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靜功法訣
2012/08/21 20:40:51瀏覽326|回應0|推薦0

靜功法訣

1)聽息。 

  靜功的目的,在於入靜。入靜的含義,就是指身心安靜下來。為了達到入靜的要求,首先必須去除一切雜念,這是靜功築基法最為關鍵的一大原則。 

  但是人們的思想習慣,大腦總是在不停地考慮問題,即使睡覺也會做夢,要它一旦停止不動,很難做到。為了達到入靜的目的,古代道家修士創立了許多法門,如聽息、坐忘、守一、數息等等。比較起來,以道家莊子所講「心齋」之中,談到的「聽息」法為最好。 

  所謂「聽息」,就是聽自己的呼吸之氣。前面我們說了,靜功要求自然呼吸。聽息的方法,就是兩耳內聽,即摒除外界一切干擾,如入萬籟俱寂之境,去聽自己的呼吸之氣。初步入手只用耳聽,不加任何意念。 

注意:所謂「聽息」,要求兩耳返聽於內,好像是聽呼吸出入之聲。但是呼吸出入,本來要求無聲。所言「聽息」的意思,是求其凝神內注,專心養靜;並非死死去守耳竅,也不是去聽呼吸的聲音。「聽」的意思,就是為了精神集中的意思,只要隨著一呼一吸的路線,慢慢似聽非聽的去做,這就算是對了。至於呼吸的快慢、粗細、深淺、長短,都要順其自然變化,不要用意念去強行支配。 

聽到後來,心息相依,雜念全無,連呼吸也似乎不存在了,逐漸也就到達「入靜」的境界。 

2)觀光 

  「觀光」之法,是道家秘傳的修煉法門,從前秘而不授,皆為師徒相傳。觀光的作用,就是為了煉性。吾人之性,原為虛空一光,在下生之前,來自宇宙。因此這是煉性的根本方法,謂之性功。有人以為道家所講的「性」功就是道理,沒有功夫,是未得明師傳授性功之故。 

性之根,在於兩眉中間之一竅。此竅來自吾人下生之前,因而稱為「祖竅」 

  初先靜坐片刻,用前面所講的「聽息」法。身心入靜之後,即將兩目之光收回,似觀非觀,止於「祖竅」之前。這個「祖竅之前」,不在身內,亦不離身外,就在眼前約一寸二分的位置 

注意:所講「觀祖竅」之法,是為了聚起自己的元性。元性聚起,自然就會見光。但是這個境界是自然的,萬萬不可追求;如果追求,也會見光,但為幻境,非為真性。許多練氣功的人士,往往就在這裡進入魔境,不自覺察,真是差之毫釐,失之千里。須要用「若有若無,似看非看」的意思,在無意有意之間,不可著意,又不可無意。自然而然,這就對了。 

  心神微微放於「祖竅」,就能出現自己的性光。初則點點,飄移不定,其光微弱,不要管它;開始似乎由外而來,出現之後,此時以心神稍微照攝之,凝定之,即以真意照於白光中,此為聚性之功;繼之由點而漸漸凝聚成片,片片而來,由外歸內,慢慢聚起;再繼之則時聚時散,難以固定;如是則最後終於成為一片,而無波動,如此真性漸矣,而吾人已入大靜。 

  光是性的表現,觀光即知自性的聚散。光散性即散,光聚性即聚,光定性即定,光滿性即滿,光圓性即圓。王重陽祖師當初描摹其圓滿形狀曰:「圓陀陀,光灼灼。」圓者,是言其沒有不規則的形狀,灼者,是言其沒有黑色的漏洞,這樣才能到達「性光圓滿」的最高境界。進入這一境界,生死可以自主。但是如果不是深入大定,而且具備極高功德,就不可能達到。 

  觀光的功夫,雖用「觀」法,而其實不是在觀,一切都是自然而然。修煉此功,須循序漸進,由光小而至光大,由光弱而至光強,從波動而至光定,從片片而至光聚。亦有人修煉多日,兩眼漆黑,而從未見光,故不可追求。 

注意:以上所言,「聽息」與「觀光」之道。雖似有為,其實無為;無為之中,無所不為。雖曰聽息,其實無聽;雖曰觀光,其實無觀。聽息無息,息聽於無;觀光無光,光觀於無。無息之息,謂之真炁;無光之光,謂之真性。由此參悟,方入真道。

http://www.qingjing.net/index.php/xiu-dao-ru-men/69-2012-04-10-05-19-45

經典論證

《莊子》第四篇人間世之中,借用顏回和孔子的一段話,揭示了道家心齋的高妙義諦。聽息即是其中的一種方法,借用聽息,可以進入心齋的最高境界。

《莊子》原文曰:「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炁。聽止於耳,心止於符。炁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

淺釋:須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一起,不要胡思亂想。等到注意力集中起來之後,就可以用字法訣。但又不是用耳朵去聽,而是用去聽;這還是粗淺的說法,再深一層功夫來講,也不是用心去聽,而是用去聽。到了這樣的境界,耳聽的作用早已停止了,心也與炁合而為一,沒有後天知覺了。的本質是虛的,正因為所以才能容納物體;只有才能把集合在一起。功夫如果能夠做到心同太虛,就是心齋的境界了。

以上功夫,本是層層遞進逐漸深入的,中間本無所謂階段。為了初學做功者容易入門起見,現在整體功夫之內,劃分幾個不同的步驟,然後再加詳解如下:

第一步,若一志
   
字當作字解,就思想,也就是注意力,就是注意力集中在一起。當你開始做功夫的時候,心中的注意力要專一,不要有雜念干擾。如果不能夠把雜念掃除乾淨,功夫很難做到好處。

第二步,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
   
等於,也可以作字釋,是不要的意思。是代名詞,指所聽的對象而言。字作字解。注意力集中在一起,就可以開始做功夫,就是運用字的口訣。普通人所謂,本來是用兩個耳朵,去聽各種各樣的聲音。可是這裡的所謂,就不是去聽什麼聲音。這樣人們就會發生疑問了,既然說是,必然應當存在去聽的對象,如果說不是去聽聲音,那麼要聽什麼?這個問題,在各家注解之中,難以找到明確的答案。現在特別指出,起初下手,就是聽鼻孔的呼吸之氣。凡是呼吸系統正常而且不存在障礙的人,鼻孔氣息都不應當發出聲音,這一點對於修煉來講尤其應當做到,所以才說:無聽之以耳。雖然說是沒有聲音,但是自己卻能感覺得到鼻中的氣息一出一入,或快或慢,或粗或細,即使雙耳失聰的人,也有這個體會,所以才說:而聽之以心

第三步,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炁
   
這裏又會讓人產生疑問了,是有知有覺的,還可以說上一個字;是沒有知覺的,為何還要用它去聽?所聽的對象是,那麼所聽的對象又是什麼?如果說用來聽,這句話在理論上講不通。究竟真正的含義是什麼?答案應當是,聽息的功夫做得時間長久之後,已經打成一片,分不開了,此即丹經所謂:「心在炁中而不知,
包心外而不曉」的一種境界。這時的,不是呼吸之氣,已經不能作為用去聽的對象了。不能再說用這個,去聽那個,所以才說無聽之以心。此時身中的雖然團結在一處,但是尚未達到混融境界,還稍微有些知覺。繼續深入做下去,並不需要多少時間,自然就能做到完全無知無覺了。從有知覺到無知覺這一暫時的過度階段,與其說是用,使互相對立,不如說是以(中的心)聽(心中的),使二者之間泯去裂痕,變為融合,所以說聽之以炁。實際上說是在,就已經包括有的成份在內,說是用去聽,即是同時在聽,二者合而不分的情況。在這裏雖然還是在說,實際上已經不再著意於聽,一切化為自然。成為自然的,雖亦是自然,是用無而聽了,因為此時已經合為一體了。

第四步,聽止於耳,心止於符
   
初步下手做功夫,關鍵在字訣,即注意力集中在一起的功夫。等到注意力集中在一起之後,就要注重字訣了。隨著功夫程度的進展,假使長久的抱住一個字不放,反嫌過於執著,所以最後要用字訣。所謂聽止於耳,就是叫人不必著意於了。此時的功夫已經逐漸入於混沌境界,心與炁合為一體,心中的知覺已不起作用,心已合炁,炁無知覺,故心僅合炁,所以說心止於符(符即符合,符合於炁)。此時心炁合一的狀態,雖無知覺,還有自我,進一步做到忘記自我,皆歸於,才是真正入靜,築基功夫到此完成。

最後一步,炁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
   
等境界,由淺入深,一步一步經歷過來,最後就達到了的高層次。進入這一層次,皆化為虛無,是從無知無覺,進入忘記自我,而後又從無我,進入空洞太虛的高妙境界。這個是從無知無覺以後自然得到的,不是有意識製造出來的,如果做功夫的時候,心裏想著要達到層次,反而離十萬八千里了。

全部心齋的義諦,是由後天返還到先天,到此進入最高境界,已為先天。所以最後一步功夫,就要到先天境界之中去體悟,虛與道合,是為得道。然則莊子所謂心齋的義諦,在於直指大道,這已超出內丹築基所要達到的目標了,修煉內丹的層次與此有所不同。因此築基法中的靜功,只求達到第四步心炁合一的境界,就是築基的最高層次,已足夠了。最後一步心炁入虛,倘無悟道功夫為基,恐入空亡境地,反為修煉大礙。

觀光的方法,在古代道書上面又叫回光;聽息之法,在古代道書上面又稱調息。因此此處所講的靜功修煉法,古人又稱為回光調息

《丘祖秘傳大丹直指》論述回光調息說:其法自兩眼角收心一處,收到兩眼中間,以一身心神,盡收此處,所謂'乾坤大地一齊收來'是也

回光之法,還有另外的含義。是在觀光之後,還要將此光照入下丹田,進一步再去做煉炁的功夫,這個須要和築基的第二步功法──吐納法結合練習,在吐納法中再作論述。

清靜心_田誠陽道長修真網: http://www.qingjing.net/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yk123u01&aid=6745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