故事,全校學生寫感恩護照,導師以時事、生活範例教導學生道德規範,並選拔「碇內楷模」,鼓勵學童幫忙做家事。

 碇內國小五年級學生余思頤說:「我從感恩護照中,學會要感恩、惜福,我最感謝的是導師簡佩欣,她教我許多做人處事的道理。」

 臺北縣永平高中校長李玲惠說,品德教育要從教導學生愛大地、愛別人、愛自己做起。她和教師早晨會站在校門口,提醒學生下車後要回頭向家人說聲「謝謝」;每年十二月是學校的感恩月,學生自發發動愛社區掃街、送愛到偏鄉、愛心募捐等活動,這兩年更主動在跨年夜用挨餓陪伴全世界,還有學生合吃便當,把省下來的飯錢捐出來幫助弱勢團體。

 永平高中熱舞社長周賢欣看到十多名學弟妹午休時玩水球,被教師制止後還有人瞪師長,她找出這些學弟妹,苦口婆心勸導,還帶著學弟妹向教師道歉。她說:「好品德是發自內心,要從自己做起,做對的事。」

 中原大學校長程萬里說,服務學習是從服務中學習專業知識,並用專業知識為需要的人服務,學校鼓勵學生參與服務學習,並開發出「全人發展網」和「品格典範資料庫」,透過網路E化流通傳播,推廣品德教育。

學童玩讀報 夏令營新體驗


 暑假期間夏令營類型多得讓人眼花撩亂,桃園縣義興國小三名志工媽媽,為了讓孩子學習不因假期中斷,舉辦國語日報讀報夏令營,進行語文學習、成語故事、剪報分享。志工媽媽陳淑萍說:「雖然我們沒有教師的專業授課技巧,但有熱情讓孩子體驗超越課本的學習,玩上課時沒時間玩的遊戲。」

 讀報夏令營分成兩梯次進行,七月有三十六名中低年級學生參加,以三週時間學習語文基礎;八月則有二十多名高年級學生參加,以兩週時間進行寫作與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負責語文學習的陳淑萍,設計了大富翁遊戲,讓學生可以從報紙的頭版玩到最後一版,「遊戲玩過一輪後,學生對報紙內容瞭若指掌,也知道如何運用在語文創作上。」

 另一名志工媽媽廖淑怡則指導學生剪報,她也鼓勵學生帶回家和家長一起進行,讓全家都能參與讀報活動。志工媽媽溫明惠則負責說成語故事,她說:「成語故事取代了每節上課鐘聲,第一天學生還會姍姍來遲,第二天學生反而主動提醒上課時間到了!」

 六年級的許任博曾參加學校讀報社團,他說,往年暑假都參加科學營或遊戲活動,今年第一次參加讀報營。他覺得讀報大富翁遊戲,好玩又有學習性。升二年級的許懿嫻則是第一次接觸讀報教育,她說,志工媽媽把每個版面都講解得很清楚,搭配好玩的遊戲,讓她覺得讀報很有趣。

( 在地生活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220594885&aid=3164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