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2/10 01:48:29瀏覽2831|回應2|推薦21 | |
金花巧梳妝 演活武旦兒女情 南投縣草屯鎮「明珠女子歌劇團」的貨車,停放在彰化芬園鄉一處寺廟廣場上,當作是戲台的後台。明珠的當家花旦李靜芳在貨車裡梳妝,攬鏡畫眉,這場戲裡,她扮演郭子儀妻子包金花。一身武旦行頭,舉手投足間流露出巾幗不讓鬚眉的姿態。 前後台僅一帆布之隔,這邊是現代,那邊是大戰方酣的歷史戲台。包金花衝出帆布登台,要與郭子儀打擂台,卻難擋郭子儀俊俏魅力,唱出「昔日我在擂台上,看到英俊如意郎,武功蓋世稱驍勇,一見鍾情心迷茫。」李靜芳掩面而笑,時而偷望對方,細膩嬌羞身段,詮釋武旦的愛慕情愫。 台下沒觀眾 那就演給神明看 台下一名觀眾也沒有。「那就演給神明看呀!」李靜芳說,就算沒觀眾,每一幕戲都會換戲服,還是奮力唱,揮汗在台上與演員過招。 用生命演好每一齣戲的李靜芳,若問歌仔戲對她的意義,答案是簡潔有力的四個字:「戲伴人生」。 母親許素珠為明珠女子歌劇團的團長,李靜芳六歲就披戲服、抹濃妝,學旦角唱戲,在無數場的演出中成長,專攻青衣(苦旦)。 查某人當家 明珠劇團好特別 台大戲劇系教授林鶴宜看來,「明珠女子歌劇團」是很特別的劇團。演出之餘也參加陣頭表演,格外有鄉土味;而且是女人當家,從許素珠到女兒李靜兒、李靜芳都是旦角,在台灣地方劇團中相當少見。 今年卅六歲的李靜芳,依舊是一名旦角,生活的每一分鐘都離不開歌仔戲:她發願蒐集近失傳的小旦曲調,準備錄製戲曲CD,把前輩和自己的滿身功夫再傳承下去;還開班教人唱戲,到學校教年輕學生製作歌仔戲頭飾;同時,為了生計,她帶著戲班,到處演野台戲。 對歌仔戲的熱愛,讓她肩上更扛起對傳統戲曲的使命感。 一邊修歌詞 一邊低吟都馬調 素顏的李靜芳沒上戲的時候,就拿起數張爬滿密密麻麻的文字草稿,口中呢喃吟唱,四處採集來的傳統旦角曲調。 手中的筆遊移在紙張上,一再修改著辭句,重覆低聲唱誦《都馬調》:「我與菱鏡相對看,鏡中之人親像夢裡桃花,毋知是我看伊,也是伊看我…」,畫丹青的場景,才女對鏡自畫像,也隱約透露少女情懷。 演了卅年歌仔戲,李靜芳深有感慨。歌仔戲向來小生當道,旦角相對受到忽視,唱了半輩子旦角的李靜芳不免覺得遺憾。 歌仔戲研究 絕大多數偏生角 「歌仔戲的相關研究,確實偏重在生角。」林鶴宜指出,歌仔戲知名演員楊麗花、陳美雲、郭春美、小明明、孫翠鳳等人都是小生,相關的研究論文、專輯出版也多;旦角廖瓊枝雖在獲得國家文藝獎後出版傳記,但學界對她的研究仍不足;旦角藝術的諸多面向,也都還有很大的待開發空間。 「你不做,也沒有人會做了!」學者和學生都鼓勵李靜芳就動手為歌仔戲旦角做些事,她把這個念頭擺在心中兩年多,去年開始籌備一張專屬旦角的唱腔及唱段戲曲專輯:「歡喜咱來學阿旦帾珠圓玉潤阿旦歌」,要把蒐羅可得的小旦戲曲都進錄音室吟唱,成為系統紀錄。 「旦角有紅花襯綠葉、畫龍點睛之妙,要演好旦角不容易!」李靜芳表示,旦角分為苦旦、小旦及武旦等,學習身段及唱腔費工夫,傳統的唱法比較難,現代大部分旦角都喜歡唱新編的「變調仔」,易上口吟唱,但這樣的變通也意味著傳統逐漸流失中。 老前輩清唱 失傳老調活過來 李靜芳舉例,該專輯收錄一曲老調「搖囝仔歌」,她「唱了卅年的戲,還不知有這一曲;資深樂師也找不到譜!」 後來,李靜芳請教擅長苦旦的前輩洪明秀,六十三歲的老人清唱並錄下原音,樂師反覆聆聽後寫出曲譜。十五、六歲學戲時曾聽過「搖囝仔歌」的李靜芳,聽了又聽,反覆學習唱腔,終於讓昔日記憶重現。 李靜芳拜訪前輩,採集曲調及資料,專輯將分為三部分:傳統橋段唱腔、傳世名劇唱段及新編曲調等。 (■上圖為李靜芳部落格提供) 小輩真有心 幕後大卡來幫忙 歌仔戲領域的前輩,讚許李靜芳對傳統戲曲的努力,許多人一口答應協助,日前獲行政院文化獎的「台灣第一苦旦」廖瓊枝,擔任該專輯顧問,音樂總監由廖瓊枝歌仔戲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柯銘峰擔綱。 製作統籌是素有「台灣笛子王」之稱的莊家煜擔任,也邀集過去為楊麗花歌仔戲樂師班底,揚琴、司鼓及胡琴等現場伴奏收音,再由同是歌仔戲旦角的洪明雪、杜玉琴等人,一同在專輯中演唱,為歌仔戲留下小旦專輯。
相關閱讀
|
|
( 心情隨筆|工作職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