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01/17 09:57:36瀏覽632|回應0|推薦0 | |
立陶宛首都Vilnius老城行腳(二):立陶宛國會大廈冼鏡光 January 17, 2018上線
在大多數國人的印象中,立陶宛是波羅的海三小國之一,再多些可能就是前蘇聯鐵幕國家裡頭的一個,或許也會記得希特勒二戰打莫斯科經過立陶宛(拿破崙呢?記得的人就更少了),所以立陶宛曾經被法國、德國和俄國侵略或統治過。但是,立陶宛曾經是歐州非常大的國家、北從波羅的海起南到黑海止,因為本文不在談歷史,所以會在文末稍許介紹。
這次國際會議是由Vilnius大學舉辦,會議場所就在立陶宛國會(相當於咱們的立法院)。用Google Map找路時,說是有2.7公里、走路要24分鐘,但是從旅館要來的城市街道圖上看來明明有很直接的路可以到,不知道Google Map為什麽要帶人走遠路,所以咱們就用自己的方式走。
下面是咱們選的直接走法。Artis旅館是在紅點處,出旅館左前方是一條叫做Totorių的街(最後那個像y的字母其實是u,不同寫法表示不同讀音,此地的讀音是像「烏」的長音),咱們也唸不出來,所以老婆就讀前兩個音節、把它叫做「鳥龜」路。沿「烏龜」街往北走,就會接上Gedimino大道(上一篇中提到過),然後左轉往西走,一路上很多店家,大約15到17分鐘就到了國會(咱們腳程比較快),見下面照片中的藍框。立陶宛文中的Seimas是國會,Seimo kanceliarija則是辦公室,在地圖中是藍框的右下角,而國會開會場所是中央部位,其它口字型的則是各個聚會場所等等、中央是中庭。 點此地看較大的圖
在Gedimino大道上會看到在一個廣場中有這棟盒子様的建築,這就是立陶宛的Seimas(國會)大廈。以下的各張照片可能在不同時間拍攝,所以光影不全然類似。下面是在Gedimino大道上朝西北方向拍攝,這是國會區的起頭:
拍攝時右手邊還有一棟建築物,前面立了一個手持弓箭的女神銅像:
國會大廈邊上是個大花圃,前面有六片金屬板介紹立陶宛從1263年(13世紀)到目前的人口和土地的變化,下面照片右邊的金字塔畫出四個時期的領土和年代,我們稍後再回頭介紹。
開會地點的入口在上面照片右邊兩株松樹後方。要進入國會大廈得經過安全門、出示証件核對名冊、而且隨身物件還得送上X光輸送帶檢查,相當嚴格。這是會場一角,會議還沒正式開始:
不過這不是立陶宛國會議員開會的會議廰,而是一般的會議埸所。真正的國會議員開會的地方相隔不遠,下面才是國會議埸:
議場門上貼了一張重建(Re-Establishment)立陶宛宣言:
離會場不遠的地方有大門可以走到國會大廈的中庭(地圖口字型所在),門上是立陶宛的紋章(coat of arm),它是首先在1366年有記載並且在1991年正式採納的白武士(vytis--立陶宛語)。
中庭正對面是欄桿式的鐵門、出去就是國會大廈的廣埸和Gedimino大道,裡頭有個雕像如下。到歐州旅遊對這些雕像很感興趣,都會先拍下來再慢慢找它的資料,但是到目前還不知道下頭的這個代表什麼,而且雕像旁也沒什麽說明。不論如何,立陶宛和西歐甚至中歐的文化血緣不同,連雕像的味道也不大一樣。
在大門後方不遠處有個好像是休息或聚會的小(半)地下室的場所,兩側有走廊可以走下去,下面這張照片是遠觀:
接下來是三張近觀的照片,這個小廳中央前方放的是叫做Gediminas行柱(Gediminas columns或Columns of Gediminas)的標記,兩邊矮牆上展示的是立陶宛一些歷史和不同時期的錢幣。Gediminas是立陶宛歷史上偉人之一。
開會期間的一些分組報告和討論就在大廈中不同的小會議室進行,或許是因為暑期休會,國會大廈裡頭大多數是與會人士和服務人員(譬如準備上午和下午茶和午餐)、偶而會見到安全警衛(但非常少見),然而一些場所還是關閉、閑人莫入的。就這樣,在國會大廈中待了三天、偶而溜出來逛逛街或和朋友social一番,但室內照片拍得不多(因為國會大廈中總是會拍到不少人)。
立陶宛大事紀要
因為往後各篇會談到一些在立陶宛看到的古蹟,所以此地先大略回顧立陶宛的歷史,這樣介紹到古蹟時就有點根據了。
Mindaugas家族(1236-1268)
立陶宛區域在公元前10000年就有人居住,最先只有在Vilnius附近的一個小部落的人叫做立陶宛人,這個小部落最終把其它波羅的海衆部落統合在一起。這個統合過程在第一任立陶宛大公爵(Grand Duchy of Lithuania)Mindaugas時期加速進行,Mindaugas的統治時期大約是從1236到1263年,那個時候因為立陶宛並不信奉基督,常被條頓騎士團 (Teutonic Order)和它的分支Livonia騎士團騷擾。Mindaugas在1253年改信基督,期望可以終止條頓騎士團的侵犯(事實上並沒有成功),於是教宗為他加冕、封為立陶宛國王,而且他也是唯一的立陶宛國王。經過立陶宛歷史學者Edvardas Gudavičius在1989年的考証,斷定加冕的日子是1253年7月6日,所以這一天就定成立陶宛立國紀念假日(Statehood Day)。下面是傳言中Mindaugas的肖像:
Mindaugas肖像,取自網路
因為總統府就在旅館前方,到達第二天出去探路時發現附近停了軍車而且上頭坐了阿兵哥(見下面照片),路上也偶而看到穿軍服的軍人,心想不知道有什麼事。開會第一天我去會場,娘子在附近逛,到總統府旁邊發現人山人海,才發現總統府廣場上有軍隊表演,但是人群太多根本擠不過去,只好在外圍看電視牆的轉播,看完後才知道是立國紀念日。另外,當時(現在仍然是)立陶宛的總統Dalia Grybauskaitė是女性。
Mindaugas被姪子Treniota刺殺,Treniota成為立陶宛大公爵並且放棄了基督回到當地的宗教,但他刺殺Mindaugas時卻讓小兒子Vaišvilkas逃脫,只做了一年大公爵就被Vaišvilkas趕跑,所以Treniota在位時間是1263-1265。Vaišvilkas在位的時間只有三年(1265-1268),就主動讓位給連襟Švarnas(娶了Mindaugas的女兒、也就是Vaišvilkas的姊妹),於是Mindaugas家族王朝到此結束(1236-1268)。
但Švarnas也沒做多久(1268-1269)就過世,只有一年。
Gediminas家族(1285-1440)
固然在Mindaugas之後立陶宛不再信奉基督,這個非基督大公爵領土不斷擴張,並且吃掉不少目前在白俄和烏克蘭的東正教土地,成為當時最大而且也是最後一個非基督強權,而Gediminas正是這個時期的顛峰領導人物。
Gediminas家族的起源不很清楚,但是第一任立陶宛大公爵是Butigeidis是可以確認的,他統治立陶宛的時間是1285-1291。他就位前是立陶宛不穩定的時代,而且也是條頓騎士團和他的分支Livonia騎士團快要完全征服波羅的海各部落的時間,所以在他統治時期和這兩個騎士團有過衝突。Butigeidis死後傳位給弟弟Butvydas(1292-1295),不少歷史學家認為Butigeidis曾經和Butvydas共治立陶宛。
Butvydas有兩個成就輝煌的兒子,Vytenis和Gediminas。Vytenis的統治時期是1295-1316,他在位時曾經和條頓騎士團有過多次衝突,同時也攻佔了其它領土。Vytenis死後大公爵的位子由Gediminas繼承。
Gediminas統治立陶宛的時間是1316-1341。在這段期間中,Gediminas主要的貢獻是建立Vilnius並且和歐洲其它皇室(譬如波蘭、匈牙利等)建立良好關係;此後,透過和教宗以及其它歐州信奉基督的國家談判,拖延了把立陶宛基督化的時程。在Vilnius有一個Gediminas塔(往後會介紹),就是他當年建防禦工事的地方,原本是木料,磚頭的城堡是1409由Vytautas所建,目前看到的三層塔是1930年由波蘭建築師Jan Borowski在1930年重建(下面第二張照片)。下面是Gediminas的肖像(1709年的作品,距Gediminas逝世已經三百多年):
Gediminas肖像,取自網路
Gediminas塔
Gediminas過世後把他統領的土地分給七個兒子。七個兒子中有三個成為立陶宛大公爵:Jaunutis(1341-1345),Algirdas(1345-1377)和Kęstutis(1381-1382)。首先,Algirdas聯合Kęstutis把前者趕走,由Algirdas繼任立陶宛大公爵,一般認為是兩人共治立陶宛。Algirdas在位時統治了不少斯拉夫族的土地,轄下有正教人民,固然Algirdas並非任何基督教派的教徒,但是對正教寛容、並且批准正教徒在Vilnius建教堂。Algirdas一輩子都在抵抗條頓騎士團,最後在戰場死亡,但他卻為立陶宛開疆闢土立下大功,而且他兒子也當上波蘭國王。
Algirdas死後由他兒子Jogaila接任(1377-1381),不過他的大公爵位置卻頗有爭議,主要的原因是Algirdas的長子有異議(Jogaila是Algirdas第二任妻子的兒子),當時Kęstutis(Jogaila的叔叔,見上段開頭)和Kęstutis的兒子Vytautas都支持Jogaila。Jogaila和條頓騎士團在1380年秘密簽了一項協定,同意當條頓騎士團攻擊Kęstutis(當時是立陶宛Trakai公爵,往後會介紹Trakai城堡)和Kęstutis的兒子時Jogaila不會介入,日後條頓騎士團果然連打Trakai兩次。Kęstutis在1381年知道這項密約,於是趁Jogaila離開Vilnius平亂時佔領Vilnius成為大公爵,並且逮捕Jogaila,Jogaila向Kęstutis輸誠並且被釋放。但事情並沒結束,而變得更戲劇化。
Jogaila肖像,取自Wiki
次(1382)年,當Kęstutis離開Vilnius而他的兒子Vytautas在Trakai時,Vilnius商人把Jogaila的軍隊迎入Vilnius,拿回立陶宛大公爵的位子。接下來當然是Jogaila和Kęstutis加上Vytautas之間的奪位之爭,於是兩軍在Trakai佈陣相迎但卻沒打起來,因為雙方同意談判。但是,當Kęstutis和Vytautas到達Jogaila營地談判時卻被逮捕下獄,五天後Kęstutis死亡,Jogaila說Kęstutis是自縊但沒人相信,Vytautas卻成功脫逃,自此之後這對堂兄弟為爭大公爵頭銜相互鬥爭、時而為友時而為敵,一直到1392年Jogaila不得不把大公爵頭銜讓給Vytautas為止。所以,Kęstutis領有立陶宛大公爵頭銜時間很短,只有1381-1382,而Jogaila還繼續幹了十年(1382-1392)
波蘭貴族在1384年期望找一個能人可以幫波蘭從匈牙利手中奪回原有的土地,於是把那時才十二歲的皇后Jadwiga嫁給Jogaila,讓他做國王共同治理波蘭,於是Jogaila在1386年受洗成為羅馬天主教徒並且當選波蘭國王(立陶宛自然也信奉基督),他順理成章地既是立陶宛大公爵也是波蘭國王,於是從Gediminas的孫子起總共統治波蘭近130年。這樣把兩個家族結合為一,但是兩個家族的領地、法律、和家族利益仍然不同的合作方式叫做個人聯盟(personal union);波蘭和立陶宛從1385開始這個聯盟,日後變成波蘭-立陶宛共同體(Poland-Lithuania Commonwealth)。
Vytautas時代(1392-1430)
固然Algirdas和Kęstutis曾經共治過立陶宛,但雙方也搶著控制立陶宛,前面已經提過了。Vytautas脫逃後兩年,兩個堂兄弟(Jogaila和Vytautas)和解,Jogaila把此前扣押的家族土地還給Vytautas,但堂兄弟倆持續互鬥,到1392年之前一直陷在家族中兩個支派的權力鬥爭(這個時候Jogaila已經是波蘭國王同時也是立陶宛大公爵),Vytautas(Trakai公爵)甚至有時倒向條頓騎士、有時又脫離。然而Vytautas的聲望愈來愈高,1392年八月時Jogaila不情願地任命Vytautas為立陶宛副攝政,透過壓制和驅逐反對派和無效率的貴族,Vytautas根本就是立陶宛的最高統治者。
Vytautas攝政初期一直希望取得目前俄國西南方的領土,那時的統治者是蒙古的欽察汗國,立陶宛和欽察汗國有過兩次軍事衝突,先勝後負,勝的一次取得部分領土、敗的一次(1399年)使Vytautas幾乎性命不保,此後Vytautas就不再東進。接著Jogaila和Vytautas兩人把予頭西向,1410年7月15日波蘭立陶宛聯軍跨過普魯士防線打敗了條頓騎士團,從此德國勢力離開波羅的海,而波蘭和立陶宛被西歐認為是大強權。1429年時,Vytautas提出立陶宛國王的要求,Jogaila勉強答應,但在加冕前Vytautas就過世,所以立陶宛的唯一國王是Mindaugas。Vytautas在位時立陶宛國土北從波羅的海起南到黑海止,離莫斯科只有幾十公里。下面是Vytautas的肖像,接著是十三到十五世紀時立陶宛的領土變化。
Vitautas,取自網路
立陶宛從十三到十五世紀領土變化
Vytautas統治立陶宛的時間相當長(1392-1430),在這段時間中他建立了立陶宛國家意識、把條頓騎士團逐出波羅的海區域、而且對波蘭的影響極大。所以,立陶宛人稱他為Vytautas the Great(Vytautas大帝)。在近代立陶宛,Vytautas被認為是國家的英雄,而且在19世紀重建立陶宛的運動中是個重要的指標。
Vytautas在1430年10月27日(80歲)從Vilnius回領地Trakai時墜馬身亡。 Vytautas死後,立陶宛大公爵頭銜回到Jogaila的兒子Švitrigaila手上(1430-1432),但被Kęstutis(Vytautas父親)的另一個兒子Žygimantas的追隨者趕下台,Vytautas弟弟Sigismund Kęstutaitis做上了大公爵(1432-1440),但卻被Švitrigaila的支持者幹掉,這就結束了Gediminas時代。然而,大約就是從Vytautas逝世後不久,東邊的俄國勢力開始壯大,變成立陶宛的最大威脅,最終把立陶宛併入俄國版圖。
波蘭立陶宛共同體(1569-1795)
前面提過,Jogaila娶波蘭女王成為波蘭國王,這是個人聯盟(一般叫做Krewo聯盟)。為了要加強波蘭和立陶宛的同盟,Jogaila(波蘭國王)和Vytautas(立陶宛大公爵)在1401年再度簽定了一個條約(Pact of Vilnius and Radom),在這條約中Vytautas可以完全統治立陶宛,而Jogaila保留了「太上皇」的權力,並且在Vytautas死後由Jogaila或他的繼任者統治。Jogaila過世後一共有四位波蘭國王,他們也都是立陶宛大公爵,最後一位Sigismund II Augustus在1572年逝世,但卻無子嗣,於是Gediminas家族在波蘭的統治正式結束。
Sigismund II Augustus逝世前三年,波蘭和立陶宛在1569年透過Lublin聯盟成立了波蘭-立陶宛共同體(Polish-Lithuania Commonwealth),約中指出被選出的波蘭國王也是由立陶宛貴族選出的立陶宛大公,當然Sigismund II Augustus就是這個共同體的第一位統治者。波蘭-立陶宛共同體延續了兩百二十多年,在1772年、1793年和1795年一共被瓜分三次,於是1795年時共同體不復存在,而立陶宛就被劃入俄羅斯帝國123年。
二十世紀初期
到了1918年,一次大戰後因為俄國被德國打敗而放集波羅的海以東的領土,於是立陶宛議會趁機在同年2月16日宣佈獨立,並且迎請Wilhelmina of Urach公爵成為立陶宛國王、國號定成立陶宛王國、國王叫做立陶宛Mindaugas II(Mindaugas二世)。議會在同年年底(十一月二日)取消這項決定,因為認同的國民不多,於是把立陶宛改成民主共和國。此後,1918到1920是由議會主席團的主席治理,到1919年才建立了總統的機制,這是立陶宛共和國的發源,比中華民國晚了若干年。從1920年到1940年是立陶宛共和國時期。
二次大戰前夕,蘇聯和納粹在1939年8月簽定互不侵犯條約(Molotov-Ribbentrop Pact,也叫做Nazi-Soviet Pact),在這條約中德蘇打算瓜分東歐(包含波蘭)。同年10月10日,蘇聯和立陶宛簽定互助條約(Soviet-Lithuanian Mutual Assistance Treaty),約中指名立陶宛會得到目前在蘇聯轄下Vilnius區域五分之一的土地,而立陶宛則容許蘇聯在立陶宛的五個軍事基地中駐紥20000名軍人,條約中還保証不會影響立陶宛的主權,但事實上卻打開了蘇聯佔領立陶宛的大門。在同一期間內蘇聯也和愛沙尼亞以及拉脫維亞簽了類似的條約。
然後,1940年6月14日蘇聯對立陶宛發出最後通牒,要求立陶宛容許蘇聯軍隊過境(因為要瓜分在立陶宛西邊的波蘭)並且組成一個親蘇聯的政府。同年6月15日立陶宛無條件接受蘇聯的最後通諜,透過偏坦立陶宛共産黨的選舉後,在7月21日國會宣佈成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同年8月1日向蘇聯輸誠、8月3日蘇聯接受,於是立陶宛成為蘇聯的第14個共和國,並且改成立陶宛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Lithuania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
接著,進攻莫斯科的德軍在1941年6月22日入侵立陶宛,攻佔立陶宛西部、北部和Vilnius大部份地區,到六月底整個立陶宛淪陷。蘇聯在1944年夏天開始反攻波羅的海區域,1945年1月德軍退出立陶宛,於是蘇聯重新佔領直到1991年為止。戰後,波羅的海國家、美國、歐州議會、歐州和聯合國人權組織都認為波羅的海三國是被入侵並且非法納入蘇聯,所以從1940到1991波羅的海三國是在非法侵佔情況下的獨立國家。
1980年代末
從1980年代起蘇聯共產黨由戈巴契夫領導改革和開放,上街示威愈來愈普遍也愈來愈得到支持,1986年8月23日在21個西方國家城市舉辦的黑帶日(Black Ribbon Day)也讓世界知道蘇聯違反人權的事情,1987年時總共有36個城市參與,其中包含了立陶宛的Vilnius;同年,在拉脫維亞首都Riga和愛沙尼亞首都Tallinn也出現了反對Molotov-Ribbentrop Pact的示威。在1988年,蘇聯卻是首次未逮捕示威人士,於是示威者打算在1988年、Molotov-Ribbentrop Pact簽訂50年時來個大示威,這就是有名的1989年8月23日的Baltic Way(也叫做Baltic Chain,波羅的海人牆),這道人牆從愛沙尼亞首都Tallinn起、經過拉脫維亞首部Riga、到立陶宛首都Vilnius的天主教廣場止,參與者在當地黃昏7時手牽手15分鐘和平示威。參與人數衆說紛紜,低估至少一百萬人、最高約兩百萬人,總長度約675.5公里,他們的基本訴求是抗議蘇聯佔領並且讓波羅的三國獨立。或許這項運動是228牽手護台灣的藍本,但Baltic Way卻有十分正面意義,228牽手護台灣卻有點花俏有餘而深度不足。2010年立陶宛在Vilnius建立一道紀念牆,我沒時間去看,但用Baltic Way搜尋很容易就可以找到。Vilnius的紀念牆上空出的是人形、顏色是立陶宛國旗色、磚上刻的是捐獻25-50立陶宛Litas的人名;立陶宛在2015年1月改用歐元,原來的1 Litas大約是0.33美元。下面第一張照片是Baltic Way的路線,第二張是Vilnius的紀念牆,第三張是在天主教廣場上的腳印,據說這是第Baltic Way人牆的起點。我也拍到了種不同的腳印,這是第四章張照片。
Baltic Way路線,取自網路
Vilnius的紀念牆(取自Wiki)
Baltic Way人牆的腳印(取自Wiki)
另一種腳印
蘇聯解體和立陶宛再建國
Gorbachev(戈巴契夫)在1989年12月簽了由Yakovlev主導譴責Molotov-Ribbentrop Pact中(和納粹瓜分東歐)的秘密協定,1990年2月三個波羅的海國家舉行第一次民主選舉,三個國家中傾向獨立的政黨取得多數,同年3月11日立陶宛宣布獨立,這時距Baltic Way只有七個月。立陶宛國會在3月11日無異議地簽訂一份Act of the Re-Establishment of the State of Lithuania,算是獨立宣言,裡頭強調回復在兩次大戰之間以及在1940年六月被蘇聯佔領期的法定連續性,於是立陶宛成為第一個在蘇聯解體期間脫離而獨立的前蘇聯共和國。下面照片是貼在議場大門上的宣言,前面已經看過了:
然而問題並沒有隨宣佈獨立而結束。Gorbachev不樂見蘇聯的加盟共和國分離,在1991年1月10日對立陶宛下達最後通牒,要求立陶宛放棄獨立並且承認蘇聯統治立陶宛。立陶宛國會不同意,蘇俄對立陶宛經濟制裁並且派兵個佔領立陶宛首都Vilnius的新聞總部和印刷設備。於是幾千無武裝的人民在國會大廈、電視塔、和無線電以及電視總部守夜。接著蘇聯派出精銳部隊進入立陶宛,1991年1月12日夜晚坦克和士兵毆打群衆並且佔領了無線電總部、電視總部、和電視塔(TV Tower);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時候正是伊拉克已經佔領科威特,歐美等國正在聯合國討論如何應付的時間。在這次攻擊中有一千多平民受傷,14平民死亡。此外,守護國會的人群築起一道反坦克防護牆、壕溝、而且國會大廈頂上也架起了防直昇機降落的特殊防護物。如果俄軍進攻而守不住時,守護人群打算把國會付之一炬。不過蘇軍並未進攻國會大廈,原因可能是平民太多。
下面第一張照片是從Gediminas塔遠眺電視塔,因為得走相當長的一段路,所以沒去看。國會大廈西側還留著一部份當年用來擋坦克的防護牆,目前用玻璃牆和屋頂保護著,它固然在開會場所的另一側,但走過去時都沒帶著相機,所以照片是取自網路。
1991年時情景,取自網路
國會大廈西側,取自網路
國會大廈西側防護牆一部份,取自網路
前面提過,立陶宛是蘇聯轄下第一個宣布獨立的共和國,其後各共和國一一跟進,最後在1991年12月25日早晨,Gorbachev辭去蘇聯總統職務,並且把權力交給Yeltsin(葉爾欽)。Gorbachev在當天傍晚7時32分離開克里姆林宮(Kremkin),然後蘇聯鐮刀錘子旗換成俄羅斯三色旗,從此蘇聯走入歷史。
回頭看立陶宛國會
前面看過國會大廈邊上的金字塔,這張照片是2015年拍攝,在此之前(不知道多久)金字塔是個噴水池,我覺得現在的造型比較有意義。那個金字塔四面畫的是立陶宛過去800多年中四個時期的領土變化,前方的頭四面金屬板記載了這四個時期的領土面積和人口,後兩個是目前的情況。下面照片中金字塔前面在右方,這是1263年Mindaugas時期的領土;照面左方的是金字塔左側,是1392-1430年Vytautas時期的領土。第二張照片是花圃前兩面金屬板,分別對應著金字塔前方和左側(請看金屬板左上角的標示),記載該時期的領土面積和人口。
下面是金字塔的右後側,照片右方是金字塔後面,是波蘭-立陶宛共同體時的領土(1596);照片左方是金字塔左側,是1920-1923年時立陶宛共和國的疆域,地圖右邊深色部位是在蘇聯手中的部份Vilnius區域。第二張照片是花圃前方第三和第四片記載了金字塔後方和右側時期的面積和人口資料,上面清楚標明了1920-1923年是立陶宛疆宛最小的同年期。
下面照片是花圃前最右邊的兩片金屬板,分別記錄了目前的領土和面積,以及立陶宛幾個重要城市的位置和大小:
最後,下表是個整理並且和台灣的面積與人口的比較:
未完待續
未經本人同意,請勿轉載轉貼本文任何片段,請尊重智慧財產(著作)權 引用方式:冼鏡光,立陶宛首都Vilnius老城行腳(二):立陶宛國會大廈,DCView.com達人部落格(http://blog.dcview.com/article.php?a=AT0HY1Q9UGVROA%3D%3D)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