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3/03 09:39:14瀏覽296|回應0|推薦2 | |
明倫社刊論文彙集 1.我國是一五倫社會,到了漢魏以來,接受了「五明」佛學,起了求覺思想。所謂五明,即:﹝1﹞聲明﹝言語文字﹞,﹝2﹞工巧明﹝百工技藝﹞,﹝3﹞醫方明﹝醫藥診治﹞,﹝4﹞因明﹝考定真偽,辨析正邪的哲學﹞,﹝5﹞內明﹝心性理智﹞。 2.佛法以慈悲為本,學佛一定要學佛的慈悲,捨棄慈悲,便看不見眾生的生死苦,只看見眾生的權位和金錢;惟有慈悲,才能待眾生如同赤子,了解其內心的需求,真正為其苦樂著想。 3.學佛的程序是「信」、「解」、「行」、「證」。解是解理,行是行持,行持是為證果。 4.眾生要離苦得樂,就要止惡行善。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太上寶筏」原名「太上感應篇」,是勸世的寶筏。 5.「我見」是情識作用,障礙理智,「八識規矩頌」是教學者轉八識成四智,在研究佛理時,應放棄自己的我見,一切依靠聖言量,方能得到如來的真實義。 6.驕傲者的特性,是自大自滿,「驕」是一種煩惱,人有煩惱,則無智慧可言,無智慧則造惡業。人的智慧本具於吾心,但因蒙蔽於物欲之中,所以不起作用。教育於小學稱「開蒙」,大學稱「明明德」。 7.蘇東坡說:「安分以養福,寬胃以養氣,省費以養財」。惜福之人,福常有餘,力行節儉,便是自求多福。 8.本書值得閱讀,透過這本書將可明白學佛行善的重要。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