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價高過黃金的玉貝~從十枚玉貝手串談起
2016/02/03 17:51:24瀏覽1513|回應0|推薦4

 

價高過黃金的玉貝~從十枚玉貝手串談起

 

圖文:陳宗嶽

 

西周玉貝二枚約:長1.5公分*1公分*0.45公分

清代仿玉貝八枚約:長1.5公分*1公分*0.8公分

 

  讀中國古代史的時候,一定都會讀到「貝幣」,當初的記憶是海貝曾經成為原始貨幣的一種。

  後來,收到一串石質貝幣,閱讀了相關資料,才知道石貝也曾經是原始貨幣。

 

  再後來,收到兩枚玉貝,當時直覺的判斷~這是漢代以前的東西,因此在56枚玉貝中挑選出兩枚,當時特意選一枚「沁痕明顯」與一枚「幾乎沒沁痕」的作對比樣品來收藏。

 

  再過三年,收到八枚一串的玉貝,當時即知是後仿的,但是屬老工,推斷為晚清至民國初年間的產品,但是每個都是和闐小籽玉雕琢出的。

 

  最後將之編成一串,八枚清代玉貝串成內圈,兩枚西周玉貝做尾飾,中間隔以小綠松石珠與小翠玉葫蘆。整個玉貝手串就是一個「財寶」的意涵,當然這是自己的異想,開心就好,但是玉貝還是難得,值得收藏。

 

  為了搞懂玉貝,查了許多資料,得出以下結論:

一、夏商周三代曾流通貝幣

二、貝幣具有高購買力

三、玉貝曾真實流通

四、玉貝屬三代產物存世稀少且多為西周玉貝

五、玉貝狀如海貝,長約1.52公分,寬約1-1.5公分。

 

 

說明:

一、夏商周三代曾流通貝幣

  貝幣是一種原始貨幣,在夏代,生產工具、糧食、布帛、牲畜、皮張、齒角、龜殼、珠玉、海貝等都充當過交換媒介,而後逐步淘汰,其中海貝因為稀少不易獲得,而且美觀方便攜帶而被保留下來。

 

  夏代使用貝幣,在西漢的《史記》及《鹽鐵論》中均有記載,同時從夏代墓葬、遺址出土的文物中,貝幣的出現佐證了夏代使用貝幣的說法,如1975年在河南偃師二裡頭文化遺址中出土了12枚天然海貝和仿製的骨貝與石貝。

 

  貝幣的計算單位是朋,一朋的貝數是10貝。在先秦文獻及出土青銅器銘文中常有「朋」字出現,如:《詩經 小雅 菁菁者莪》中有「既見君子,賜我百朋」;1959年河南安陽商代墓葬中出土的戍嗣子鼎的銘文中有「王商戍嗣子貝廿朋」。

 

  商代中後期,隨著商品交換規模的擴大,海貝數量相對不足,仿製貝幣開始出現,有石貝、玉貝、陶貝、骨貝、蚌貝、銅貝、銀貝、金貝及包金銅貝等等。但仿貝也有做為陪葬時的冥幣使用,如在河南、山西等地的商代晚期墓葬中,就有大量仿貝和真貝同時出土。

 

  貨貝的使用,一般都是從實物貨幣過渡到金屬貨幣。商代銅仿貝是目前世界上發現最早的金屬鑄幣。由於最初的銅貝沒有銘文,因此也被稱為無文銅貝。此外,楚國地區流通的鬼臉錢,也是銅貝的一種。銅仿貝的鑄行成為實物貨幣向金屬貨幣過渡的重要載體。

 

  西周晚期後,因為稱量貨幣和金屬鑄幣的廣泛流通,貝幣逐漸喪失貨幣地位,成了裝飾品。

 

  秦朝建立後,貝幣退出流通領域。

 

二、貝幣的高購買力

  貝幣在西周早期的購買力是相當高的。武王時令簋銘:(武王)易(賜)令貝十朋、臣十家、鬲西人。貝、臣、鬲並舉,可見十朋之貝的價值不會小於臣十家或鬲百人。成王時遽伯裒簋銘遽伯置作寶噂彝,用貝十朋又四朋。作器者造器時花費了十四朋貝。

 

  貝在西周中期的貨幣功能非常顯著,在進行等價交換時,要把實物折合成貝來計算,由此可見,貝在商品交換中可以充作任何交換商品的價值尺度。不過西周中期以後社會普遍使用貝,不像商代貝主要集中在王室、方伯等貴族手裡。如殷墓辛村一號衛墓曾出土貝2915枚,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貝近7000枚,山東益都蘇埠屯殷墓出土貝3990枚那樣的大數量。而在早期的西周墓,每墓殉葬多半是10枚、20枚、30枚、50~100枚,帀一朋、二朋、三朋、五朋、十朋,這與早期西周鐧器銘文所載的賜貝數目本相符。

 

三、玉貝曾真實流通

  玉,在中國古代不僅是身份與財富的象徵,也在貨幣史上當過交換媒介的原始貨幣。

 

  春秋戰國時期曾以玉為貨幣。《管子·國蓄》中提到:“以珠玉為上幣,黃金為中幣,刀布為下幣”。這就是說,玉,不僅是貨幣,而且價值高於黃金,更高於刀布。

 

  考古發掘證實,從殷商一直到春秋戰國的墓葬中,常有玉貝隨葬,並常與天然貝、銅貝同時出土,除了玉貝之外,還有其他琮、璜、佩、蟬等玉器,玉雖然作為財富的象徵,但是並不意味著可以直接當成貨幣使用。鑑於玉貝與銅貝、海貝一起出土,以及具有大小、形狀、下端有鑽孔、背部經平整加工等共同特徵,証明了玉貝與天然海貝、銅貝、骨貝、石貝一樣,曾經充當過貨幣。

 

四、玉貝屬三代產物存世稀少且多為西周玉貝

  夏、商、西周時期的以玉或者玉髓磨製而成的仿製貝幣,流通於中原地區。已發現的玉貝製作都比較粗樸,形狀與天然貝幣「貨貝」(Monetaria moneta)相近,腹部中間或磨有縱溝,而且小端多有穿孔。玉貝通常用質地堅硬的玉材製作,顏色上呈灰白色、油墨色或翠綠色。青海、河南、陝西等地都曾有出土。

 

  玉貝的出土量甚少,實物上所見玉貝大多疑似近仿,有些外觀極新、極乾淨,毫無坑口痕跡,令人存疑。目前考古資料中,較早期的玉貝是河南上村嶺,西周晚期虢國墓地國君家族的埋葬區,內有虢季墓、梁姬墓、太子墓等,共出土海貝261枚,石貝1150枚,玉貝38。其他另有三處虢國墓出土,皆僅見石貝與骨貝、陶貝,且數量稀少。

  19831986年,陜西長安縣張家坡村發掘392座西周墓葬群,出土玉貝8;同地點的馬王村出土玉貝2枚。另在河南偃師二裡頭遺址西周晚期第501號墓,出土玉貝33,材質為灰白色軟玉,製作較為粗糙,大多為菱形,間亦有圓形、梯形、三角形。

 

  玉貝出土數量稀少,研判作為財富象徵的玉貝,因為玉石價昂,所以難以大規模製作,但是也不排除其中有部分被盜墓者盜走。

 

五、玉貝的形狀

  常見的古代玉貝,為海貝形狀,大小均相仿,長約1.52公分,寬約1-1.5公分,面部有長直紋及與其垂直的短豎花紋,但形制似未完全固定。

 

  西周青玉貝,山東魯城西周墓中曾出土有一種成組的青玉片,長2.54公分,寬0.650.9公分。厚0.1公分,面有格紋,屬一種較大的玉貝。

 

  西周晚期玉貝,長3公分,寬2.2公分,最厚0.8公分,河南省新鄭縣出土,河南省新鄭縣文管所藏。玉器玉料呈青白色,局部有灰色斑浸,體扁平棱形,上部有一對穿圓孔,中間有一道凹槽,兩面均光素無紋

 

 

( 興趣嗜好收藏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ty43115&aid=4574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