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10/24 19:47:32瀏覽5284|回應0|推薦12 | |||||||||||||||||||||||||||||||||||||||||||||||||||||||
上個月此時,行政院主計總處才剛公布8月份的失業率,就有媒體慌不迭地大肆報導:「台灣是亞洲四小龍中生活最痛苦的國家」、「8月痛苦指數7.82 創1年來新高」、「痛苦指數攀升 立委:財經內閣應下台」、「痛苦指數飆高 應檢討」等;到了本(10)月,主計總處公布9月的失業率,有關痛苦指數的報導卻都跑不見了,好似台灣人民不再痛苦了,為什麼改變會如此之快 ?原來,所謂的痛苦指數本就是每個月高高低低變化的,應該觀察一段相當長時間的狀況,而不是單獨拿特定月份的痛苦指數來加以放大解讀。 痛苦指數是什麼? 痛苦指數(misery index)是美國經濟學者奧肯(Arthur Okun)在1970年代所提出的一種經濟指標,等於失業率加上通貨膨脹率;之所以稱為「痛苦」指數,主要原因是高失業率和高通貨膨脹率都會讓人民日子難過,把二者相加,好似可以代表民生的痛苦,指數越高,意味痛苦程度越高,可是這一指數在經濟學上並沒有精準的解讀。例如以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代表通貨膨脹率,於2011年美國痛苦指數為12.1%(失業率8.9%,CPI年增率3.2%),日本為4.2%(失業率4.5%,CPI年增率為負0.3 %),美國人民是否比日本人民還要痛苦?如果是,美國人民的痛苦是不是將近日本人民的3倍? 其實,高失業率和高通貨膨脹率固然都不是好現象,低失業率是人民所樂見,但是過低的通貨膨脹率卻不見得是個好現象,尤其是出現通貨緊縮,經濟停滯不前,則是一般經濟人士所不樂見;例如日本在2009~2011年都呈現CPI負成長,很多經濟學者就擔心日本會長期陷在通貨緊縮的泥淖之中。因此,把兩項性質不同的數據加總在一起,有人就笑稱,是把一根木棒和一根鐵棍綁在一塊兒。 很湊巧的是,痛苦指數是美國人所提出來的,發揮最大效用的也是在美國總統大選之時。奧肯於1976年擔任卡特先生的總統選戰顧問,以褔特總統在位最後一年夏天的痛苦指數13.57%作為打擊焦點,贏得選戰。但是4年之後的6月,美國痛苦指數高達21.98%,卡特任期4年則為16.26%,競爭對手雷根先生也以痛苦指數來問選民:「你的日子是否比四年前好過?」,亦贏得大選。同樣的,今日歐巴馬總統又面對對手羅姆尼先生提出「歐巴馬痛苦指數」的挑戰。 每月痛苦指數高高低低 痛苦指數既然是CPI年增率和失業率的加總,每個月指數高低變化是一件很普通的事,在CPI方面,碰上過年、颱風來襲,或者是國際能源、大宗物資價格上漲等都會推升CPI年增率;在失業率方面,六、七兩月是學校畢業的季節,或者是國際經濟不景氣衝擊,亦都會促使失業率攀升。因此,如果要作比較,亦應該拿較長的一段期間,長期居高不下的痛苦指數才是應該注意。 附表 亞洲四小龍痛苦指數(%)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總處、各國官方網站 |
|||||||||||||||||||||||||||||||||||||||||||||||||||||||
( 時事評論|財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