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春水玉-古代北方民族好食「天鵝肉」的見證
2011/05/25 14:33:44瀏覽2614|回應0|推薦1

*

*

春水玉-古代北方民族好食「天鵝肉」的見證

*

*

古代北方民族好食「天鵝肉」

  契丹、女真、蒙古三族,也是遼、金、元三代的統治者,都珍視天鵝肉,如同元代耶律鑄所寫的「行廚八珍」中,評定「天鵝炙」為佳餚。另在飲膳太醫忽思慧(西元13141320年)的「飲膳正要」中,舉列「天鵝肉」為天下第一品,並說:天鵝味甘,性熱,無毒,主補中益氣。鵝分四等,金頭鵝為上,小金頭鵝次之。有花鵝者;有一等鵝不能鳴者,飛則翱響,其肉微腥;皆不如金頭鵝。如此看來,不僅是「癩蝦蟆想吃天鵝肉」,中華民族喜嚐「天鵝肉」的習性也甚為久遠。

遼代的春獵-「春捺鉢」

  遼代,帝王每年正月有駕幸春水的習俗,契丹語謂之「春捺鉢」。遼史營衛志亦有「春捺鉢」的記載。

  續資治通鑑長編之「長濼」條:濼多野鵝鴨,遼主射獵,領帳中騎擊扁鼓,繞濼警鵝鴨起飛,乃縱海東青(又名鷹、隼、鶻)擊之,或親攝焉。雙爪鈎住天鵝後腦,用利嘴啄其頭顱。此段記載,清楚的描述了海東青如何啄獵天鵝(鵠)的過程。

海東青獵鵠(天鵝)

  海東青名鷹鶻、吐鷹鶻,主要生長於黑龍江流域,是來自遼東的一種體形小若燕雀、疾飛如電,勇猛非凡的猛禽,而天鵝是唯一能飛到十萬公尺高空的大鳥,海東青是唯一能在高空中獵殺天鵝的鷹隼,牠用利喙,啄開天鵝的腦殼吸食腦漿,血濺白羽於碧空。

  有稱:遼東皆產鷹,而寧古塔尤多,以俗名海東青者為最貴,純白者上,白而雜他毛者次之,灰者又次之。神俊猛鷙,能見雲霄中物,善以小制大,尤善捕天鵝。隴人呼為海青者,實即海東青,以產地殊,故異其名。產於西域霍罕汗者,則曰白海青。

  自古以來,海東青深得我國東北各民族的喜愛,有專人進行馴養,用以捕殺大雁及天鵝。

「春捺鉢」的盛況

  遼史營衛志中春捺缽款記載:每年春季正二月間春捺缽開始時之捕鵝盛會與頭鵝宴。

  一、“春至鴨子河灤,於冰泮時,縱鷹鶻捕鵝雁。皇帝每至,侍御皆服墨綠色衣,各備連錘一柄,鷹食一器,刺鵝錐一枚,於灤周圍相去各五、七步排立。皇帝冠巾,衣時服,系玉束帶,於上風望之。有鵝之處,采騎舉旗,馳報。遠泊鳴鼓,鵝驚騰起。左右圍騎皆舉幟麾之。五坊擎進海東青鶻,拜授皇帝,放之。骼擒鵝墜。(倘)勢力不加,排立近者,舉錐刺鵝,取腦以飼鶻。救鶻人,例賞銀絹。”

  二、捕鵝兼捕鴨與雁。繽通鑒長編:“長灤多野鵝鴨。遼主射獵,領帳中騎擊扁鼓,繞灤驚鵝鴨飛走,乃縱海東青鶻擊之。每值初獲即拔毛插頭上以示勝利。

  三、皇帝得頭鵝,薦廟,群臣各獻酒果,舉樂更相酬酢,致賀語。插鵝毛於首以為樂。賜從人酒,遍散其毛。”。

「春水玉」至明代退潮

  由於這一海東青啄獵天鵝的玉雕題材頗獲遼、金、元三代統治者的喜愛,尤其它展現北方少數民族以小勝大、以弱勝強、開疆拓土、躍馬中原的雄心壯志,所以成為遼、金、元三代特有的重要玉雕圖案-「春水圖」。金史「輿服志」記載:束帶曰吐鶻(“春水”紋飾玉帶名叫“吐鶻”),玉為上,金次之,其刻琢多如春水之飾。其後,風尚退卻,在漢人地區不流行,明代以後,「春水圖」玉雕也就這樣消失不見了;直到近代才有一些仿品出現,只是雕工、韻味皆有不足。

  我收藏的四件春水玉:

*

一、元朝海東青獵鵠玉帶板

*

*

*

  重32公克

  高3.8公分*4公分*1.3公分

  和闐仔料,玉質潤透;追擊中的海東青,充分展現小若燕雀、疾飛如電的勁道。

*

二、元朝海東青獵鵠玉帶頭

*

*

*

*

  和田山料。

*

三、明朝海東青獵鵠圓雕

*

*

*

*

*

  重60公克

  長5.6公分*4公分高*3公分

  和闐仔料,上下均帶皮色,皮殼厚亮,雕琢出的海東青,勁道十足;被獵殺的天鵝,則是一付呆頭鵝的模樣。

*

四、近代海東青獵鵠玉帶板

*

*

*

*

  和闐仔料,雕工較粗,雖是透雕,卻布局紊亂。十年前因玉質尚佳而購入。

玉器鑑定家楊伯達說「春水玉」

  楊伯達說他的研究工作,主要得益於故宮內這些珍貴的藏品,這些東西使他的研究在一開始就有一個很高的起點。代表遼金時期的春水玉和秋山玉就是在研究了遼金歷史後命名的。

  楊伯達:我在1956年來了以後正趕上籌備歷代藝術館,籌備歷代藝術館的時候,就出來了這些玉器,當時還不知道它是什麼年代?也不知道它表現的是什麼生活?但給我一個印象就是北國風光,我就把它列為一個研究課題,為了這個課題研究,我借著開會的機會兩次,到東北阿城,阿城就是金中都,可是到那裏收穫也不是很大。

  後來看了一些宋史、遼史和金史,宋史裏面對這種題材的玉器沒有提到。但是遼史裏面就提到-皇帝每年春天都要打獵,叫春拉伯;秋天也要打獵叫秋拉伯;春天打獵主要打天鵝,秋天打獵主要打鹿。金史裏有提到,只是這個春拉伯、秋拉伯變成春水、秋山,我認為春水、秋山最符合這兩種玉,一個是春天的,一個這是秋天的,因此做出這樣的判斷。

  這類的春水玉,金朝的完顏部非常喜歡,因此多一些,表現得也最完善。遼代契丹的歷史上記載,皇帝射獵過虎,這種狩獵叫秋拉伯,金人叫秋山,秋就是秋天,山就是山上。

  因此,春水玉和秋山玉的命名,是楊伯達先生從29歲踏入故宮,研究古玉所獲致的一個重要成果。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ty43115&aid=5248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