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當槍聲響起─江國慶冤殺事件簿
2011/06/17 21:53:41瀏覽138|回應0|推薦2

    當槍聲響起─江國慶冤殺事件簿

當槍聲響起

誰還理會槍聲之後的事呢

當年揚州十日滾落的頭顱

是屠殺

當年南京三月滾落的頭顱

是屠殺

當年馬場町外一聲聲的槍響

是濫殺

解嚴後林口山上的槍響

是冤殺

原來白色是不分古今的

 

當槍聲響起

誰還理會槍聲之後的事呢

只有江父急急跑了十二年

仍擋不住槍下留人的公文

狠狠地把九名軍官的名字

釘在牆上

釘在牆上

然後含怨地離開人世

 

當槍聲響起

誰還理會槍聲之後的事呢

打烊很久的監察院

重新開張後理會了

特偵組在血印照片上

掀開黑暗勢力秘密

但都過了追訴期限

 

當槍聲響起

誰還理會槍聲之後的事呢

「我來晚了」

真的「我來晚了」

「人權」竟成嘴邊的風涼話

白色常在激烈輿論浪潮下

很白色的白色下去

「人權」只剩代名詞

 

誰還理會槍聲之後的事呢

也許槍聲還會再度響起

當焦急與慾望糾纏不清時

當天平的左右糾纏不清時

當法袍與斗篷糾纏不清時

沒人可以立下保證書的

真的

沒人喔!?

     20110606

《詩後語》

有人說:常把正義掛在嘴上的,常是沒有正義,常把文化掛在嘴邊的,也常是沒有文化,因為沒有成為習慣,或是為了達到某些目的,所以必須常常提醒自己,或是造成輿論。而當已經成為習慣了,社會早有這般風氣了,還需時時叮嚀嗎?若用這個角度去看歷史事件,常有驚人的發現!江國慶冤殺案起源於1996年台北空軍作戰司令部營區內福利站的五歲謝姓女童姦殺案,當時驚動社會,在社會輿論壓力下,執政者立下三月內破案的軍令狀,而這要命的限期破案就是冤殺案的起因。當時被懷疑的嫌犯尚有同寢室的許榮洲,該員在軍方調查時就已經自白承認犯案,卻被專案小組跳過,不予深究!而江員自始至終就否認犯案,卻被一再刑求逼供,羅織罪名?目前發現專案小組本身根本不具準司法身分,怎能問案呢!江員在不堪日夜刑求下簽下自白書,然後被帶到陳司令面前,說是可以喊冤,竟成跪地求饒,承認犯案,讓司令堅信已經破案。隔年,江員依軍法槍斃。而當年江父從江員一封封家書中認定其子沒有參與犯案,就開始四處奔走陳情,最後仍無法喚起當局的注意,竟以唯一主嫌槍斃結案。江父在結案後仍不死心,持續四處陳情,直到監察院重新開張後才被接納陳情,最後驚動馬總統,由特偵組介入重新調查,在證物都缺只剩犯罪現場照片下,被眼尖的鑑識員以一張窗戶木板上的血手印比對翻案,而這血印竟是當年專案小組刻意忽略的犯罪證據,在一再忽略又鎖定目標的辦案方式下,終成解嚴以來第一個錯殺冤案。呂前副總統特為此事到江家道歉,說:「我來晚了!」這應是良心話。而江家十四年來的陳情,總算把迷霧撥開,然而生命是無法重來的!希望掌握人命的檢察官與法官大人,珍視每個人的生命!當以「求其生而不可得」的情形下辦案,而不是以「欲求其死而後快」的情形下辦案,才能讓冤獄冤案減少,甚至消失。

( 創作詩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loud4622&aid=533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