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0/17 23:49:59瀏覽178|回應0|推薦0 | |
自殺的問題,前幾年在日本弄得很難看,一本「自殺手冊」的出版,引發輿論沸騰。日本原來就是個有自殺文化的民族,武士道裡的切腹手法,小時後聽大人描述得栩栩如生,到現在潛意識裡還存在陰影。傳統的認可,加上富裕社會的必然副作用,日本年輕一代很難不偶爾踏上生死的天平,在失落十年打破終身雇用制的穩固依靠之後,每遇挫折與寂寞,便徘徊於活與不活的交叉路。 同樣的社會現象,這兩年也在台灣重演。有人會問,歐美社會早經過富庶之路,為何不曾聽聞類似的社會問題﹖ 事實上,有心的話,稍加研究即可發現,北歐國家自殺率一度高居世界榜首,當地社會福利健全、人民所得極高,年輕人卻前仆後繼選擇結束生命,這個謎,曾困惑許多社會學家與決策者,不解原因何在。 或許美國的案例,可以提供一些線索。美國的經濟實力,即使在金融風暴前後,仍佔世界第一,人民所得雖比不上幾個資源豐富的小國,但毫無疑問仍屬富有階級。然而,美國富歸富,自殺率始終低於其他富國,這一點就耐人尋味了。如果大家都是不愁衣食的先進社會,日本、台灣、挪威的年輕一代,因為缺乏追求溫飽的基本動機而消極悲觀,那麼,為何美國的青少年,相對之下,較少因此而想不開呢﹖ 一個假設性的解釋:或許是因為不同的社會觀念,以及美國社會的多元性吧。 東方人的保守,以及北歐的氣候,是難以改變的高自殺率先天條件。但除了這些固定因素之外,社會的整體價值觀,以及父母對子女的教養與期待,卻是可以調整,也能夠改善自殺率的變數。 以南韓、新加坡、台灣來說,經濟以外銷為導向,國家被當成貿易公司經營,GDP數據好像月報表,上至國會官員,下到學校家長,每個人念玆在玆都是市場需求和報酬率,大家追求的都是同一個目標。而當一個社會同質化,人的差異性被抹煞,不符合主流期待的成員,就很容易感受孤立、無意義,而可能走上絕路。 美國青少年成長的自由放任模式,或許讓他們少拿了幾個數學奧林匹克冠軍,或許讓他們多了青少年嗑藥問題,但至少他們的青少年不會被硬塞進大量生產的模子裡,而衍生自殺率攀高的現象。更重要的是,自由開放,往往才是開創性思考的觸媒,不管日本工廠生產力再高,不管台灣研發速度有多快,亞洲如果不能擺脫閉鎖的社會價值鏈,始終就只能夠跟著蘋果的旋律起舞,或是追逐Google、臉書的周邊商機,而走不出自我設限的代工格局。 |
|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