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響應:只為了一道珍饈,每年有大約三千萬至五千兩百萬的鯊魚被殺…
2011/03/10 13:56:38瀏覽248|回應0|推薦2

引用文章出處:

http://blog.udn.com/heliopolis2009/4801098

鯊魚鰭在海面上穿梭,這是電影〈大白鯊〉的主要畫面。

牠成為泳者致命危險的象徵,

反過來應該說是這些掠食者所面臨的威脅之象徵。

鯊魚比人類更早出現在地球上,距今已有三億五千萬年歷史。

在過去七千萬年當中,牠們可說是並沒有演進。

最可怕的史前鯊魚無疑是巨齒鯊(Carcharocles megalodon)。

牠的身長將近十五公尺,應該可以兩口吞掉一頭母牛。

牠的牙齒可以長達十五公分,體型也比現今最大的魚―鯨鯊―還要龐大,

不過兩者的攝食習性並不相同,這隻溫和的鯊魚只吃浮游生物。

與鯊魚同時代的物種數目高達四百六十種以上,

牠們的體型已經不再如此龐大,某些甚至只有幾十公分。

鯊魚是舉世無雙的泳者,

幾乎全都擁有可怕的下頜以及幾排牙齒,讓牠們可以捕抓魚類與槍烏賊。

與其他魚類相較,鯊魚的發育周期相當長,要好幾年才會達到性成熟。

牠們可懷有一至數胎,懷孕期為十二到二十四個月,

外海的鯊魚通常不是漁撈目標,

不過有多種鯊魚卻是鮪魚、劍旗魚及馬林魚的混獲,

牠們被延繩、巾著網,甚至是流刺網所捕獲。

我們經常聽到人家說鯊魚始終是海霸王,

不過牠們的數目是否真的多到會危害海洋?

或者牠們只不過是孤獨的掠食者,人們只會偶爾碰到牠?

為了回答這些問題,茱莉亞•鮑姆(Julia Baum)與

藍森•麥爾斯(Ransom Myers)試著評估過去五十年間

墨西哥灣鯊魚豐度的變化。他們研究了不同的海洋學活動,

及漁業統計數字,尤其是延繩釣漁船的捕獲量,這些漁船不只捕撈鮪魚,

也會抓到鯊魚,借助於模型,他們重建了十種鯊魚過去族群的豐度,

結果驚人。

最常見的鯊魚之數量可能減少了百分之九十九點三,

其他物種則可能減少百分之九十至九十九。

不過並沒有多少人意識到鯊魚的消失,甚至連漁民也沒有意識到,

因為他們並未真的將鯊魚當成目標。

然而事實不容改變,鯊魚曾是海洋生態系統中數目眾多的物種,

如今卻變成稀有動物。

就連漁民本身也忘記,鯊魚曾是海中的大掠食者。

1937年之前,在加州及其他地方,人們幾乎不曾捕獵鯊魚。

鯊魚肉以魚片的形式被販賣,魚翅則是在脫水之後被外銷到亞洲市場,

在那裏它們會被磨碎,做成湯的佐料。

1937年時,營養學家發現有一種鯊魚(翅鯊,Galeorhinus galeus)的肝

所有食品中維他命A含量最高的,關心自身健康的美國人尤其覬覦。

對於鯊魚肝的需求暴增,幾年當中,價格達到頂點。

每隻鯊魚從五十美元漲到一千美元,漁場急速發展。

原本無意捕抓鯊魚的漁場也開始追捕,剛開始漁民以有餌釣線捕抓鯊魚,

不過很快便發現,用刺網可以大量增加收益。

不到兩年的時間中,漁獲量增加十倍,船隻數目增加到六百。

1944年,加州漁場潰滅,漁民必須轉向其他活動或物種。

不到十年的時間,這項天賜食物便耗竭了。

這是狹義捕鯊的極少數例子之一。

我們很難獲得關於捕鯊的可靠統計數字,

因為牠們大多時候都是與其他物種一起被捕抓。

牠們經常是以間接的方式被抓,

或是釣線,或是遠洋漁船的巨大漂網。

亞洲國家喜歡鯊魚肉、魚肝油,更喜歡魚翅,於是魚翅的需求量暴增。

每年有大約三千萬至五千兩百萬的鯊魚被殺,相當於一百七十萬噸。

1980年代前,魚翅羹是中國南部的一道珍饈,現在則是舉國皆然。

香港的魚翅市場占全球市場的百分之五十,

價格從每公斤六十美元上漲到一百美元,

某些罕見品種甚至可高達每公斤七百美元。

割鰭棄身(finning)是慘無人道的行為,

漁民將魚鰭切下來後,便扔掉奄奄一息的鯊魚,讓牠在海中死去。

大掠食者的英雄末路---在1980年代的塞內加爾,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幾十隻被釣到或被刺網捕抓到的鯊魚群被堆棄在海灘上,

牠們的鰭被切掉,曝曬在陽光下,漁民取走魚鰭後,將剩下的魚身丟棄。

今日我們很難在塞內加爾的海灘對鯊魚進行取樣,

因為牠們在當地已經變得很稀少。

美國於2000年禁止在其水域進行割鰭棄身,歐洲也在2003年效法,

禁止所有漁船在所有漁區進行割鰭棄身,

不過只有規定漁船須將鯊魚完整裝上船,才能限制割鰭棄身的作法。

有好幾個歐洲國家,包括法國與西班牙,卻投反對票。

最近法屬玻里尼西亞禁止捕獵鯊魚,除了傳統烹飪上會使用的灰鯖鮫以外。

然而走私卻甚囂塵上,當正在蓬勃發展的市場遭到禁止時,

經常會發生這種狀況。

2002年8月,十五噸魚鰭在夏威夷水域的「鑽石國王二世」船上被查獲,

這表示在一個有限的地理區域中,有一萬八千隻鯊魚遭到殺害。

大白鯊是瀕臨危險的保育類生物。

最近我們在美國一名亞洲轉賣商的處所發現21塊這個極罕見物種的魚鰭。

基因研究證明,存在著一個完全不合法的大白鯊魚翅市場,

避開了所有統計數字。

在香港,這種高價值產品的商業活動組織嚴密,而且有利可圖。

太平洋中部及南部的捕獲量被大大低估,

1989年時,人們估計當地的捕獲量大約為八萬四千噸。

被捕撈最多的物種----鋸峰齒鮫

每年被遠洋漁隊捕獲的數量高達六千五百萬隻。

由於有流刺網禁捕令,我們原可預期這些副漁獲量會大幅減少。

不過幾年後所做的一項評估顯示,就整體太平洋而言,

捕獲量介於二十八萬三千至四十七萬噸之間。

史蒂芬•霍爾(Stephen J. Hall)在關於生態系統動力學的書中

不無諷刺地指出,

巾著網漁場的意外捕獲量增加是因為漁民在環保人士的施壓下,

想要避免意外捕抓海豚,便將他們的漁撈努力放在集魚設施上,

而那裏的鯊魚數量卻是最多的。

在歐洲,主要的「生產國」是西班牙,

他們在2004年宣稱有五萬一千噸(全歐洲為十一萬四千噸)的產量,

還有法國(兩萬一千六百噸)、聯合王國(一萬六千噸)、

葡萄牙(一萬兩千噸)。

歐盟在鯊魚的國際貿易中扮演重要角色,

並且不斷提高它在香港魚翅國際市場的參與度。

對於糟蹋海洋生物性,法國也須負起責任。

大多被食用最多的鯊魚是小貓鯊、白斑角鯊、星鯊與鼠鯊,

人們還是繼續在優島捕抓。

在魚販的攤子上,前三種都以「小鮭魚」的名字出現,

第四種則是「小海牛」,試著想讓人忘記那是鯊魚。

像法國發展研究院的貝納•塞瑞(Bernard Séret)這樣的專家,

認為歐洲所捕抓的鯊魚在幾十年當中減少了百分之六十六。

不過聯合國糧農組織在它關於漁業及水產養殖全球狀況的最新報告中,

對於高度洄游鯊魚有超過一半以上的魚群遭到濫捕感到憂心。

---本文摘自《沒有魚的海洋》 第五章──脆弱的大自然與超級掠食者/

山岳出版 ‧ 日月文化出版集團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vbn123&aid=4965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