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3/07 21:31:59瀏覽33255|回應24|推薦96 | |
我最喜歡的貝多芬畫像(1823),將這位脾氣暴躁音樂家的晚年神情,描繪的很生動。 流行歌曲常常是抒情或有很動感的節奏,但這首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末樂章為著名的快樂頌 ),卻完全缺乏這些吸引人的要素...本曲分成四個大樂章,全長近八十分鐘,第一樂章從神秘的弦樂顫音開始,到後面的管弦樂總奏,與木管組之間的交替,第一及第二小提琴的撥奏等,所表現的完全是音樂的形式美,和耐人尋味的龐大曲式結構。 在這首最後交響曲的第一樂章中,貝多芬排除了人性和溫情的要素,用全然的冷漠和沉思,來看待他一生的奮鬥經歷。從前面陰暗、神秘的 d小調 和弦,緩慢進展到D大調 的樂段,可視為一種邁向光明的掙扎,這過程往往是非常痛苦的。 無論用輕鬆或抒情的態度,想要理解這樣一個充滿哲理性的壯麗樂章,都將歸於失敗。只有從了解他晚年的心境著手,才能略窺創作此曲的意圖和想法: 以對抗命運的折磨而聞名的德國音樂家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1800年在得知自己耳聾後,雖一度絕望的想自殺,但在坦然接受這樣的遭遇後,反而寫下了許多不屈不撓,充滿英雄氣慨的作品:例如第三號交響曲「英雄」(1804),第五號交響曲「命運」(1808),和鋼琴協奏曲「皇帝」(1809)等。這也是他的黃金時代,許多這時候寫的作品都成為千古名曲,並為後人所熟識讚賞。 沒有什麼理由,可以解釋他在歷經一連串的打擊和磨難後,還能再重拾創造力,寫出像「第九交響曲」這樣的宏偉巨作。雖然第一和第三樂章(慢板)都給人一種哀莫大於心死的感覺;但第二樂章的詼諧曲(Scherzo)和終樂章的「快樂頌」,氣氛卻都是令人歡欣鼓舞的。可見貝多芬晚年在面對疾病,好不容易爭取到的姪子又因不服他管教而自殺的狀況下,仍然充滿著對人生的希望。只不過這種希望完全是他個人的理想,許多人宣稱在終樂章的「快樂頌」合唱中聽到全人類相親相愛的和平願景,這或許是有可能,但未必是貝多芬的原始本意。 至於第九號交響曲的解釋,可參考托維(Tovey)的著作,剛開始他就說:「這首交響曲是一部為管弦樂總奏」所寫的作品,絕不是為伴奏或其他搭配而寫的。
看以上影片,這是由Thielemann指揮維也納愛樂演出,剛開始用了d小調的屬和絃,但是不是a小調確有疑問~因為這是空心五度,少了第三音,所以有些神秘,隨後第一主題爆發,但沒意外的和聲,就在d小調上結束動作。可是第二次爆發就不一樣了,轉到了意外的降B大調,由此展開第二主題,有人說與第四樂章的快樂頌主題相似,但托維不認為,認為這只是附會。降B大調的勝利開始。最後卻落到了D調的屬音A上,又開始了序奏的段落。 經過兩次不屈的揚起,隨後到g小調,然後是有力的三重賦格。 「快樂頌」的著名主題在影片的50:54處:
歌詞的大意,是頌讚歡樂和友愛。之後樂章的其他部份雖然變化多端,還加上了第二主題,但基本上,都只是將第一主題加以變奏而成。所以整個樂章的重點,還是在這個看似簡單的主題上。 第一主題在經過一連串的變奏,音量逐漸加大,活潑轉也成了興奮。主要還是因為這種興奮是來於自和聲的緊張,或速度的加快,以致於越來越緊湊。最後,當它在 D 大調用四部合唱強力的呈示時,終於一舉驅散了第一樂章 d 小調的陰暗和掙扎,達到了光輝的勝利。這時更不只是興奮,而會讓人深深的感動,不過,這仍然不是快樂的方式。
Seid umschlungen, Millionen ! 「擁抱著歡樂,眾人哪, 將你的吻獻給這世界。 弟兄們,在星晨之上, 一定有個慈愛的天父住在那裏.....」
接下來更是大方的頌讚造物主,氣氛也轉為神秘,當九和弦像晨霧一樣飄
在緊張的休止符後,出現了如讚美歌一般的曲子,它是將第一主題用女高音聲部: 和第二主題用女中音聲部: 合起來的二重賦格曲(影片1:07:01處),聽起來莊嚴神聖,作曲法也很複雜,但調性和節奏都非常肯定明確,並將這輝煌的樂章導引導至結束。 嗯,聽的出來有兩個主題在糾纏著吧。這裏是全樂章的最高峰,卻非常近似於一種宗教性的感動。精緻的對位法和女高音聲部極尖銳的持續音,是其特色。這種聖歌形態的曲式,更加使「快樂頌」聽起來像是一篇讚美歌。那到底是讚美什麼呢?那還用說,當然是讚美快樂呀... 也許,快樂頌不是在描寫快樂,而是在頌讚快樂,活潑也不過是表現快樂的一種方式。而這頌讚,又和神扯上關係,這是席勒這首詩中最有意思的部份。但將這種歡欣鼓舞之情弄成像慶典一般的莊嚴盛大,當然是貝多芬的創意,在這場慶典中,快樂之神才是真正被膜拜的對象,這其實應該就是指他非常喜歡的酒神Dionysus--即希臘神話中,引導人們進入狂歡的神祇。 所以這場盛大慶典的結尾出現急速狂喜的短段落,也不足為奇了...其實貝多芬並沒有什麼世界大同的想法,這可以由人們非常難找到他重視思想與道德的言論記錄中得知。他脾氣暴躁,從未上過一天學校,在父親打罵中長大,又虐待姪子,完全不聽任何人的勸告,以致於幾乎逼人走上絕路。 但,我還是不喜歡貝多芬啦,他征服命運的企圖心讓我非常不安,感覺無法親近:若說巴哈的音樂讓人越聽越覺得自己渺小,貝多芬的音樂反而讓人越聽越覺得自己偉大。這沒有誰對誰錯的問題,只是主觀與客觀的不同而已。 在我看來,巴哈是畫紙,莫札特是顏料,而貝多芬卻是畫筆 。因為他一直在盡心盡力的,描繪著他自己...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