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6/15 11:22:26瀏覽574|回應1|推薦3 | |
我的好盆友Dear M, 目前的M:繼續努力對抗種種不可承受之因素及憂鬱症。 ************************** 白小鳥為父王打聽到一種神奇的「音樂治療」, 重點是,音樂治療有刺激腦細胞的效果, ************************** 音樂治療 是的﹐這些音樂洗滌了你的心靈、你的憂傷、喧雜與煩燥﹐而後平靜了你﹐ 音樂治療自原始時代就存在﹐古希臘羅馬時期將音樂融入戲劇之中﹐發揮了在心理層面上的效果。到了中世紀﹐音樂和宗教儀式相結合﹐成為拯救靈魂﹐具有淨化人心的功能。至於近代﹐美國用音樂來治療因戰爭而罹患心理疾病的士兵。音樂治療於是開始成為一門獨立的科目。 音樂如何用來治療呢﹖根據畢達哥拉斯「顏色與音樂調性之間頻率共振」的理論﹐音樂就像七彩的彩虹一樣﹐是有色彩的。在大調音階中有Do﹑Re、 Mi、Fa、 Sol、La 、Si七種調﹐這七種調的運用除了取決於樂器本身的音域條件及音色特性外﹐作曲家在選擇來作一首樂曲時﹐也考慮到它的光度。像Do調代表紅色﹐Re調代表橙色﹐Mi調代表黃色﹐Fa調代表綠色﹐Sol調代表藍色﹐La調代表青色﹐Si調代表紫色。每一個調性的明暗會影響欣賞的感覺﹐如果再加上小調的應用﹐這種感覺會更明顯﹐比如覺得聽起來開朗活潑﹐或是黯淡沉滯等等。因為色彩性也往往代表某種特徵﹐如紅色代表體力充沛﹑熱情﹑獨立﹐橙色代表勇敢﹑外向﹐黃色代表思考、多情、內向﹐綠色代表平衡、寧靜、健康﹐藍色代表鎮定、沉著﹐青色代表乾淨﹐紫色代表服務…等。 音樂治療的效果十分驚人﹐可以治療許多疾病﹐如用童謠可以治療老人癡呆症﹐用韋瓦第的四季小提琴協奏曲﹐可以治療高血壓﹐用小夜曲可以治療胃腸疾病﹐用布拉姆斯的第五號匈牙利舞曲可以治療神經衰弱﹐用貝多芬的熱情奏鳴曲可以治療偏頭痛﹐甚至用柴可夫斯基的第一號鋼琴協奏曲可以治療「主婦不適應症候群」﹐使女人保持青春美麗。 在歐美﹐目前音樂治療師的資格必須得到國家認定合格才可以執業。近來也有許多學習音樂的人紛紛轉向音樂治療一途﹐因為這是一種在倍感競爭的音樂演奏以外新興的行業。這些治療師和醫師共組成隊﹐依照病患的需要選擇各種音樂﹐有時還得自己作曲﹐並且修改「處方」﹐儼然一名醫生。 寫到這裡﹐我不禁覺得音樂治療的概念對現代人而言其實十分重要。在忙碌紛亂的生活中﹐不管我們是否具備正確使用音樂的方法﹐平時都應該多聽聽音樂﹐將之分門別類﹐列一張清單﹐找出對自己起積極治療作用的音樂來。不論是依據調性﹑依據色彩﹑還是依據喜好。在各種情境中隨時可以鼓舞自己﹑安慰自己﹑也釋放自己。千萬不要低估了音樂蘊含的巨大可能性﹐你將會在音樂欣賞的領域中各進一步﹐受益良多。 音樂治療 可刺激腦細胞 不少老人家因參與傳神希望線協會音樂治療課程,走出陰霾,甚至因此改善病痛,該協會音樂總監謝婉如表示,這套音樂治療課程強調從「心」出發,以團體諮商的方式多聆聽、多讚美,讓老人家產生自信,心理快樂,對身體健康也有幫助。 謝婉如說,傳神音樂治療主要結合了東方的脈穴調理、懷舊曲調,再加上西方的舞蹈精華與敲擊張力,再藉由團體的互動及刺激,釋放出老人的身體能量,讓身心靈都感到愉悅,有刺激腦細胞的效果。 謝婉如也說明,有歐美的研究指出,音樂活動有助於刺激腦波的變化,而老人家的疾病多與腦部有關,如巴金森氏症、失智症、腦中風,都與腦血管、腦神經病變有關,不過,音樂治療是否確有療效,目前只有個案治療,還沒有這方面的科學實證研究。 音樂治療課程強調多聆聽、多讚美,過程中會不斷告訴老人家「你好優秀」,讓老人家產生自信,肯定自己的生活價值,心理開心了以後,對身體健康也有助益。 謝婉如指出,此外,課程中也會安排手語帶動、打擊樂器,讓老人家即興創作,再加上老歌引導,以老人家耳熟能詳的懷舊歌曲,勾起老人家年少時的快樂回憶,並帶到現在的家人關係當中,改善人際相處。 謝婉如也舉例,參與音樂治療課程,視每個人的投入程度不同,效果也不一,之前就有一名張伯伯,本來很排斥來傳神上課,結果來上了一次課,回家早中晚都猛作課程中的肢體律動,原本需要餵食、家人服侍洗澡的張伯伯,才上了一個月的課,竟然可自己拿湯匙吃飯,後來還可以自己洗澡,脾氣也變好了,和家人關係也更緊密。 ************************** 音樂治療與自閉症 在這十多年從事音樂治療及特殊教育工作的日子裏,接觸到很多不同類型的弱能人仕,當中較多的是自閉症兒童,而對他們的訓練也是我覺得最具挑戰性的。由於要迎合訓練的需要,於是我將行為心理學、自閉症療法及音樂治療三方面的資料統合起來,找出有效而適用於香港的自閉症音樂治療法。 自閉症的成因到現在還是一個謎,六、七十年代的主流理論認為父母親在潛意識抗拒孩子,因而令孩子也對環境和人際關係產生排斥,並活在自己的世界裏。現今已有足夠的研究資料去推翻這個心理成因而去相信自閉症是生理上的問題;雖然我們對自閉症的認識比以前大大的增加了,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找到可以治愈自閉症的方法;縱然如此,經過適當的治療和訓練,自閉症患者還是可以在認知、情緒、社交及自理等方面得到相當程度的改善。其中筆者認識一些方法如密集式行為治療、維他命治療、防止食物敏感、聽覺綜合訓練、感官綜合訓練、言語治療及音樂治療等,對很多自閉症人仕來說,都有一定的幫助。 音樂治療是利用音樂去達到治療的目標,包括了重建、維持及促進心理和生理的健康,音樂治療師針對個人的特殊情況設計音樂治療計劃,利用各類音樂活動如歌詠、樂器彈奏、節奏訓練、音樂遊戲、音樂聆聽及即興彈奏等,配合心理學的運用來幫助有需要的人仕。音樂治療在美國、加拿大及澳州等國家是隸屬輔助醫療架構內的專業,與言語、職業及物理治療相同。 現在為大家介紹音樂治療在自閉症治療中所發揮的獨特作用。 安全而多元感官刺激 音樂提高學習動機 由於音樂是自閉人仕所喜愛的,加上音樂活動能帶給他們滿足感,這足以令音樂成為他們學習過程中的強化物 (reinforcer),適當的運用,可使單調的訓練模式變得有生氣,獎勵也來得自然。 音樂內蘊藏著重覆的結構,如一首歌曲中有相同的旋律但有不同的歌詞;又如歌曲內出現的副歌,就是歌詞及旋律都經常重覆的段落,這些重覆的音樂結構很自然地給予自閉人仕「預知」的感覺,這種感覺既安全又新鮮,當配合了音樂活動的設計,可應用於很多不同的訓練如言語、肌能、認知及社交訓練等。自閉症人仕的學習確實需要很多的重覆練習,而善於利用音樂內重覆結構,便可增強學習動機,使重覆變得不沉悶;舉例說,在一些發聲的練習中,用唱詠的方法來重覆地練習同一個母音,但將旋律及節奏加以變化,便可作重覆的練習而不沉悶,亦提高了重覆學習的興趣。 促進言語及溝通技能 經過悉心設計的音樂活動,可以促進非言語的表達能力,對於某些沒有言語能力的自閉兒童,用音樂加上動作配合做模倣練習,可增強他們非言語的表達能力,透過動作和聲音的聯繫他們可以了解動作的意思,加強身體語言的運用。一項運用即興演奏與自閉兒童發展溝通模式的研究 (Edgerton, 94) 顯示,這方法名為Creative Music Therapy,由著名音樂治療先驅者 Paul Nordoff 和 Clive Robbins所創,可有效地提高他們的非言語的溝通能力如目光接觸和身體語言的表達。 促進社交情緒上的發展 自閉症人仕另一項障礙就是不正常的玩耍技巧及狹窄的生活興趣,倘若能夠成功地培養他們一些正常的消閒興趣,便可以使生活興趣正常化,亦可減低他們異常的玩耍行為,這是行為訓練技巧中的「加強不共容行為」的方法;舉例說,一位正在接受音樂治療的兒童,由於培養了歌詠和吹奏口風琴的興趣,因而減少了自我重複的 說話 (鸚鵡語),又或者他在唱歌時,也不可能同時重覆的說話。 有不少自閉的兒童可以透過顏色音符來學習閱讀曲譜和彈琴,這是由於這種學習方法較容易掌握,這些彈奏使他們很快得到成功的經驗,這些經驗又令他們維持著在家中的練習,當操練變成習慣時,不但可以擴闊生活興趣,更可以培養集中精神的能力及按步就班的工作習慣,是社交情緒發展中不可多得的訓練。 音樂活動取代自我剌激行為及塑造正確行為 總結 |
|
( 知識學習|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