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遠去的琦君!!
2006/06/07 23:03:55瀏覽2345|回應4|推薦12

          剛聽說作家琦君女士今天辭世,真令人震驚的消息!琦君女士對於我而言是一位陪伴我心靈走過青澀歲月的心靈導師,她的作品總是能幫助我穩定心情專心生活。剛開始看她的書是在國中,那時只是好奇課本中她的文章和這個人,才去買來看看,久而久之被他溫暖的筆觸所吸引,不知不覺就習慣在失落的時候在心情低落的時候在情緒不穩的時候去看看她的書。看完之後神奇的是在短時間內心情都能穩定下來,讓我能專心在我該做的事情上。

            像是她的留與他年說夢痕、琦君讀書、青燈有味似兒時、淚珠與珍珠、三更有夢書當枕、母親的金手錶、夢中的餅乾屋、等等、、、,都讓我映像深刻,前前後後我也買了十多本她的書。雖說她晚年沒出什麼書,大都是出版社把以前的文章拿來拼湊出的書,但我還是會去買來看,有空逛書店的時候都會去尋找她的書,今晚的消息真是讓人難過!!

  雖然不認識她,心中卻有股淡淡的哀傷,看著書架上她的書,心中感傷還真是說不出口!!

  紀念一位曾用筆感動千萬人的台灣作家--琦君女士!!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oldmen1114&aid=303141
 引用者清單(1)  
2006/06/08 19:47 【九歌文化部落格】 懷念琦君:懷念文章收集

 回應文章

熱情--經濟循環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悶呀!!
2006/06/08 12:36
曾出版「橘子紅了」、「三更有夢書當枕」等多本散文和小說的作家琦君
今天凌晨四時四十五分病逝於和信醫院,家屬隨侍在側,
享年九十歲;琦君家屬和朋友決定於十九日上午八時三十分
於第二殯儀館懷恩廳舉行公祭,送這位在台灣文學上有重要貢獻的作家最後一程。
琦君本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民國六年生。
五歲開始習字,閱讀中國古典詩詞,杭州之江大學中文系畢業。
她曾任中央大學、文化大學等校中文系教授。
從古典文學過渡到現代文學,琦君的文字被公認為最成功的典範,
她的文章最為人稱道的是溫柔敦厚,悲憫人性的弱點。
琦君和夫婿旅居美國多年,這幾年才返台定居,健康情形穩定,
最近一次露面是接受亞洲華文作家協會表揚,
曾出席在台大校友會館的表揚會中。
據了解,琦君於五月十三日因感冒感染肺炎,住進和信醫院,
二十日因呼吸困難住進加護病房,插管治療,今天凌晨不幸病逝。
琦君曾榮獲文協散文獎章、中山文藝獎。
作品「鞋子告狀」榮獲新聞局優良圖書金鼎獎,「此處有仙桃」
榮獲國家文藝獎。
她著有「母親的金手錶」、「橘子紅了」、「三更有夢書當枕」、
「青燈有味似兒時」、「淚珠與珍珠」、「水是故鄉甜」等散文及小說、
兒童文學等書四十多種。
愛情,重要又不重要,因為俗事煩心-朋友,就像午後咖啡,提神又享受-家庭,重要卻理不出頭緒 目前就專心工作吧,蟄伏會有收穫的<歡迎加入--兄弟聯邦>
<友善對待討厭鬼 你很可能最後會為其中一個工作>
棒球-彭政閔 籃球-林書豪 撞球-趙豐邦 桌球-莊智淵 賽車-林帛亨

熱情--經濟循環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
2006/06/08 12:24
名作家﹝琦君﹞今天清晨過世,回憶這位文壇重要的女作家,學者對她所留下漂亮的白話文最為推崇,認為是當今社會提升中文的珍貴資產。除了她已經出版的作品之外,學界現在也正在著手蒐集她寫給朋友的書信、希望從其他的層面來更深認識琦君。(羅皓恩報導)

作家﹝琦君﹞一生作品很多,從寫作主題來看,大致可以分為幾個部分,包括他的童年記憶、還有她求學經歷的感受,以及較不受重視、以她在法院工作為背景的小說,儘管很多內容都從她自己成長過程出發,但當中描繪的情感卻歷久彌新、相隔六、七十年再讀,仍然不會受到時空背景隔閡。九歌出版社總編輯陳素芳稱讚琦君的文章,﹝人人心中所有﹞但卻是﹝人人筆下所無﹞,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琦君研究中心主持人李瑞騰也稱讚,琦君留給大家最寶貴的是漂亮的白話文,正是現在時代最需要的資產(t)。

紀念琦君,各大書店通路已經加緊和出版社聯繫訂貨,預定星期天前將推出琦君紀念書展;中央大學琦君研究中心也準備在公祭之後舉辦紀念學術研討會,除了整理各界對琦君評論,也將蒐集琦君的書信、改編電視劇、廣播劇本,比對出更深入的琦君。


愛情,重要又不重要,因為俗事煩心-朋友,就像午後咖啡,提神又享受-家庭,重要卻理不出頭緒 目前就專心工作吧,蟄伏會有收穫的<歡迎加入--兄弟聯邦>
<友善對待討厭鬼 你很可能最後會為其中一個工作>
棒球-彭政閔 籃球-林書豪 撞球-趙豐邦 桌球-莊智淵 賽車-林帛亨

熱情--經濟循環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紀念
2006/06/08 12:21

熬不過病魔的摧殘,名作家琦君七號清晨和這個世界揮手說再見,儘管再也看不見她的身影,但她所寫的文字,將會永遠留在大家的心中。

「琦君,本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民國六年生。五歲開始習字,閱讀中國古典詩詞,杭州之江大學中文系畢業。曾任中央大學、文化大學等校中文系教授。」這一段文字,對很多人來說,一定都不陌生,因為這不僅只是一位作家的簡歷,更是很多人中學時期上國文課,一定都背過的作者介紹。即使平常再怎麼不讀書,不接觸文學,因為被選入教科書,讓琦君成為大家都很熟悉的作者,像是﹝下雨天,真好!﹞、﹝菁姐﹞、﹝桂花雨﹞、﹝一對金手鐲﹞、﹝賣牛記﹞...等都是不同時代學生的回憶。九歌出版社總編輯陳素芳就推崇,她的作品雖然描寫是六、七十年的故事,但當中的情感,卻從來不會過時(t)。

琦君的一生寫了很多作品,光出版超過四十本書,其中內容最受大家喜愛的是她的成長記憶,此外也有很大份量是學校求學和老師之間的情感,另外也有較被忽略、以她自己在法院工作為背景而寫的小說,分析她的風格,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也是琦君研究中心主持人李瑞騰認為,琦君的文筆可能受自己家庭背景影響,當中蘊含永恆的溫柔(t)。

受媽媽影響,也愛讀琦君作品的六年級後段班讀者陳怡靜,也推崇琦君作品的情感,儘管琦君自己的父母親之間還夾著二娘,但她仍然展現慈悲關懷,這樣的精神也影響身為讀者的她,願意換個方式看世界(t)。

琦君不僅筆下溫柔,本身也是個非常可愛的人。在出版界工作的陳怡靜去年參加琦君學術研討會,當面和琦君阿姨接觸,她對琦君當天坐著輪椅出席、接受大家的喝采,不好意思而臉紅的場景印象深刻,也對她儘管聽力不佳、仍然專心聆聽別人發表論文佩服不已(t)。

陳素芳也說,琦君的讀者滿天下,讓她無論去看醫生、或是晚年住在潤福社區,都經常碰到讀者,而琦君也都會親切和大家打招呼(t)。

琦君的作品沒有什麼距離,但無損於其中文學價值。李瑞騰就推崇她留給後世最寶貴的資產是通暢而漂亮的白話文,這也正是當今社會最需要的(t)。

陳素芳也稱讚她具備深厚的國學基礎,但又能完美過渡到現代文學,是當代最成功的典範(t)。

琦君,以她溫柔敦厚、悲憫的感情和漂亮的文字,在文學史上寫下了重要的一頁,而今,她也優雅地走入了文學史。儘管後代學子所學的作者簡介,將會變成﹝琦君,民國六年生,民國九十五年卒﹞,她所留下的文字和典範,仍然會永遠留在大家的心中。


愛情,重要又不重要,因為俗事煩心-朋友,就像午後咖啡,提神又享受-家庭,重要卻理不出頭緒 目前就專心工作吧,蟄伏會有收穫的<歡迎加入--兄弟聯邦>
<友善對待討厭鬼 你很可能最後會為其中一個工作>
棒球-彭政閔 籃球-林書豪 撞球-趙豐邦 桌球-莊智淵 賽車-林帛亨

幸福綠光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喜歡
2006/06/08 00:27

琦君寫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