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在報紙上看過一件新聞,前段是說:一個考生在應考時遇到了一個題目,這個題目正好是根據他父親的文章出的,題目是選擇題,問的則是「這篇文章的旨意何在?」這位考生答的和標準答案並不一樣,他便回家問他父親,這位作家父親答覆,我的原意並不是這樣;後段則是說:這段新聞經報界披漏後不久,聯委會出面說明,題目是依教科書出的,教科書編者或考題出題者自有其學術上的論據,標準答案決定不予變更。
這件新聞呈現出了這個社會的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答案標準化。個人也有一個相關的經驗,記得曾經在選修一個網路課程時,面授老師正好是書本的作者,這是很難得碰到的,因為網路教學的課程常是一用就好幾年,作者常常是早已離職,就算還在職,面授是分散在各地同時進行,也不會是作者本人親自面授,要不是他的學生,就是另外遴選的、完全無關的人。面授通常都會要求繳交作業或繳一份報告,由於是屬於文學方面的課程,個人有一個壞習慣,喜歡依自己的意見作答,不但不愛抄書,對作者的立論不以為然時也不會掩飾,這次也是一樣,等交出報告後才開始擔心,這次可不太一樣,評分的是作者本人,豈不羊入虎口?
沒想到,作者卻對我的反對意見大加讚許,並給了很高的分數;相反的,依過去的經驗,如果落入他學生或其他不相干者的手上,基於尊師重道或尊重權威的原則.事情通常都不會太樂觀。其實文學未必有一定的答案,重要的是,回答是否合乎情理;同樣是一篇文章,看的人不同,感想就不會一樣,原則上文章的原意要表達的是什麼,自然應該以原作者的想法為準,如果是古文或原作者已不在了,編者的註釋其實只是自己的意見而已,不應執著己見,也應時時關切別人怎麼看、時時修正自己的意見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