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10/31 02:05:12瀏覽1014|回應9|推薦19 | |
清晨6時,除起床、刷牙洗臉,還能作什麼? 上堂英語課吧! 新聞工作者Lisa每天早上6時起床,反射性動作地打開電腦、盥洗後,戴上耳機麥克風,進入英語遠距諮詢系統,跟網路的另一端、世界另一頭的外籍老師「say Good morning!」展開45分鐘以上的即時英語對話及教學。 Lisa通常安排早上第一、二堂課,該課程最早一堂從6時30分開始,上完2堂課8時餘,再出門上班,時間綽綽有餘。忙完一天,回家又再打開電腦,上最後一堂課23時30分,下課時間也過了零時。 Lisa利用起床、就寢前,開口說英語,每天至少135分鐘,該英語補習依程度教學,她近來一個月的學習,已從3級升至7級。 她表示,以網路線上學習最大好處,打破一般補習班課表及地域限制,因她的工作時間長,利用清晨及深夜上課,在家裡只要有網路及麥克風,自在學習,線上螢幕僅看得見老師,其他學員「僅聞其聲,不見其人」,英文說得再破,也不必害羞,大膽讓自己開口說,是英文能進步的主因之一,也是一般實體補習班望塵莫及的特點。 Lisa說,費用當然比一般語言補習班貴,她買24個月、488堂課程,總花費近20萬,採每月分期付款6,888元,她認為,投資一不小心,20萬可能就憑空消失,但投資自己,至少讓自己有所成長。 學生時代,若說有什麼遺憾,就是吉他跟英語了。 專科從活動組員、組長到系會長,曾經想學吉他,但未竟其功,連基本都不會;大學半工半讀,無多餘時間再參與社團,因此覺得沒學會吉他,是件憾事,總覺得學生就是要伴著一把吉他,挑撥絃線,為賦新辭強說愁一番。 再來,就是英語。 想起國一還是英語小老師,國二導師是英文專任老師,照理講,我的英語理應要很好,但可能是英語導仔,要求嚴格、一時也無法適應她教法,即使很努力每天聽「大家說英語」,但每次英語成績不盡理想,失去信心也就失去興趣,最後成了自己最大罩門。 30歲之前,一定要把英語的洞補起來! 總覺得30歲後會有什麼大事發生一樣,要趁著這幾年,把該補的、該學的、該嘗試的、該冒險的、該突破的…盡可能在30歲前作到,把該儲備的能量先充足。 那個貴鬆鬆的美語補習班,從在聯合跑南投縣時就報了,但因警政路線,上課到一半有突發,上課也不是、趕現場也不是,加上那時網路課程時間,沒有像現在這麼早/晚的時段,上課的堂數有限,但每月還是繳6,888,心裡總是很急。 從地方轉換到財經領域,也是覺得30歲前該作的事,前者是磨練社會經驗,現在是艱澀的財經專業。 雖現在跑的線,沒有像跑社會線有突發狀況,但只要是當記者,沒有什麼比較輕鬆的路線,幸好補習班規畫其他時段,最早跟最晚的課,符合我的需求,雖有時真得很累,但還是要堅持下去。 日前,長官說要作「投資自己」專題,組長知道我在上英文課,除叫我訪問學校推廣教育,再寫自己學習經驗。上周日見報,昨天組長跟我說,她覺得整個全版專題,就我這個寫得最有可看性。 在台北生活單純到有些單調,不是工作就是學英語,剩下就是睡覺;應該說,除了睡覺,其餘就是練功,練英語功、練財經專業功,但總希望二、三年過後能有成效。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