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淺談我的的鉀皂經驗
2013/10/12 15:05:29瀏覽1464|回應0|推薦2
2011/05/30 08:07

我開始作手皂的時間不長 (從2009年 10月起)。

接觸固體皂和液體皂的時間,  是差不多時間。  開始作液體皂後, 因為使用糖亞的皂書配方, 一直很順利。 就覺得液體皂, 並不是像網友說得這麼難做。  使用自製的洗手皂後,  也不覺得鉀皂比市面的化工皂 優。    直到今年初,  因為跟召會的弟兄姊妹去了一趟大峽谷。   三天中,   出入公共場合,  不停洗手後,   才發現手部開始 出現富貴手的情形 (脫皮+ 指頭自行裂開一個小口)。  想了半天, 三天旅行中, 又不用作家事,  手怎麼會這麼乾??   這才想到, 是市面洗手乳惹的禍!   一但出現富貴手的情形後,   花了2週的時間加重保養, 手才恢復正常。  這才明白鉀皂的優點。現在我的手,  除了作家事帶手套、 睡前抹一下Aveeno,  一點都不用操心。

液體皂的做法, 美國的書一律用熱製法(隔水蒸 或 電鍋烘煮)。 臺灣的糖亞則強調冷製法  (70℃-80℃) 。 經由純橄欖油皂的經驗,  我發現在爐上直火; 以中小火邊煮邊攪皂( 累了要休息, 就將火息了, 放入保溫箱);   它成品的甘油還是很豐富。 油的營養並不會損失太多。  (這是幾年前的心得, 有機會再寫一篇現在的心得)

5/8/11 因為洗手皂用完了,  甜杏仁油和回鍋油又過多,  便自己參考網路的配方, 自創了此次 的甜杏仁洗手皂。
攪皂的時間,   這次縮短到小時,  實在太高興了。(10/12/13 now I can shorten the time to less than a hour!)
sweet almond oil 800g
canola oil (deep fried) 800g
cocoa butter 35g
KOH 307g
distilled water 900g
70℉ humidity 42%  mixing about 2 hours

今天(5/29/11)  將已經呈現半透明的甜杏仁洗手皂糊 稀釋; 加入香茅、 甜橙、 茶樹 三種精油試用,  果然滋潤度不輸純橄欖油皂。
以下兩張照片, 是比對液皂內皂糊濃度差異的感覺 。

↑    以  1 : 3 = 皂糊 : 水量  的比例 稀釋皂糊作成的甜杏仁洗手皂; 顏色淡薄多了。滋潤的甜杏仁 和 純橄欖 液皂,  水量 一定比較多。  不然在  打泡瓶 中會打不出肥皂泡來!!!

↑     以  1 : 1 = 皂糊 : 水量   的比例  稀釋皂糊 作成的洗碗精, 呈琥珀色。顏色  跟  油的成份(種類)也有關係。

手工液皂, 不管是洗髮精、 洗碗精、 洗手皂;  洗出來的水都是呈現白色混濁狀, 沒有泡泡。 在24小時內就會完全分解,  環保又無毒!

( 休閒生活生活情報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liqueyiyi566&aid=8989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