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長期生態研究的未來
2007/04/20 02:05:43瀏覽509|回應0|推薦1

This was written in October, 2001. Now LTER in Taiwan is almost non-existent. I have nothing more to say.


 臺灣長期生態研究在國科會持續支持了近十年後,在今年(2001)度首次出現計畫通過率劇減的情況。往年各實驗地所提的個別計畫,幾乎是全數通過,但在今年,由於受到國內經濟衰退、學界一窩風的生物科技、研究成果評判之商業導向,使基礎原本薄弱的生物基礎研究,走向更坎坷的路。長期生態學門,在未來更要面臨到與「生物多樣性」研究合併為同一學門的更大競爭壓力,究竟我們要如何走出自己的路,是值得大家深入討論的最重要課題。往年清論型的研討、會議,多是泡沫化的收場。以致於去年的會議,甚至要討論到如何將議題付諸實行,但結果似乎還是「外甥打燈籠」。若是今年討論會結果又像是全國財經會議模式,那麼也許是該鞠躬下臺,將舞臺讓給別人的時候了。


 我算是LTER的半新手,而且是由不同領域跨入的人。感謝陳明義教授的引介,還有關刀溪及其它各實驗地先進的多方協助,使我能接觸到這個令人興奮、深具挑戰性的問題。這幾年來,對臺灣的長期生態研究,累積了一些感想,在今年各實驗地科學家集會之前,僅將我對臺灣LTER未來的作法,提出一些感想及意見。


 我把對臺灣長期生態研究的問題,分成以下幾個主題來談。在每一主題下,並加入個人認為可以努力的作法,還希望諸位先進多予指正。


一、長期生態實驗地的管理方式。

二、實驗計畫及跨地實驗。

三、長期生態研究與生物多樣性研究。

四、生態研究成果發表。


一、長期生態實驗地的管理方式


 加上今年新增之墾丁海域長期生態研究,由國科會支持的LTER五個實驗地(福山、關刀溪、南仁山、塔塔加、墾丁)均位於國家之公務或學術機構(林試所、中興大學、墾丁及玉山國家公園)管轄區內。長期生態研究最基本的實驗地穩定性是毫無問題。但目前提供各類生態研究所需之環境及背景資料之獲得,各管轄單位均無法提供,而需依賴研究人員每年各自提出計畫。在過去幾年,計畫通過率高時,這些資料的取得,尚不是問題;但今年國科會計畫通過率驟降的情況下,水文、氣象、資料管理等『house-keeping』計畫,在數個實驗地均無人主其事。即便各實驗地有其它計畫仍獲通過並執行,但這些主持人該年度分析生態資料所需之各項背景資料,均有可能完全無法獲得,而國科會也完全喪失了通過這些計畫的意義。

 

 在全國經費短絀的情況下,要期望各實驗地管轄機構給予硬體人力上的支援(氣象、水文等資料的收集),是不太可能的事(雖然理論上,這些機構本就應有長設之設備及人力,進行各轄區內之環境監測,但事實並非 如此)。比較容易的解決辦法,是協調國科會,在編列預算時,應由各長期生態研究地管轄機構負責人(或各實驗地召集人),提出一個長期的環境監測計畫,且該計畫應是每一實驗地之唯一保障名額。計畫內容則專責執行基本環境資料的收集及整理,所聘專任助理,亦僅負責此一業務。甚至可由一個以上實驗地共同聘用方式為之。


 凱文、科斯納主演過一部影片「Fields of Dreams」,描述一人將玉米田改建為棒球場,召來美國職棒巨星的鬼魂到場比賽。主角在玉米田中,聽到半空傳來的聲音「If you build it, they would come!」而下決心建球場。長期生態實驗地也是如此。一但各實驗地能提供穩定的背景資料,必能吸引各路人馬到實驗地從事長、短期的生態研究。如此對臺灣生態研究的進展,絕對是有益無害的。

 

二、實驗計畫及跨地實驗


 目前臺灣LTER實驗地,均極具代表性;各實驗地也都各有不同棲地類型及土地利用形態。但以宏觀的方式來作比較時(生態系功能),卻又可能面積不夠大。因此對於比較性的實驗或監測,不妨以跨實驗地、同功群(同研究領域人員)組合方式,以相同方法(或至少是可資比較的方法),由同組人同時在多地共同進行相同工作。在這個強調團隊合作的時代,多人腦力激盪及合作,應可促成LTER更上一步。

 

 另一個LTER的現況,是同樣研究人員一直待在計畫內,而階段性的改題目來進行不同的研究,中途若發現對某一領域之研究有需要,則再有新的PI加入,但同時,原有的PI數目亦未減少。數年下來,勢必造成每一實驗地人數(瓜分學門內總預算)有增無減,每人經費是逐年縮減。長久下來,影響實驗品質。因此各PI均應有階段性工作的心理,在完成研究後便離開整體計畫,這對新觀念的加入,新血的培養,均可有實質的幫助。

 

 另外,在去年,夏禹九教授即呼籲,請有些PI考慮將計畫在其它學門中以個別計畫方式申請,這也是讓研究者能持續參與的另一途徑。

 

三、長期生態研究與生物多樣性研究。


 LTER與生物多樣性研究的結合成同一學門,在臺灣似乎是勢在必行。雖然生物多樣性研究與長期生態研究,在許多方面可以結合,但又不是全部(這也要看研究者本身的認知,是希望在同中求異,還是在異中求同),尤其是屆時頂著生物多樣性招牌,卻從來沒看過活的生物的高科技、高分貝研究者,會將學門中生態部份排擠出去。這就像是藉環保之名,對水庫、焚化爐、垃圾場進行暴力抗爭的暴民,最終的結果,是每個人都高高興興拿著回饋金回家。

 

 在長期生態研究創始的美國,是在作了一百年的分類、物種研究、個體生態研究等基礎多樣性研究以後,才有了LTER。但臺灣是新舊雜陳,LTER的許多研究主題,至今仍是在物種及生態系的基本資料的收集階段,根本尚未接觸到長期生態研究的主要內容。

 

 長期生態研究之於生物多樣性,在臺灣本就該是同時進行的,後者的研究甚至應先於前者。但目前,我們應把生物多樣性研究中至少物種多樣性和生態多樣性的部份,明白的納入長期生態研究的主題之中,不該再以排外的想法,一直堅持要和生物多樣性涇渭分明。

 

 相對於美國長期生態研究中的個人計畫,臺灣每個實驗地中,進行動物研究的比例實在過高。而大多研究動物的人與一些植物研究者,本來就是在LTER中,進行生物多樣性的基礎研究,因此更沒有理由要將生物多樣性研究排除在外。

 

四、生態研究成果發表

 

 臺灣生態研究(或可說所有學術研究)的無法普及,語言障礙是極大的因素。而在迷信英文論文、迷信SCI的趨勢下,本來數量就少的生態研究SCI雜誌,對許多本地學者來說,不是容易發表的地方。但這些生態研究成果無法發表,不但對研究者來說是極不公平的事,對臺灣學術的普及也毫無助益,同時也無法讓人瞭解長期生態研究的重要性。全世界的生態學研究都面臨相似的問題,但國外學術界並未像臺灣如此盲目的信仰SCI,有內容、水準的文章仍然出現在非SCI雜誌及其它刊物及出版品中。

 

 以長期生態及生物多樣性之地域性研究特性,本就很難在國外刊物發表,而目前本土研究的出版管道非常有限,水準也參差不齊,也讓研究者在投稿國內雜誌時多有猶豫。以目前生態學研究人口數目及每年研究生論文數目,實應盡速成立學會、籌辦學術性雜誌,使生態及多樣性研究成果有發表途徑。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ophyla&aid=906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