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唐明皇與楊貴妃
2021/10/11 11:16:40瀏覽726|回應0|推薦15
.



.

唐朝崇尚女性肥胖,楊貴妃身體豐滿,”燕瘦環肥”,杜甫”哀江頭”詩:”明眸皓齒今何在,血污遊魂歸不得‧清渭東流劍閣深,去住彼此無消息‧人生有情淚沾臆,江花江草豈終極”‧白居易形容她”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楊貴妃生在四川,灌縣‧長於永樂__今山西永濟…眾說紛紜‧一說她是隋朝後裔,父親是蜀州司戶楊玄琰,她十歲喪父,叔父楊玄墩收養,16歲時__開元23年__公元733年‧嫁給玄宗之子壽王李瑁(武惠妃子)後來宦官高力士一次把她帶入溫泉宮,碰見玄宗,對她一見鍾情,但因是翁媳,為掩人耳目,玄宗先安排她出家做道姑,號太真,在太真宮修行‧天寶4年7月__公745年,李瑁再娶韋氏‧一個月後楊貴妃還俗冊封她貴妃‧時她27歲,唐玄宗61歲(大34歲)‧宮中稱呼娘子,她受到的禮遇等於皇后‧她備受寵幸,家族雞犬升天,大姐封為韓國夫人,三姐封為琥國夫人‧八姐泰國夫人,堂兄楊國忠好賭,但也封官入朝把持朝政,玄宗越沉迷酒色,政治更腐敗,楊家更跋扈,胡作非為朝野對他怨聲載道(天寶14載__755),三鎮節度使安祿山以反楊國忠為名起兵叛亂‧直攻長安,次年玄宗帶楊貴妃與國忠逃往蜀中,經過馬崽驛(今陜西興平市西)時,禁軍將校要求處死楊貴妃、楊國忠‧玄宗准殺國忠,赦貴妃‧



六軍認為她禍國紅顏‧安史之亂乃因貴妃起,不誅難服軍心,難振士氣,接受高力士勸言,求玄宗自保,於是揮淚賜死楊貴妃,就是白居易長恨歌:”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所描述的情景‧楊貴妃上吊時候,才三十九歲啊,真的是紅顏薄命不差‧



 



 ===================



長恨歌



 



長 恨歌」是白居易詩作中膾炙人口的名篇,作於元和元年(八○六),當時詩人正在今陝西同至縣任縣尉。這首詩是他和友人陳鴻、王質夫同遊仙遊寺,有感於唐玄宗、楊貴妃的故事而創作的。在這首長篇敘事詩裡,作者以精煉的語言,優美的形象,敘事和抒情結合的手法,敘述了唐玄宗、楊貴妃在安史之亂中的愛情悲劇:他們的愛情被自己釀成的叛亂斷送了 

「長恨歌」就是歌「長恨」,「長恨」的是一個回眸一笑百媚生的美人,一個貞觀之治盛唐餘蔭的帝君,卻沉迷酒色歌舞,又引進楊國忠把持朝政,而至眾叛親離,被六軍逼殺愛妃,致逃難途中釀成「漢皇重色思傾國」,雖保住丟臉的皇命,卻含恨終老‧「恨」的就是此恨事



詩人用極其省儉的語言,敘述了安史之亂前唐玄宗如何重色、求色,終於得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
顏色」的楊貴妃。描寫了楊貴妃的美貌、嬌媚,進宮後因有色而得寵,不但自己「新承恩澤」,而且「姐妹弟兄皆列土」。反覆渲染唐玄宗得貴妃以後在宮中如何縱慾,如何行樂,如何終日沉湎於歌舞酒色之中。所有這些,就釀成了安史之亂:「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這一部分寫出了「長恨」的不應發生而卻發生,詩人有恨蓋恨其太惋惜好好的江山美人之落幕悽涼‧



詩人具體地描述了安史之亂發生後,皇帝兵馬倉皇逃入西南的情景,特別是在這一動亂中唐玄宗和楊貴妃愛情的毀滅。「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一國之君竟然”掩面救不得”愛妃,回頭偷窺她被押送進入路邊小祠廟,懸樑自盡‧怎不血淚橫流?



「六軍不發」,要求處死楊貴妃,是憤於唐玄宗迷戀女色,禍國殃民。楊貴妃的死,釀成悲劇愛情落幕卻留下「黃埃散漫風蕭索」的寂寞無奈的老皇帝痛思「魂魄不曾來入夢」的伊人__楊貴妃死後唐玄宗在蜀中的寂寞悲傷,還都路上的追懷憶舊,回宮以後睹物思人,觸景生情,一年四季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種種感觸。纏綿悱惻的相思之
情,使人覺得迴腸蕩氣。



從「臨邛道士鴻都客」至詩的末尾,寫道士幫助唐玄宗尋找楊貴妃。詩人採用的是浪漫主義的手法,忽而上天,忽而入地,「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後來,在海上虛無縹緲的仙山上找到了楊貴妃,讓她以「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的形象在仙境中再現,殷勤迎接漢家的使者,含情脈脈,托物寄詞,重申前誓,照應唐玄宗對她的思念,進一步深化、渲染「長恨」的主題。詩歌的末尾,用「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結筆,點明題旨,回應開頭,而且做到
「清音有餘」,給讀者以聯想、回味的餘地。



詩人以「日高起」、「不早朝」、「夜專夜」、「看不足」等等,愛之深責之切的”恨鐵不成鋼”筆觸,怪其樂到了極點,但不該讓弄臣把朝,釀成一幕悲劇,極度的樂,樂極生悲,警惕當權者當以之為殷鑑‧否則無窮無盡的”長恨”是歌不起來的啊。



人的作為決定人的命運,情愛亦然‧唐玄宗與楊貴妃的作為,決定了兩人愛戀的悲劇‧過去許多人說「長恨歌」有諷喻警惕意味,這首詩的諷喻警惕意味就在這裡‧





還都路上,「天旋地轉」,本來是高興的事,但舊地重過,玉顏不見,不由傷心淚下。敘事中,又增加了一層痛苦的回憶。回長安後,「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白日裡,由於環境和景物的觸發,從景物聯想到人,景物依舊,人卻不在了,禁不住就潸然淚下,從太液池的芙蓉花首未央宮的重柳彷彿看到了楊貴妃的容貌,展示了人物極其複雜微妙的內心活動。「夕殿螢飛思稍然,孤燈挑盡未成眠。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從黃昏寫到黎明,集中地表現了夜間被情思縈繞久久不能入睡的情景。這種苦苦的思戀,「春風桃李花開日」是這樣,「秋雨梧桐葉落時」也是這樣。及至看到當年的「梨園弟子」、「阿監青娥」都已白髮衰顏,更勾引起對往日歡娛的思念,自是黯然神傷。從黃埃散漫到蜀山青青從行宮夜雨到凱旋回歸,從白日到黑夜,從春天到秋天,處處觸物傷情,時時睹物思人,從各方面反覆渲染詩中主人公的苦苦追求和尋覓。現實生活中找不到,到夢中去找,夢中找不到,又到仙境中去找。如此跌宕迴環,層層渲染,使人物感情迴旋上升,達到了高潮。詩人正是通過這樣的層層渲染,反覆抒情,迴環往復,讓人
物的思想感情蘊蓄得更深邃豐富,使詩歌「肌理細膩」,更富有藝術的感染力。



長恨歌長恨的應該是恨自己啊,晚年見景生情,睹物思人,都是世人常有的恨事‧人不知道細水長流的愛,這土石流的愛慾,愛到幾乎”傾國”,雖保住國但剩下的是欠一個恨還不完啊‧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tingjing&aid=16931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