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3/03 01:03:10瀏覽255|回應0|推薦3 | |
Facebook的創辦人是Mark Zuckerberg,他是哈佛大學的學生,之前畢業於Ardsley高中。最初,網站的註冊僅限於哈佛學院的學生。在隨後的兩個月內,註冊擴展至波士頓地區的其他高校(如麻省理工學院)以及史丹福大學、紐約大學、西北大學和所有的長春藤名校。第二年,很多其他學校也被邀請加入進來。最終,在全球範圍內有一個大學後綴電子郵箱的人(如.edu, .ac.uk等)都可以註冊。之後,在Facebook中也可以建立起高中和公司的社會化網路。而從2006年9月11日起,任何用戶輸入有效電子郵件位址和自己的年齡段,即可加入。用戶可以選擇加入一個或以上網路,例如中學的、公司的、或地區的。 根據2007年7月的數據,Facebook在所有以服務於大學生為主要業務的網站中,擁有最多的用戶:3400萬活躍用戶(包括在非大學網路中的用戶) 。由2006年9月至2007年9月間,該網站在全美網站中的排名由第60名上升至第7名。同時Facebook是美國排名第一的照片分享站點,每天上載850萬張照片。這甚至超過其他專門照片分享站點,如Flickr。 網站的名字Facebook來自傳統的紙質「花名冊」。通常美國的大學和預科學校把這種印有學校社區所有成員的「花名冊」發放給新入學或入職的學生和教職員,協助大家認識學校內其他成員。 在2007年11月,Alexa的資料就已顯示Facebook成為世界最大社群網站,但當時信眾不多,Alexa後來又幾次調整了演算法,Facebook和MySpace的排序幾經易位。2008年6月,comScore公布統計資料稱,Facebook自當年4月起的存取量已超過MySpace躍居全球第一,並迅速在網際網路傳播。而Opera軟體公司於當年12月公布的資料也支援了這一結論。 2007年5月24日,Facebook推出基於XUL技術的Facebook開放平台,迫使Google公司匆忙聯合MySpace、Hi5等推出OpenSocial與之相抗衡。儘管使用者基數遠遠大於Facebook平台,但截至2008年,OpenSocial應用的深度和廣度仍然不及Facebook。 2008年7月23日,Facebook又宣布推出單點登入系統Facebook Connect,12月4日向使用者開放。該服務的推出用以抗衡MySpace的Data Availability與Google的Friend Connect。起初因為沒有與業界曲高和寡的OpenID相容而受到一些非議,但到2009年2月,Facebook也加入了OpenID基金會。由於Facebook資料的可信度高,Facebook Connect已被CNN、TechCrunch等知名網站接受,包括FriendFeed等競爭對手也認可以Facebook賬號登入。 2009年3月,Facebook進行了一次重要改版,使得頁面很像Twitter的「狀態流」,並且還宣布會開放其API。 2010年4月22日,在Facebook的開發者會議F8上,微軟宣布依託Facebook Connect推出微軟文檔,以挑戰在電子文檔領域居於領先地位的Google檔案,同時,Yelp、Pandora等公司也宣布將旗下產品與Facebook加強整合。Facebook藉以將其內容整合至更多網站。 轉貼自維基百科 |
|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