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6/08 16:26:40瀏覽2317|回應3|推薦5 | |
近來,政府官員是否擁有外國護照或外國居留權的風暴席捲港台。捲入風暴中的官員忠誠度,遭到民眾質疑,必須在「魚與熊掌」中作出抉擇。 香港特首曾蔭權為培養「政治人才」,上月底任命了17位副局長或政治助理。不料,任命之後兩天,媒體就揭露,新任命的商務局副局長、被視為親中的民建聯前副主席蘇錦樑,持有加拿大護照。隨後,擁有外國護照或居英權的副局長被揭竟有5人之多,政治助理則有4人,輿論與社會譁然。 無獨之有,台灣劉兆玄內閣成員,也有多名閣員被爆持有綠卡。官員是否可持有外國護照及其是否愛台灣的問題,也引起社會矚目。 香港的護照風波越演越烈,是因為特區政府始終堅持,「基本法」只對主要官員的國籍設限,並未限制副局長與政治助理。然而,香港已回歸中國,社會對官員忠誠度的要求,與殖民地時代已經不同。而且,過程中也涉及到官員的管治與誠信問題,是否曾主動告知或主動披露. 台灣亦然。人事行政局曾在1979年函釋,擔任公職擁有綠卡暫不作限制,但可納入各機關作爲用人參考。劉兆玄表示,他在組閣時,就一一詢問閣員有無持有綠卡,當初據他了解都沒有綠卡。 不過,香港政府高官私下告訴筆者,當初招聘時,如果就暗中要求應聘者放棄外國護照,以體現其「愛國心」與「忠誠度」,護照風暴非但不可避免,而且會比現在更烈,因為建制外議員將質疑,政府是否違反「基本法」?屆時,政府將「吃不了兜著走」。政治的翻雲覆雨,於此可見一斑. 於法有理,但於情(人民觀感)不合,這就是港台護照風暴的癥結所在。政治就是如此,不得不考慮民意與輿論。因此,儘管法律沒有限制,但社會認為,官員不該持有外國護照,以顯示其忠誠度時,就必須體現出「政治智慧」,做出順應民意的抉擇,放棄因種種理由而持有的外國護照。這就是諺語所說,「吃得鹹魚底得渴」吧。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