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真內景談
田誠陽
僕幼慕玄風,青年入道。佩服祖師丹經,篤嗜修為之學。積於今用功九載,尋師訪道,搜羅丹書,汲汲其中而不知倦,乃於道妙略有所得。夫性命雙修之道,乃天人合一之絕學,其初由清靜入手,凝神聚炁,炁足開關,周身炁通,乃可天人感合,順天行事,反奪造化。一切功修皆在自然,而歸本于無為大道。
其法易簡,其理易明,惟非親身體悟,究竟不知冷暖,故對修真內景,不可不探究印證之。觀諸丹經,歷來略談內景,令人感到道海茫茫,無從取證,甚至有望而卻步、退作他求者,此“道不輕傳”之弊也。
僕本不敏,未敢自私,今特自數年悟道日記之中,摘錄修真內景十八則,刪其繁複,取其精要,務期分清層次,步步鮮明,匯以成編,公諸於世,以與真修實證者相互參證焉。每則附加自注,以釋明不同內景之層次。修真景象,自然而然,妙本天成,非筆墨所能盡述,亦非詩文可作雕飾,是故信言未必美言,詞句樸陋之處在所難免,讀者切莫以辭害意焉,須知意在言外,得意可以忘言也。
清陽子
一九九一年整理于山東湖西
一九九二年修訂於中國道協
一、虛室生白
壬子年,我讀小學一年級,時年七歲。暑假之中,外祖父接我到鄉下去玩,那時氣候炎熱,夜晚就在院子裡睡覺,躺下之後,面對滿天星空,人天相照,無比廣闊。剛剛入眠,景象立至,好似虛空存在強大引力一般,把自己吸收進去,恍惚不知所之,進入另一世界。只見白光現前,浩渺無際,湛然清澈,雪亮如銀。過去的一切自動消失,萬事萬物不復存在,惟有虛空浩渺的光,極亮而不耀眼,我的身體沒有了,變成了不可言狀的光,此時我即是光,光即是我。直覺在此景象之中,無比清朗明徹,灑脫快暢,不知所之,其味難說。當時尚未悟道,不知“道”為何物,只覺頭腦特別乾淨,以後我在學校,感覺功課並不吃力,大概與此不無關係。這一景象,在我童年數度出現,皆在平常睡臥之際發生,知而不知,覺而不覺,似夢非夢,似醒非醒,醒來之後,仍歸平常,吾亦平常視之,聽其去來。
自注:
丹書云:“上德無為,不以察求。”意謂童子修真,不用有為之法刻意追求,只學清靜無為之道,便可了脫性命,修證道果。童年出現的這一現象,當係童子天真,無欲無求,易入道境。《莊子》云:“虛室生白”,即此境界。其時若知修道,頓法即可了道,惜乎無人點撥。雖然如此,經過這番鑄煉,對於童年智慧開發,已經發生效益。《莊子》又云:“目擊而道存矣,亦不可以容聲矣。”當時雖不知言“道”,但是已屬“道”中境界,又何必定要知其為“道”耶!況且自知對其平常視之,已合“道”念,是知其實而未得其“名”,妙在無後天“強名”之攪擾,《老子》云:“同於道者,道亦得之。”此亦個人根性所然,對於以後道修,無意中已經打下了堅實基礎。
二、性光圓滿
壬戌年,赴身東海嶗山,正式入道,開始清靜修煉。記起在丹房初次做功,是在夜深人靜之時,悄悄起身打坐。兩手掐訣,垂簾塞兌,收心入靜,聚性止念。漸漸身心不動,進入忘我境界,空空洞洞,混混沌沌。忽焉性光發現,圓似月輪,聚而復散,散而復聚,令我信心大增,雖腿酸腳麻亦不顧也,這是第一次認識自己的性光。此後每當垂簾靜心,皆有性光顯現,圓陀陀,光灼灼。功修亦隨之精進,從無魔境干擾。
自注:
北宗性命雙修之法,先以性功入手。性功煉好,猶如夜行有燈,行去無差;否則就似盲人瞎馬,難以把持。故此性功層次之高低,直接關係命功之成敗,同時也決定了丹功全程之安危。性功澄澈,則命功水到渠成,純出天然,不假人為。
三、性住炁自回
那時堅持“行立坐臥,不離這個”,念茲在茲,勤而行之,身中出現以下內景:
1. 陰蹺至丹田一路,似有一條虛線,平常之間,不時有炁流沿之上升,如同水中冒起的小炁泡一般。
2. 熟臥之際,炁盈欲解,沖至陽關,猛然倒回,一路抖縮,如同傳電,其炁自還,感覺殊妙。
3. 平時無意之間,忽焉腎根回縮,接連數次,類似槍膛之伸縮。非為外動,其形依然,內有機關牽動,其勢不在人為。其時自心不動,順其自然,感覺亦妙。
自注:
性功之修習,終於帶來命功上的一系列進步。道家修煉,認為精原是炁,炁化為精。炁,乃無形清陽之炁,屬於先天,又名元精,丹經謂之“清水源”,用之可成仙道;精,乃有形濁陰之質,落入後天,又名陰精,丹經謂之“濁水源”,用之可成人道。中老年已漏之體,其炁成形為精,精走陽關為熟路,易入後天,故須勒之以還炁,使後天返先天;青少年童真之體,其精未形為炁,炁歸元海亦熟路,本為先天,惟須煉性以保炁,以虛無合先天。二者用功之不同,可謂涇渭分明。當然根據各人素質,二者並不絕對。尤其對於純乾未破、命寶完固的童體來說,性功之修煉至為關鍵,要知煉性即保炁也,即保自身之道也。純陽呂祖曰:“不迷性自住,性住炁自回,炁回丹自結。”“自住”、“自回”、“自結”,皆系於性功之“不迷”。
四、還精補腦
如此行功月餘,丹田之炁充盈溫暖,津液愈加甘美精醇,周身太虛,渾然無物。一夕做功,手撫丹田,神炁歸根,身心兩忘。忽焉甘露自天而降,由泥丸湧出天池,顆顆滾落而下。其露甚暖,其勢甚沖,不由自主,引頸吞之,如同雀卵,甘甜軟美。隨之一陣暖流,由巔頂布向腳心,融和之炁,傳遍周身毛孔。其中蘇綿美暢之情形,妙難盡述。
自注:
丹書云:“若要不老,還精補腦。”實指中樞神經之炁充盈流通,乃為人體健康長壽之保證。中老年人精炁已衰,腦髓轉枯,先須煉精化炁,炁滿自可補腦填髓,恢復青春活力,返還乾健之軀。青少年未婚者則不然,因其陽炁盈滿,毋須煉精化炁,只須存神養性,降下心火,促使腎炁上騰,飛上泥丸,上補腦髓。而後所降之甘露,非常人之唾液,乃由先天真炁資生而來,實為長生大藥,丹經又謂之曰神水,灌溉臟腑,堅固形體,可以接命延齡。道家丹經把“藥”字寫成“自家水”,即指此也。最好之藥物在人身上,最大之病患在人心中,倘能煉心合道,自得長生妙“藥 ”。
五、炁足開關
數日之後,便有炁拱脊背之現象,虛極靜篤,入於混沌。忽覺背部發緊,真炁上湧,一路轟鳴,直沖夾脊,暢通無礙。復上奔玉枕,撞之不動,其炁乖乖縮回,蓄勢待發,似乎消失。稍停復現,吼叫上沖,再撞玉枕,一撞而通。飛上崑崙,轟鳴如雷,腦門發麻,震動甚大,舌拄上齶,接下此炁。但覺炁流粗壯,直透脊髓,所到之處拱動劇烈,猶如鑽機通過一般。丹經所述“大藥過關”的“六根震動”之景,即丹田火熾、兩腎湯煎、眼吐金光、耳後風生、身湧鼻搐、腦後鷲鳴等,此時均有發生。在此景象之中,自己四肢如石,神識無主,完全無力抗拒,絲毫不能主事。
那時所能讀到的丹經極少,在腦中尚未形成系統的丹道觀念,僅僅得到一點下手功夫,便去興功實踐,以至於內景發生之後,還不知道怎麼回事,其後才明白這是“炁足開關”之景。
自注:
此炁足開關之景,乃先天真炁之發動,由脊髓而通關,衝開任督二脈,丹道或謂之“小周天”。與彼氣功家以後天導引之皮下氣通,斷然不可同日而語。先天真炁之發動,必得到達先天境界而後可,這就需要性功圓滿,合乎先天,然後才是元神主事,識神退位,身心無主炁是主,神行而非我行,丹書亦言:“十分好漢,到此無一分主張。”蓋有主張,即落後天也,所謂:“一念之差,天堂地獄。”《高上玉皇心印妙經》曰:“百日功靈。”意謂需要一百天功夫,此則行功兩月,便得開關之景。
總結速效之原因:一者在於童體炁足,二者在於性功精純。另外,正因腦中尚未形成系統的丹道觀念,頭腦乾淨,沒有負擔,無心而求之,合於先天,反而易得,得之亦真;相反,倘若事先知道有此內景,先有模式,充塞頭腦,有心而求之,落入後天,反而難得,得之易假。所謂求之而不得,不求而自得,相信修證丹道的悟士,亦有類似感受。
六、陽炁開八脈
任督二脈打通之後,其他八脈之陽維、陰維、陽蹺、陰蹺、沖、帶諸脈,漸次衝開。皆從自然無為中來,絲毫不假後天意念。每逢自身陽炁旺足之時,易入混沌,其炁便發,自動沖脈,衝開之後,歸於平常。
自注:
任督二脈,為全身百脈之總綱,任督打通,百脈皆通。張紫陽《八脈經》云:“凡人有此八脈,俱屬陰神,閉而不開,惟神仙以陽炁衝開,故能得道。”又云:“八脈者,先天大道之根,一炁之祖。”蓋常人所行者十二經絡,修士所循者奇經八脈,此人道、仙道徑路之不同也。
七、男子修成不漏精
此後每遇陽炁盛滿之候,活子時出現,混沌之中,陽炁發動,不行陽關,自升崑崙。皆自然而然,毋須人為搬運。其中景象頗多,茲舉一例:
丁卯年六月二十六日晚上,靜定之際,渾然忘我。忽焉真炁騰發,直沖漕溪(督脈),猶如飛龍,吼吟而起,隆隆作響,升上巔頂。與之同時,出現三顆光珠,接連穿過右、左雙眼,顏色黃裡透紅,光彩晶瑩奪目。但覺此炁升騰不已,其時身心無主,從其自然而已。旋頃自停,復歸無物。
平日睡臥,內炁自交,陽生之際,時至神知,炁動神隨,即有真炁隆隆,飛升巔頂,兩耳轟鳴,如雷行天。從此再無“道解”之患(即漏精),而獨得清修之樂。
自注:
人體內部之陽炁,總在不斷地生發,以維持人體之生機。生發到一定程度,盈滿而溢,就會出現動機,丹家謂之活子時。太陽初升之際,未露太陽,先見陽光,人體之陽升亦然,故陽炁發動伴有光珠出現。
關於採取活子時,此中又有中老年與青少年用功之不同:中老年已漏之體,活子時到來,易行人道而走失,惟用有為之法將其勒回,加以採煉封閉之功,補益自身,若用有為之法,必走熟路而有漏;青少年未破之體,活子時到來,外行陽關非熟路,任督已通無陰氣閉塞,清陽之炁自然歸內,沿督上升,不必用後天有為之法也,所謂“不採之採,乃是真採。”從此之後,炁行任督,陽關止閉,而無道解之患,所謂“男子修成不漏精”是也,清修之真義在此。惟須平時注意保持養性,神合先天,方保無失,大道就在平常日用之間也。
中老年人修道,需要煉精化炁,補滿三寶,方能返還童體,與青少年純乾之體相匹。青少年命寶未喪,三寶豐滿,本身素質已較中老年大為優越,倘知下手興功,可以省去煉精化炁一著,而直接從煉炁化神入手,獲得較高層次的修為。道之易求,可知矣,修真青年豈不悟耶!錯過此時,今生難得,丹經曰:“下手速修猶太遲”也。
八、大道甚夷
丁卯年,開始修習站功,每日堅持,從不間斷,每次至少保持兩個小時,有時四個小時。以之悟證內修,感覺相付。十月二十日晚上八點,吾在全真祖庭白雲觀退居樓習站,面向東方,似看非看,獨立守神,身心若一,虛靈挺拔,松和自然,津液時湧,咽納不已。過了約有一個小時,東方慢慢冒出光華,吾知其為新月初升,沒有在意。但見此光升起,卻非月亮,乃是好幾個碎塊,大小不一,懸在空中,極為明亮。吾仍獨立,見同不見。碎塊在相對靜止中慢慢上升,卻又變成一顆亮星。繼續上升,旁邊又出現一顆小星,亮度稍弱於前星。此時不解,檢驗是否幻覺,揉揉眼睛,再看仍然如此。吾獨立不改,靜以待之。只見兩顆星慢慢上升,復變為長方形的塊狀物,極亮。接著上升,才是一輪月牙。吾平常看到,仍以平常視之,依然獨立下去,直至兩個小時之後收功。此景出現之後數日,更有不可思議之景象發生,但是修道非諔詭幻怪之事,茲略不述。
自注:
舉出這樣一件實例,並非說明自己的功修與眾不同,更不是為了驚駭別人,乃是借事說理。修真途中,可能遇到一些令人費解的特異現象。有些屬於道之變化,出現神奇;有些屬於意識恍惚,便成幻覺;有些屬於境界不同,異於人間;有些屬於人心未定,念動起魔;有些屬於煉意不淨,識神作祟;……種種不一。只要不是肉體感到痛苦的,一般來說都不是壞事,可以不去管他,順其自然即可。同時,這也正是檢驗自己道心的試金石,《老子》曰:“大道甚夷。”只可視為平常,不可以為怪異。如此,自會增長道力,否則的話就是桎梏,就是魔障,《悟真》云:“頂後有光猶是幻,雲生足下未為仙”是也。
九、大妙中黃貴
戊辰年正月十九日(丘祖聖誕日),時在嶗山太清宮,臨窗養靜,渾然無我。先覺頂額如有蟻爬,似知非知之中,忽焉腦後如雷轟鳴,一股粗壯炁流,自天降下,直沖“中黃”,透體下行,全身震顫,不由自主。其炁一路嘯聲,直達海底,流溢騰發,散向四肢。但覺周身舒暢,妙不可言,復歸於混沌,其後面部猶熱。
自注:
此炁透“中黃”之景也。中黃,又稱黃中、中道、黃道、正黃、正脈、黃脈、真黃、橐龠、真橐龠等。乃係處於人體之正中大脈(而非沖脈或中脈),而絡通於四肢。因其脈聯絡七門,即天門泥丸、地門尾閭、中門夾脊、前門明堂、後門玉枕、樓門咽喉、房門絳宮等,五臟六腑皆稟焉,故歷代修煉家多重此脈,且視為不傳之秘。丹經道書談及此脈,亦僅片言隻語,且甚隱晦,往往為人忽視。此乃往聖仙真,一脈心傳。如魏伯陽《周易參同契》:“黃中漸通理,潤澤達肌膚。”《太上黃庭內景經》:“中有真人巾金巾,負甲持符開七門(七門之義見上),此非枝葉卻是根,晝夜思之可長存。”呂祖《敲爻歌》:“玉爐之中文火爍,十二時中惟守一,此時黃道會陰陽,三性元宮無漏泄。”張紫陽《悟真篇》:“先把乾坤為鼎器,次摶烏兔藥來烹,既驅二物歸黃道,爭得金丹不解生。”丘祖《龍門派薪傳百字譜》:“大妙中黃貴,聖體全用功。”……此脈修通,心腎二炁即無阻隔,全體關竅俱開,一炁遍達周身。“先天一炁,自虛無中來。”即在此一道路。丹道或謂之曰“大周天”。
以上所舉,主要是真炁流布、小大周天之內景,尚有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之景象,俟後詳述。
十、真人之息以踵
此後,初步體會天地相合之時,人身感覺特別舒適。甚至初步體會到氤氳之景:真炁沿兩腳升騰而上,與心炁交會于中宮,全身舒暢,毛竅開合,天地之炁歸於我身,如沐春光一般快活。另外,感到由朔至望,人之性宮漸趨明朗;由望至晦,人之性體漸歸混沌。
自注:
中黃打通之後,周身關竅皆開,真炁遍達周身,人身之炁始與天地之炁接通。所謂真炁沿兩腳升騰而上,即《莊子》“真人之息以踵”之義也。一般人用外呼吸,最多炁達丹田,非得中黃開通,暢於四肢,胎息內行,方可至踵。
從前做功,皆在肉體腔子裡面摸索,今日方知跳出肉體樊籠,體悟天人關係。若無命功之蛻化,豈有性天之超升。相距悟至“天人合一”,雖不中亦不遠矣。
十一、天人合一
己巳年六月初一,調至中國道教協會工作,居於北京白雲觀內。自來之後,便體會到更為醇厚的氤氳炁象。平常之際,忽焉有炁循兩腿升騰,直匯中宮。丹田仿佛有股吸引力一般,一直向內吸炁,非平時之由外往裡吸也,乃是由內從外納炁,而且只吸不呼,亦不見其滿。上面有炁隨之入內,上下二炁,交會中宮,如磁吸鐵,相戀相抱,溫和醞釀,氤氳不散。就在二炁相抱的一刹那,呼吸頓止,而人恍然如醉矣。四肢百骸,皆不能動轉,直覺神在炁中,炁包神外,兩相交接,恍惚迴旋。真炁薰蒸,遍達周身,蘇綿快活,妙不可言。全身毛孔盡皆開放,元炁闔闢同乎天地。真炁上蒸,化為甘露,清涼如醴,咽納不已。二炁相交,只在片刻之間,交畢之後,歸於平常。此景每在平常之際發生,忽焉而來,忽焉而去,往來無定,不可追求。
其間景象,亦有變化。有時正在看書寫字,忽覺腿部有炁騰起,上交中宮,頓然全身如浮,身輕如羽,恍惚如在雲空,乃知景到,不敢妄動,任其自交;有時真炁會于中宮,甜蜜非常,津生濃醴,身軟如泥,如醉如癡,手懶得動,口懶得開,直願養此天機,便有無窮快活,非得其炁交透,身體才願活動;有時真炁自腳心升起,兩腿於是格外輕快,便樂意悠情漫步,涵養中宮炁團,任從我行,全不知倦;有時好似身後有炁推動,舉步毫不費力,猶如漫步太虛,縹緲輕舉;有時動作之中,真炁沿兩腿上升,直上夾脊崑崙,蔓延四肢,一路融融,遍傳周身,稍加用意,周身便似火蛇亂竄,聚殲八萬四千毛孔、三百六十骨節所藏之陰神,何等暢快,惟武火不敢多用耳;有時炁來甚速,迅即在中宮抱團結胎,小腹盈滿,靜以養之,呼吸內外開合,全體美快之至;有時感覺混沌,臥以應之,上下二炁,會于中宮,交接甜美,流行全身,暖融暢適,周身太和,太虛與我同體,而我為太虛之主;有時二炁相抱中宮,紐結一處,如同活龍,在內遊動翻滾,動轉升降,美妙非常;有時真炁抱團,丹田暢適美快,其感覺非冷非熱、非寒非燥,一團舒妙之景,形成天然火候,早先以丹田發熱為好兆,今日成為笑談矣。……種種景象,變化萬千,非筆墨所能盡述。
時間稍長,觀察天地變化,乃悟我身氤氳之候,正是天地相合之機,及至有形,其景自失。證驗至此,方才領悟何為“天人合一”。
自注:
天地相合之機,乃是天地之炁相交之時,亦為人身氤氳之候,這便是“天人合一”之內景,《陰符經》謂之“天人合發”。常人不察此機,惟修道者不期而獲,此須由真修實證,方能悟之,非字面理解可知。當此之時,天炁下降,地炁上升,二炁相合,氤氳交感,將雨未雨,將雷未雷,在卦為之“地天泰”,古人稱曰“天地氤氳”,天地之造化在乎此也,丹經云:“人身為一小天地。”修道人能夠合乎天地之德,自然可與天地同參造化,吾身氤氳之機,亦合天地氤氳之機。感覺有炁循兩腿升騰者,其實地炁循腳心上升也;有炁自上降入中宮者,其實天炁由頂竅下降也;感覺真炁薰蒸、遍達周身者,其實天地之炁由毛孔而入也。在吾身中,為心炁下降,腎炁上升,氤氳交感,相聚中宮,如同結胎相似,經云:“道胎”,又云:“胎因息生,息因胎住。”其胎順外呼吸而結,結胎之後,外呼吸即斷,化為胎息。丹書所謂之取坎填離、水火既濟、心腎相交、神炁合一、性命合一者此也,道即在斯矣。及至有形,天地無形之炁交已畢,無形生出有形,故其景自失。
于此可見,天道、仙道、人道其實一也,皆為陽炁下降,陰炁上升,陰陽交感,氤氳結合,化為甘露,產育新的生機,天地由此而長久,人身由此而長生,夫婦由此而傳代。古人云:“天地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得此道則昌,失此道則衰。
十二、先天活子時
亦且悟得,每當天人合一之景出現,皆是天地之陽炁生發之時,亦人身之陽炁生發之時,即“活子時”出現之機,天地之活子時與人身之活子時同步,合成一個活子時。而其氤氳景象,往來無定,久暫不一,隔段時間總會出現一回。其間亦有強弱緩速之不同,感覺強時,必是天地氤氳正濃,萬里和合,其勢浩然,見形亦速,其形亦大;感覺弱時,竟是天地清靜平淡,萬里無雲,其勢和順,見形亦遲,有時無形。其中微妙,多有不可言述者。
每遇此時,天地之炁交和,產生新的陽炁,天炁發暖,人身融融,便得毛竅開放,而天地交和之陽炁,循毛孔之闔闢而入於我身。此刻自身陽炁旺盛,活潑圓融,而天地之陽炁,和合心腎二炁,天地人三家相見,和合凝集,氤氳相抱,團聚中宮。其炁交畢,歸於平常,而吾身之精神面貌,則如蟬脫殼,煥然一新。
自注:
天地陽生之活子時,與我身陽生之活子時,二者“陰符”,天人合一之道得矣。因其往來無定,亦可見活子時之“活”也,若不知“活”,則容易當面錯過,丹書云:“十二時,皆可為。”非必限定于子時打坐之“死子時”也,丹書亦云:“火候不用時,冬至不在子。”
天地之炁,氤氳交感,產生新的陽炁,此陽炁乃至真至純之生炁,即先天清陽之氣,非後天孤陽之氣也。《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生一炁,一炁生天地,天地二炁相交所生之陽炁,謂之“三”,萬物得三,方得長養,人同此機。故《陰符經》云:“天人合發,萬化定基。”天地由此陽炁而發暖,人身亦得毛竅開放,便覺融融,而與天地同其闔闢。天地交和之陽炁,入我身內,所謂“盜天機,奪造化”者此也。而此陽炁,正是常人下生之後,逐於外物,失於虛空之先天生炁,本為自己所有,今且“盜”回(此“盜”非偷盜之義,乃指反奪,即是把本來屬於自己的東西奪回來),還歸於我身。活子時到來,天地所生之清陽之炁,和合心腎二炁,天地人三家相見,氤氳中宮,和合凝集之後,結成一粒黍米,丹家又稱“黃芽”。所謂“黍米”,是言其極精極微,漸漸積累,聚之可結道胎,又曰“嬰兒”,《悟真篇》云:“三家相見結嬰兒,嬰兒是一含真炁。”
經云:“一點落黃庭,戰罷平常。”其炁交畢,歸於平常。此活子時陽動之機,皆平常而來,自然而然,不在人為。前云:“不採之採,乃是真採。”於此更可明其真義。故此天人合發之活子時,非彼外腎立舉之活子時也,由此可以分為“先天活子時”與“後天活子時”。先天活子時,在天人合一之時,無形無象,合乎先天,所採者炁也;後天活子時,在外腎立舉之時,有形有象,搬弄後天,所採者精也。先天活子時,採取先天清陽之炁,和合自身陽炁,點化自身陰質,以成就純陽之體,符合天道,可以成丹;後天活子時,採取後天濁陰之精,至多補益自身,自身仍屬陰質,仍然是一團孤陰,不合天道,何以成丹?二者相比,一無為而一有為,一先天而一後天,一無形而一有形,一自然而一勉強,實有雲泥之差,豈可錯認!有些丹書,所云外腎立舉為活子時者,乃是針對中老年人說法。中老年人所謂煉精化炁,是從後天活子時下手,運用周天火候,採取後天,返還先天。這種活子時,一天可能出現好幾次,有云人體之活子時與天地之活子時不可同步者,實指後天活子時也,尚未證悟先天活子時之層次。倘若執著後天活子時,摸索肉體裡面一團陰氣,終究有壞,落入空亡。歷代成道祖師,多有批駁後天活子時者,如鐘離祖師曾云:“一身四大皆屬陰,莫把陽精裡面尋!”黃元吉先生亦云:“忽見外陽勃舉,便以為陽生藥產,豈知此是後天之知覺為之,凡火激之而動者,何可入藥?”
一般說來,青少年純乾未破之體,先天的東西較多,可以直悟先天,採取先天活子時,較為容易;中老年精衰已漏之體,後天氣質較重,需要培補先天,採取先天活子時,才有希望。青少年若不知及時修煉,貽誤良時,等到老年精炁轉枯,再去下功,金飯碗變成討飯棍,悔之遲矣!
此天人合發之活子時,三豐祖師又稱“一身內外陰陽之真消息”,內陰陽者心腎也,外陰陽者天地也,旁門誣指外陰陽為男女,較之後天活子時,又下而下之,何其謬哉!
惟此天人合一之道機,歷代祖師秘而不宣。陳翠虛云:“都緣簡易妙天機,散在丹書不肯泄。”藏諸丹經,隱喻頗多。或曰“玄關一竅”,或曰“玄牝之門”,或曰“真橐龠”,或曰“真鼎爐”,或曰“氤氳”,或曰“闔闢”,或曰“先天一炁”,或曰“無中生有”,或曰“靈藥”,或曰“懷胎”,或曰“外天機”,或曰“夫婦配合”,或曰“採大藥”!……種種不一,迷者自迷,悟者自悟。
十三、拳道合一
吾于每夜子時,堅持習煉內家拳法,一年四季,從未間斷。正當其時,夜深人靜,萬籟俱寂,神入太虛,感覺每夜行功最為舒適之時,正天地氤氳之時也,亦為人身之活子時,內感外應,若合符契。此時行功,周身不鬆而自鬆,不靜而自靜,行拳邁步之間,猶如行雲流水,完全無需後天拙力,皆在自然而然。行到妙處,陽炁溫潤,周身太和,暖融暢適,妙不可言。乃可至於動靜合一,動不知動,靜不知靜,不動而動,不靜而靜,動乎其不得不靜,靜乎其不得不動。交感強處,竟至渾然不動,神形俱化,萬物與我同在,而我與天地為一。
通過動功煉形,將天地人交和之陽炁,運化於周身內外,闔闢周流,散溢四肢,其樂無比,其妙難述。故操內家拳法,可以行炁化欲,以證丹法。曾見博得內家拳法之秘奧者,每言武道同源、拳道合一,初聞似乎難解,今日方知含有內在體認也。
自注:
夜半子時,陰極生陽,靜極生動,陰陽之炁始交,正天地默會之時,亦人身體察內外感應之良機也。正好下功,修道與拳法合為一體。內家拳法,其實修道之動功也,雖曰動功,實為內修,非只運動形體,其實煉神煉炁,故稱“內家”。當初三豐祖師留傳內家拳法,即為輔助修道之用。蓋純動純靜,不合道體,動靜失宜,則有陰陽偏盛之患。故應內外兼修,動靜合一,自可運化周身陽炁,充溢百骸,外固形體,內凝精神。因之常見修丹道者多輔以拳,操內家者多悟以道。
十四、道法自然
從此之後,功修歸於平常。平時持志虛無,清靜無為,諸般景象,入眼皆空。待到天人合發之機,玄關兆象,先天活子時發生,我身自與天地氤氳之機相合,而與天地同參造化。採取黃芽,積累道炁,順天行事,自然而然。功夫只在頃刻之間,時至神知,水到渠成,不必追求,道自歸身。再看嫩枝抽芽,鮮花怒放,空山鳥語,流泉飛瀑,自然萬象,生機盎然,無一非道之所在。心契於道,足可怡然齊物也。
吾自入道,堅持做功多年,保持童體,依法修持,而今明白種種法門盡屬後天,道法自然,不假人為。從此不必拘泥形式,亦無需有心作為,行立坐臥皆可,就在日用平常之際得之,大道何其“易簡”哉!
自注:
功修至此,歸於無為大道。雖曰無為,其實無可不為,《悟真》云:“無為也有功夫在。”《高上玉皇心印妙經》曰:“頃刻而成”,真正功夫就在頃刻之間,無為之中而有為,平常之中出非常。所謂“種種法門盡屬後天”,乃明白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而後證知,未入此層,不可廢棄有為之功。
十五、春之炁在肝
功達無為,廓然無礙。隨著先天活子時的自然出現,其他景象亦隨之發生。庚午年正月十二日,靜養之中,杳杳冥冥。但覺炁聚丹田,氤氳不散,且在中、下二田之間,來回悠蕩。全身如雪入水,漸漸溶化,體合虛無,混混沌沌。大靜之中,右脅炁盈,伺機欲動,如同待發之師,瞬間真意自注,若得將令,其炁驟發。快似決堤之水,突然迸流,又象萬馬奔騰,勢不可擋。滾滾炁浪,奔流激盪,波湧全身,震顫肢體。自身六神無主,完全任其所為。沖溢之後,遂而消失,杳無影跡,不見其形。稍歇,右脅之炁復盈,真意隨之亦注,再次發動,炁浪滾滾,沖布全身,旋而自止,再次消失。稍歇又發,發後自失。如是數度,炁勢遞減,漸自安定,復歸混沌。翌日早起,天降大雪,是天人合發之驗也,皆在道妙之中矣。
自注:
查此時間,乃為立春(正月九日)之後第三日,正當初春陽炁生發之候,其炁屬木,在人身為肝(右脅),天人合發,在人身為肝炁動,正其時也。此景過後,天降大雪,應驗其為天人交感之時,即先天活子時。由此可知,先天活子時之發動,不惟與天地交感之機相合,亦與二十四節氣之陰陽變化相應。亦可謂二十四節氣陰陽變化之炁機,亦合天地陰陽交感之炁機也。是知活子時之“活”,活中亦有“定”也。較之先天活子時之天人合一,又開闢了一個新的層次。
十六、冬之炁在腎
庚午年臘月初四,余回山東看望父母。夜臥靜室,渾然大定。忽焉顛頂神光下盼,足心之炁隨之上朝,上下互感,頓覺天地恍惚,氤氳迴旋。此刻吾仍保持平躺姿勢,寂然不動。只見(神遇而非目視,此時雙目正閉)腳下有兩道黑炁,穿腳心同時上行而來。如同兩條光帶一般,寬窄相同,其光為漆亮之黑色,非晦暗之黑色。兩炁上行,非常明晰,只見雙雙由腿內上行,行至中宮,觸及內臟,頓時如有東西在內抓捏一般,臟器隨之顫躍,既感覺新奇刺癢又不可抗拒。此時六神無主,無力自持,其炁動畢,自歸混沌。
自注:
此時正值隆冬季節,乃為冬日陽炁萌發之候,冬之炁屬水,在人身為腎,天人合發,在人身為腎炁動。腳心屬腎,故其炁發於腳心(前述中黃之炁已通,暢于四肢,方達腳心)。其炁色黑,正應腎主黑色也。此為先天活子時之發動,合於四季陰陽變化之炁機。可見古人以四季配五行,配五臟,配五色,中有道妙存焉。
十七、夏至一陰生
辛未年五月初十,上午景生,中宮之炁,摶團相抱,氤氳不散,蘇綿快活,妙不可言。午後養靜,內炁充盈,甜蜜妙暢,渾然忘我。杳冥之中,真炁騰發,直沖漕溪,飛上崑崙,轟鳴不已。薰蒸升騰,周流不息。此時自身無主,任其升騰。旋頃自止,歸於混沌。
自注:
查五月十一日為夏至,夏至之時,一陰初生,在此之前,為陽之極。陽極必動,故為天地蘊蓄之陽炁發動之機,天人合發,在人身亦為陽炁發動之候。故應於初十日,人身之先天活子時發動。天人合一,時動必發,三豐祖師云:“不差毫髮。”
十八、印證丹經
吾之內景所談,在別人看來,或許認為又是一家之言。殊不知大道為一,法乃不二,雖其內在景象,因人或有不同,而論及功夫之階次,則仍與古聖仙真所言,印證無差。丹經疑迷之處,至此渙若冰釋,乃知聖真“心傳”,均可一以貫通,默會其意,如與祖師坐而論道。只是各種丹經,多為中老年人說法,且以有為之法居多,青少年不宜削足就履。觀諸各派丹法,又有層次高下之不等,若無身心驗證,則易誤入迷途。故此,本文為破析其理,直指大道,於隱微處亦有所闡發,秘則揭之,晦則明之,大道為公,善與人同。
若此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之妙境,論述詳明者,當推《陰符》《道德》、廣成老祖、純陽祖師、紫陽祖師、重陽祖師、長春祖師、三豐祖師、黃元吉先生、陳攖甯先生諸真。
http://www.qingjing.net/index.php/wu-zhen-jing-yi/375-2012-04-11-09-07-43
清靜心_田誠陽道長修真網: http://www.qingj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