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用鏡頭,喚醒
2007/07/19 02:30:53瀏覽658|回應0|推薦4
2007/7/19

人類,對圖片的接受度最高,比起長篇大論的文章,來得容易許多。透過鏡頭,可反應出社會各角落的問題與故事,只是需要用一點心「構圖」。

首先,我們需要思考,拍照的目的是什麼?想表達些什麼?想讓大家看見什麼?能否讓看照片的人有所想法?想讓大家一起關心著什麼?

昨天,看了一則新聞「精障者拍遊民,用鏡頭控訴」,雨林(筆名)三十歲時,罹患精神疾病,經過六、七年的治療時間,才好轉。發病的那段時間,他不被家庭接受,也成了遊民。如今,他之所以要拍攝「遊民」,是希望喚起社會大眾,對精障者基本人權的重視。

曾經,在斗六火車站的地下道,遇見遊民。他的周圍只有一條棉被,一張厚紙板及一個碗。他的斜對面,是兩位街頭藝人,彈著吉他唱著屬於年輕的歌。

當下,我想拍下那畫面,但忘了帶相機。然而,那強烈對比的畫面,已烙印腦海。至於,那兩個年輕人,唱了什麼歌,我早就不記得了。

雲林縣社區大學的「攝影課」,可透過課程設計,帶著學員關心我們的周遭。所拍攝的作品,能否有農村農業、生態環保、民俗風情…?建議可與「農業有機網班」一起合作架設網站。也可以,走入林內鄉湖本村,關心生態環保,它因「八色鳥」而被稱之為生態村。

如今,宜蘭羅東的某一所學校校園,也發現八色鳥,它是保育類動物,所以珍貴,也隱喻該地生態環境尚未被破壞。湖本村的生態環境,是否會被破壞?八色鳥,會不會也想搬家了呢?

雲林縣大埤有蘭花產業,台南卻比我們早一步,成為蘭花的大縣;雲林縣也有咖啡產業,似乎又讓東山鄉搶先一步了。

雲林縣是農業大縣,之後呢?

推薦一個網站‧浮光掠影攝影筆記
( 心情隨筆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uy2007&aid=110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