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5/31 10:32:52瀏覽324|回應0|推薦5 | |
近年來由政府帶頭在各單位普遍凍結、減少員額的做法,成為各行各業的風氣。其結果是在事務範圍及員額裁減的風聲鶴唳中,經驗豐富的人才看不到未來,盡早退休去領退休金,在本地或外地謀第二份工作。而新生人力無缺額可遞補銜接,找不到工作到處流浪。在職位上的人,則是一人當兩人用,負擔沈重,撐一天算一天,等待退休的到來。 如果僅從有限的臺灣內部來看,這或許是一件合理的事情。凍結員額、減少支出,長久而言,是可以達到新的平衡。然而,當臺灣不是處在封閉狀態,而是處在全球廣大範圍的動態流動中時,這種做法,造成高階人才外流,新進人員無法銜接,各領域出現斷層,失業大幅增加,在職者苦不堪言,種種看似不會並存的的問題一併出現。綜而觀之,這無疑是一種自殺的做法。 從全球競爭的角度來看,擴大規模是提高影響力、競爭力、維持生存的重要方向之一。而擴大規模除了員額上、硬體上的擴大以外,效益的擴大、事務範圍的擴展,也是一種擴大。如果說,臺灣內部市場的有限性必須納入考量,擴大員額、擴大硬體未必是一個妥善的選項,那麼,至少可以在既有員額上採取擴大效益、擴大事務範圍(包含創新)的方式,去擴大原有的影響力。即便政府在某些傳統行政事務領域打算調整政府角色,朝向減少規模的方向(但,減少員額變成外包vs以原有員額擴大服務範圍,何者較好,也仍值得討論),但在一些牽涉到國家整體競爭力,牽涉到國民能力養成或需要國家政策與資源整體規劃支援的的部分(例如學校、職訓、研發…等單位),就不宜採取縮編、趕人、自砍手腳的策略。更何況,政府帶頭如此做所造成的普遍不良影響(22K政策就是一個最明顯的例子),其代價遠遠高於精簡員額所節省的經費。 從人才的角度看,任何的人才都必須有養成的過程,向心力與對社會的經營貢獻也同樣需要時間。而為了省錢精簡員額、遇缺不補的做法,造成新人無法進場銜接,人才養成出現斷層。矛盾的是,卻又用更多的經費向他處高薪挖角,既零星又無向心力,也無法長期貢獻、踏實經營,還可能形成特權階級、內外排擠。而且,耗資巨大,很難長久負擔,還排擠正常員額之進用與本身人才之養成的經費,時日一久,問題恐怕更大(若沒錢挖角了,而本身一段時間沒有培養人才,會造成嚴重缺乏可用人才)。事實上,多數的人才之所以願意留在一個地方成長、經營、貢獻,最重要的不是金錢,而是一個可以讓他看得到前途、可以安身立命發揮抱負的環境!若能將重點放在整體薪資待遇與生活環境的改善上,自然能吸引人才在此安身立命,讓臺灣吸引人才流向這裡(本地的人才也願意在此一同打拼)成為一種常態,才是長久的解決之道(而只要人才願意聚集於此一同打拼,經濟發展與經費就不會是問題)。而要邁向此目標,絕不是採取遇缺不補、精簡員額的方式。 簡言之,若眼光範圍不限於臺灣,心態是積極創新,則很多地方既有的員額與事務範圍可能就不會過多。與其採取遇缺不補、精簡員額的方式,不如採取維持員額、擴大效益的方式,讓人才養成與升遷管道暢通,也能讓各領域各部門帶著希望去發展未來。否則,當各個領域都陷入新人無門進入,在職期待退休,屆退搶退謀第二春,人才斷層嚴重,群體性的對未來感到失望迷茫的狀態時,整個國家的發展就著實堪憂,你我的生活環境也就可能陷入危機。 2013.5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