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劉功業:詩歌~~心領神會的歌唱
2008/04/29 01:26:11瀏覽592|回應1|推薦8
詩歌:心領神會的歌唱——關於詩歌的訪談

談起中國詩壇的現狀和未來,可以用兩句話來回答。一是未來有希望。二是現狀有問題。
我覺得,中國新詩的未來,有希望走出混沌的泥潭,但其曲折迢遙難以預料。需要詩界同仁的共同努力。
而詩壇的現狀雖然風光無限,眼花繚亂,七色生香,卻可概而言之,即爲三多三少,就是:刊物很多,訂戶很少;作者很多,讀者很少;作品很多,佳作很少。就不展開說了,這應該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局面。今年以來,又可以加上一條了,就是活動很多,實效很少。這個節那個慶的,輪番登臺,輪番上演,慶典的詩歌粉墨登場,被公款邀請的詩人們激情奔放,成了爲當地官員塗脂抹粉、爲經濟搭台唱戲的道具。但是,會散而曲終,或者會未開而曲終。
當今的詩壇就像一個虛假繁榮的大市場,天天開張,天天關門。天天振奮,天天痛苦。虛火很旺,底力不足。這不僅是藝術的底力不足,而更表現在思想的底力不足。對於社會百姓們普遍關注的民生問題,詩人們的思想有時顯得是何等的淺薄、庸俗和表像。沒有痛感,只有麻木。不再滿足于讚歌,卻滿足于自我心靈的柔曼歌吟。
透過繁榮虛旺的表像,我們不能不承認目前我國新詩的創作有些失意,有些迷亂,處於低谷。
創作熱,讀者冷,作品多而精品佳作少。詩人們自彈自唱,自鳴得意,孤芳自賞。然而,廣大的讀者卻不買帳。在詩歌這條誤以爲的文學所謂捷徑上,擁擠著太多的感情自戀者。
網路詩歌、大學生詩歌、青年人的詩歌都很活躍,這是不爭的事實。然而很多詩歌網路論壇裏,也出現了壇主、斑竹們互相吹捧,故作姿態。作品深度不夠,流雲飛鶯,追求時尚,不願獨立思考,不捨得下苦功夫,去體味生活的底蘊,挖掘文化的內涵,去切磋詩藝,營造意境。較多的作品,體現出審美趣味不高。
詩歌刊物不少,網路刊物更是層出不窮,卻多數難以服衆,多是自我勉力維持,慘澹經營。
活躍的詩人往往已經習慣于自戴桂冠,自我標榜,自我吹噓,而真正被讀者喜愛、被群衆接受的少,被文壇、詩壇認可接受的更少。
詩歌界的話語霸權,早已進入無主流時代。山頭林立,旗幟繽紛,色彩絢爛,聲音嘈雜。不信,隨便打開一本純文學刊物,詩歌偏安一隅已是不錯的待遇。許多報紙向市場爭搶訂戶的絕招,就是紛紛以取消詩歌欄目爲能事,事實證明卻並不成功。純詩歌刊物,更已在不自覺中錯位。民間刊物,借著悄然鬆動,日益靈活的管理機制,終於衝破堅冰,顯現出一種超然的活躍。他們多奮力掙扎著,靠同仁捐助,靠編書入集,靠自費組織各類詩歌活動,勇敢捍衛著詩歌的神聖,然多忠勇有餘,財力不足,常常捉襟見肘。而官方詩刊,在一統天下的輝煌過後,也終於不得不放下架子,向民間和網路間尋求支援。近幾年以來 ,《詩刊》創辦了下半月刊,安徽的《詩歌報》、四川的《星星》、新疆石河子的《綠風》也都紛紛辦起了網路版,組織了詩歌論壇,吸引了許多的詩歌作者和愛好者。《詩歌月刊》、《詩選刊》也增加了對網路詩人及其作品的關注力度,努力向受衆表現出一種前所未有的親和姿態。官方的詩歌活動也日益向民間傾斜,許多過去官方和權威們獨享的聚會,開始出現了民間詩人的聲音。詩歌陣營擴大了。《詩刊》和朝陽區文化館聯合舉辦每月詩會,已成品牌。打開網路,詩歌論壇有數十家上百家。《詩生活》、《樂趣園》和中國詩歌學會的《中國詩人》自然旗幟高蹈,回應者衆。山東的《萬松浦》、北京的《新詩代》、重慶的《界限》、南京的《他們》、天津的《葵》,新疆的《火種》,以及《大風》、《新詩大觀》、《森林文學》等,也都以定期不定期的聚會、辦刊和詩歌朗誦活動,團結著一大批詩歌作者和愛好者,平民詩壇、短歌行、情詩網、校園詩歌、森林詩歌、民族詩人、城市詩、甚至打工詩,都可以形成不同的詩歌群落。 海外的民間詩刊、詩壇也旗幟飛揚,美國的《新大陸》《常青藤》、澳大利亞的《歐洲彩虹鸚》、加拿大的《北美楓》都起點不低。
時代的發展,在眼花繚亂和一片嘈雜中,給於我們更多的還是信心。畢竟虛假空洞的慶典詩歌少了,虛僞矯情的節日詩人少了,受政治直接干預的所謂的政治抒情詩少了,標語口號式的詩歌少了。但是,這並不是說詩人就可以遠離生活,詩歌就可以只是表現內心。生活總是給予心靈最繽紛的滋養。也只有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才是詩歌真正的導師。個性的情感總是基於現實的躁動。親近現實,與親近心靈一樣,爲詩人提供了豐富的藝術表現空間。
情感世界的異彩紛呈和複雜難料,心靈空間的生動活潑和意象展示,都爲中國新詩的發展提供了創新的可能,美好的前景。
不可否認的是,那些靠詩來養活情感的現象將逐漸被用情感來養活詩的現象所取代。那些依附于封賜的桂冠和刊物的招牌上到處混吃混喝的詩人將日暮途窮。儘管在一個日益商業化的社會中,詩歌也難免沾染上銅臭和珠光,但從詩歌的根本意義上來說,詩不是賺錢的工具,而更多的是傾訴心靈的聲音,是一種感情的表達方式。它不可能成爲一種職業取向而受到社會大衆的普遍認同。詩歌是一種神聖的事業而非世俗的職業。
所以,詩人是矛盾的統一體,詩歌也是矛盾的統一體。詩歌需要更多的讀者支援,渴望著更多的群衆掌聲,它卻注定曲高和寡,只可能是社會少數人的精神訴求,是一條注定孤獨的心路旅程。沒有永遠青春、永遠蓬勃的激情,沒有精神上孤獨一生的心理準備,詩人對於那些寫詩的人來說,就是一個非常茫然的字眼。
詩人的多愁善感,是他或她敏感多思的知性和悟性統一的産物。“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心靈是現實的眼睛。詩歌是心靈的歌聲.站在四顧蒼茫的土地上,詩人脆弱而剛強。感受著與時俱變的生活潮流,詩人痛苦而幸福。詩人個人的悲歡與愛戀,一旦暗和了整個社會的普遍認同和大多數民衆的心聲,就達到了它的最高的美學的、道德的、乃至哲學的境界,成爲社會的、民衆的聲音。
在衆多的文學的、情感的表達樣式中,詩歌無疑是最情感的藝術。而感情化的詩歌,在活躍的文壇上,更多體現出的卻是情感的蒼白和道德的虛弱。和社會的發展流向不合拍,和百姓的情感訴求也不合拍。以遠離政治爲時尚的現代詩歌,以日益走向內心作爲多年長久壓抑的反撥。感情的真,感情的善,感情的美,爲詩人提供了語言廣闊的施展空間。作爲感情的藝術晶體和語言載體,詩歌逐漸走向純粹。
詩歌是生活的,又不僅僅止於生活。詩歌是心靈的,也不僅僅止于心靈。對自我情感的癡迷和留戀,對感情世界的過分開掘,也使詩人們沈溺于內心世界而不願自拔。甘於自我封閉。關注于心靈的通達而忽略了與社會的通達。出現了本應融合卻相互極端對立的唯美的傾向和白話的傾向。口語入詩,成爲一時近乎革命潮流,這相對於那些冠冕堂皇的空話假話和大話,無疑是一種藝術的進步,時代的進步。然而,說話不是藝術,更不是詩歌。過分的口語化,卻又走向了另一個極端:一個抛棄了美、背離了美的極端,一個以醜爲美、以臭爲美的極端;一個逃出了話語霸權,又企圖以另一種霸權一統詩歌天下的極端。情愛與情欲,性愛與性欲,對人類的高尚美麗的身體的讚美與對動物的感官本能欲望的過分渲染,使茫然的詩歌愈加茫然。無論它是唯美的傾向還是白話的傾向,無論它是知識份子的寫作還是所謂民間的寫作,漠視權力和功利的詩人們,似乎熱衷於在紛爭和嘈雜中自相殘殺,在自己故意製造的一起起詩歌事件中任意飛短流長,提高聲名,製造嘩衆取寵的轟動效應。而不管是狼籍還是流俗。詩歌是最凝練、最純粹的語言藝術,用身體寫作,用性寫作,用下半身寫作,其實都是對詩歌這種高雅藝術的歪曲。用故作高深狀、故作警醒狀、故作表演狀、故作獻媚狀,都無法掩蓋當下的詩人們先天貧弱、內心空虛的事實。這使許多所謂詩人們的藝術展示越加短暫,使詩歌的藝術生命越加短暫。它只是又一次地告訴人們一個真理:靠製造噱頭的任何急功近利,都是非藝術、反藝術的,都是自我扼殺,都是短命的。身體的歌唱,可以美麗,也可能齷齪。都源于心靈的真與假,善與惡,美與醜。
其實,我能夠理解,當那些詩人們把身體和性感受不得不作爲意象構成的時候,那種被高置於心靈之上的故意張揚的源於身體甚至性感受的快樂背後,隱藏了多少面對當下紛紜的事物而難以言說的深隱的痛苦。無論他們的歌聲多麽歡快而放浪,心靈的痛苦其實無法逃脫。昨夜星辰今夜月。身體的花朵在爛漫地開放,性欲的流水浸淫而漫漶。更多的時候,他們是在用自己獨特的語言,塑造著不被環境容忍但又難以被環境羈押的新鮮的詩歌形象。可是,又有多少人明晰他們的痛苦中所表現出來的別樣的風景和隱藏著的積極昂揚的姿態呢?
每一個民族的詩歌,都集中表現了這個民族的語言精華和哲學高度。是最高雅的,又是最大衆的。例如古希臘的史詩,例如中國的《詩經》,例如唐詩,例如宋詞。恰恰都是可以琅琅上口的,婦孺老少、宮廷民間皆能吟讀的。所以,我想,儘量用比較通俗易懂的語言,表達比較深刻含蓄蘊藉的內容。讓更多的人能夠讀詩,懂詩,喜歡詩,而不是疏遠詩,冷落詩。這也許才是作爲詩人一族和詩歌理論界需要去做的努力。詩歌,不應當是故弄玄虛的文字遊戲,而應當是心領神會的歌唱和對話。因爲,語言是共通的,詩神至於我們,靈犀也該相通。
情感化爲語言,語言化爲形象,形象化爲心靈,心靈化爲藝術,藝術化爲詩人自己的抒情主人公。精神的光芒,借助語言的表達,消泯著隔膜,溝通著心靈,才能給予我們恒久的光明。
面對這些年來詩歌的繁榮和詩歌的蕭條同根而生的現狀,常常令人扼腕歎息。我覺得,也許還是那句老話管用:生活是創作的源泉。生活,同樣是詩歌的源泉。生活是一種滋養。藝術是一種滋養。歷史和文化是一種滋養。自然山川更是滋養。讀透生活和讀透自然同樣重要。所謂“內師心靈,外師造化”,宏觀的自然宇宙萬物和微觀的個性心靈情感都可以讀出厚重和深刻。就像讀海,越過那些表相的動蕩漲落和色彩變換,可以領悟海洋的博大與精深。
詩歌是性格和個性的産物。優秀的詩歌作品,必然是極力張揚個性精神的歌唱。熱愛詩歌,不能不說是一種與生俱來的融化於血液中的情感,一種伴隨著全部生命途程的追求。愛恨情仇,都是一種源於精神原動力的驅使。一種可以超越世俗物欲功利的天堂的聲音。所以,詩人應該是值得讓世人尊敬的一種高尚的人。
寫詩要甘於清貧,善於積累,勇於開掘,努力創新。詩意的美,首先應當是新鮮的美,形象的美,個性的美。只有下扎扎實實的功夫,才能有所收穫,有所成就。
詩歌是心靈真誠的聲音。面對一個物欲橫流的商業社會和功利氛圍,那些紛繁的躁動使我們的心靈脆弱而敏感,有時,這是詩歌的幸運。有時,這是詩歌的災難。堅守一份詩人的真誠,有時顯得特別艱難。
學習寫詩的起步階段,或許在乎的只是語言的美,感情的真,進而就會在乎思想立意的深刻和整體的意蘊生動。詩歌純樸自然、反樸歸真的語言風格,往往是和詩人巧妙的藝術構思相得益彰的。言志言情的審美指向,也多是於不經意中悄然流淌出來的。要學習做一個詩人,就先要學習做一個真誠的人,善於獨立思考的人,對真善美有著可以超越物質生命的價值認同感的人。
唯詩而生,唯真而善,唯善而美,唯美而靈,唯靈而有了語言的氣韻和詩歌的意境,有了一個作爲詩人的人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最爲基本的素質和品格。




( 創作詩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wacan&aid=1821678

 回應文章

傅詩予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實獲我心
2008/04/29 08:15

您說的

「刊物很多,訂戶很少;作者很多,讀者很少;

 作品很多,佳作很少;活潑很多,實效很少。」

實獲我心

祝福

傅詩予

http://blog.udn.com/YingF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