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20/05/10 06:20:44瀏覽2246|回應1|推薦56 | |
出發前往摩洛哥之前,既是興奮又是緊張。興奮的是期待看見穿長袍圍頭巾吹笛子的弄蛇人,小時候對弄蛇人 (Snake Charmer) 的音樂充滿了好奇與幻想,如今即將與之展開第一類的接觸,怎能不興奮呢!至於緊張嘛,是有點擔心摩洛哥的許多旅遊陷阱,不得不小心謹慎。 經過了半個月的摩洛哥文化洗禮之後,到達梅克內斯 (Meknes) 已是快接近我們摩洛哥行的尾聲,親眼目睹幾個大城市的旅遊陷阱後,在觀光客不多的梅克內斯行旅讓人放鬆了許多。 ![]() 梅克內斯沒有如臨鄰近的非斯 (Fez) 有名,卻也一度是帝國之城;沒有擁擠的觀光客,規模不大的梅克內斯,能更輕鬆自在的趴趴走。梅克內斯在8世紀時,還只是個堡壘,直到摩洛哥的蘇丹穆萊·伊斯梅爾 (Moulay Ismail 1645-1727) 在1672年統治摩洛哥時,將首都從非斯遷移至梅克內斯,使得這個原本只是軍事要塞的梅克內斯成為帝國首都。穆萊·伊斯梅爾被歐洲人稱為「血腥國王」,因為他對公義的偏執和殘酷;但他也是摩洛哥最有能力的統治者,長達55年的統治時期被認為是摩洛哥最偉大的黃金時期之一。穆萊·伊斯梅爾與法王路易十四是盟友,在得知路易十四正在興建凡爾賽宮,穆萊·伊斯梅爾也開始在梅克內斯建造他的宏偉宮殿與之匹敵,因此梅克內斯也被稱為「摩洛哥的凡爾賽宮」。 梅克內斯分為老城區 (Medina) 與新城區 (Ville Nouvelle) ,新城區是1911年法國人佔領後新建立的,有現代化的大房子、公園、品牌商店、餐廳等等;而走進老城區截然不同,像是走入歷史回到過去的另一個世界。這次我們選擇住在靠近城牆旁的新城區,因為離車站近,走到老城區也很方便。 ![]() 梅克內斯40公里長的城牆中,最大、最精美的城門非曼蘇爾城門莫屬,她也是梅克內斯的標地。曼蘇爾城門綠色、白色的精緻瓷磚 (Zellige) 和細心雕刻的可蘭經文花飾,像似錯綜複雜的刺繡一般,被認為是北非最精美的城門,也是世界四個最美麗的城門之一。 法國作家皮耶羅逖 (Pierre Loti 1850-1923) 的小説極富異國情調,因為海軍軍官的身分到過非洲、亞洲等國家,這些經歷為他的小說提供了豐盛的資訊。歌劇作家普契尼有名的《蝴蝶夫人》即是參考了皮耶羅逖的小說《菊夫人》。皮耶羅逖在他的行旅隨筆《在摩洛哥》曾經描述曼蘇爾城門像似閃閃發光的無價掛毯覆蓋在古老的石頭上;的確如此,不管是夜晚還是白天,曼蘇爾城牆上的小瓷磚一閃一閃的發光就像寶石般地閃爍耀眼。除了珠寶般的精美小瓷磚,另一個特色是城門兩旁高聳的白色大理石柱。這兩根石柱取材自梅克內斯郊區沃呂比利斯(Volubilis) 的羅馬遺蹟,意味著基督徒皈依伊斯蘭教的獨特風格。根據文獻,穆萊·伊斯梅爾在當時囚禁了將近6萬個犯人,包括基督教戰俘和奴隸,他們經常被迫從事穆萊·伊斯梅爾的宏偉建築。設計曼蘇爾城門的設計師 El-Mansour,原來是基督徒後來改變信仰成為伊斯蘭教徒,雖然後來被穆萊·伊斯梅爾給殺了,曼蘇爾城門還是以他的伊斯蘭名字曼蘇爾 (Mansour 勝利的意思) 來命名。 ![]() 、
![]() 城門裡面現在只開放一小區作為藝術展覽的場地
、
這個城門裡面是市政廳
、
市政廳中庭的八角星 (eight-point star) 噴泉,八角星為伊斯蘭教的象徵,被稱為“先知的印章”(khatim)。
除了最大的曼蘇爾城門,蜿蜒綿長的古城牆有多達27個城門,因此梅克內斯也有「多門之城」的美譽。我們從住宿的新城區散步至老城區,想要從不同的城門穿過,卻在這曲折複雜的城牆邊迷了路。幸好是在白天,繞了老半天才碰見一個人,向救星問了路才從這大迷宮中解脫出來。 、
、
![]() 、
、
![]() 蜿蜒曲折的城牆內,處處碰壁。
、
穆萊·伊斯梅爾陵寢 (Mausoleum of Moulay Ismail) 是少數開放給非穆斯林遊客參觀的清真寺之一,可惜的是從2016年因為整修而關閉。摩洛哥許多的名勝古蹟都沒有官方網頁,資訊不其全,這次我們到摩洛哥吃了許多閉門羹 ; 很多我們想參觀的地方都因為整修而關閉,是要我們下次再來的意思嗎? ![]() 不得而知穆萊·伊斯梅爾陵寢何時才能再度開放,只好先從網路照片解解遺珠之憾。陵寢中庭的噴泉,點綴著八角星,是摩洛哥的經典作品。陵寢正廳放了兩個古董鐘,當時的穆萊·伊斯梅爾野心勃勃,不但要建造媲美凡爾賽宮的雄偉宮殿,還要求法王路易十四將女兒嫁給他,但被拒絕了;為了維持友好關係,路易十四送了這兩座鐘給穆萊·伊斯梅爾。題外話,穆萊·伊斯梅爾有4位正式的皇后,500多個嬪妃,官方記錄的孩子有868個,金氏世界紀錄記載他有1042個孩子,據說實際上他應該有1171個孩子,傳奇人物的穆萊·伊斯梅爾是擁有最多孩子的世界紀錄保持人。 ![]() 在曼蘇爾城門的正對面即是梅克內斯居民生活的主要市集廣場 Hedim Square。廣場的一角是博物館 Dar Jamai,可惜的是又碰上正在整修,又不得其門而入。梅克內斯有一項古老手工藝為金屬鑲嵌藝術 (Damascening),是將不同的金屬,例如金或銀或鋼鐵,相互鑲嵌的藝術,目前保有這藝術較為知名的地區為日本京都和西班牙托雷多;而在摩洛哥,梅克內斯是僅有的城市製作這項工藝。 市集廣場夜晚比白天還熱鬧,夜晚的博物館門前變成賣鞋的攤販,也像摩洛哥紅城馬拉喀什的露天市場 (Souk) 一樣,市集有著錯綜複雜的窄巷,只是規模小了許多;不必刻意記路標,隨意的在市集𥚃迷了路,也能走的出來。 ![]() 、
![]() 市集廣場 (Hedim Square)
在市集廣場旁的小巷小弄裡,藏了一間14世紀的伊斯蘭學校 Bou Inania Madrasa。學校的建築保存完好,被認為是馬林王朝僅存最好的建築之一。學校裡有祈禱會堂,教室和學生宿舍;低年級學生住在兩人一間的一樓宿舍,而高年級學生和老師則住在一人一間的二樓,地下室是浴室 (Hammam),還有頂樓也開放給民眾眺望老城區。 、
、
沒有門的浴室,聽說現在還可以使用。
、
![]() 、
![]() 學校入口擺著現在國王的肖像
在非斯也有一間同名的學校,都為馬林王朝時期所建,梅克內斯的學校比非斯的還早建立;雖然規模沒有非斯學校的大,卻展現了馬林王朝時期的經典設計,古典瓷磚、精密的灰泥 (Stucco) 和雕刻細膩的雪松木天花板,精緻感一點也不輸給非斯的 Bou Inania Madrasa。 ![]() 這座由「戰士之王」穆萊·伊斯梅爾所建立的梅克內斯,300多年後的今天,一點也不血腥也不暴力。梅克內斯的居民比起其他城市的人友善的多,也是摩洛哥境內較為開放的一個城市,蒙面婦女也較少見。梅克內斯擁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的頭銜,不只梅克內斯城內豐富的歷史古蹟,她的郊區還有兩處值得一探究竟的寶藏,羅馬城遺址沃呂比利斯 (Volubilis) 和聖城穆萊·伊德里斯 (Moulay Idriss)。我們當然也不會錯過的。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