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十二因緣....離苦的根據
2008/10/25 15:33:47瀏覽376|回應1|推薦1

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

無明滅即行滅.行滅即識滅.識滅即名色滅.明色滅即六入滅.六入滅即觸滅.觸滅即受滅.受滅即愛滅.愛滅即取滅.取滅即有滅.有滅即生滅.生滅即老死憂悲苦惱滅.

一切眾生不能見於十二因緣.是故輪轉生死苦趣.

若有人見十二因緣者即是見法.見法者即是見佛.

見佛者即是佛性.何以故......

一切諸佛以此為性.

           

   十二因緣就事上而言,稱為三世十二因緣;就理上而言,隨一念心起,便具十二因緣,稱為一念十二因緣。如《大集經》中言,一念中,因眼見色,而生愛心,即是「無明」;為愛造業即為「行」;至心專念,故名為「識」;識共色行,是名「名色」;六根生貪,是名「六入」;因入求受,名為「觸」;貪著心者,名之為「受」;纏綿不捨,名為「愛」;求是等法,名為「取」;如是法生,是名「有」;次第不斷,是名「生」;次第斷故,名之為「死」。

  今以吃包子為喻,說明一念十二因緣之理。如飢餓時,想吃東西,這念心一動,即垂涎三尺,此一念不覺,就是無明;因為無明,則有心的造作,而產生「行」;見包子起分別,即是「識」;此時馬上由心理影響生理,現出餓鬼相,為「名色」;「六根」接觸包子,產生「觸」;見到包子覺得很好吃,就是「受」;心生愛著,即是「愛」;想執取、佔有,即是「取」;因取而產生業有,即是「有」;產生業有之後,又念念相續生起,即是「生」;念頭生、住、異、滅相續,即是「老、死」。一念具足此十二因緣,輪迴不已,此為一念十二因緣流轉門。

  眾生每起一個念頭,即感一個果報:起好的念頭,感善的果報;起壞的念頭,感惡的果報。假使六根接觸外境,心生染著時,當下這一念心,立刻覺察、覺照,發慚愧、懺悔的心,檢討反省,不隨妄心流轉,如此馬上就能離開惡道,趣向善道,此即為一念十二因緣還滅門。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lcwitch0111&aid=2327485

 回應文章

冏冏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http://blog.udn.com/chialing2008tw
2008/11/03 15:46

http://blog.udn.com/chialing2008tw

請分享..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