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只是小小高三生,見識不多,以下是我對大學以下的制度的淺見…)
我覺得從教育制度就已經出了問題…學校僅是闡述事實、條列公式、推演其中的變化,卻沒有教導學生進行批判性的思考、反省;而學校教授的科目如此之多,內容何其繁瑣,說好聽是學生要有常識,而事實上這已超出常識很多很多--教學的內容這樣短淺,範圍卻很寬大,而考試的內容都繞著這個圈圈打轉。
這樣的考試內容遴選出的到底是什麼人才呢?我想大概是很會死背的書呆子或真有實力將這些全部融會貫通的通才,而其中真正有價值的是通才。但試想,通才在這世上並沒有很多啊。台灣很小人口也少,在原本就缺乏訓練思考能力的教育制度下通才的出現更是微乎其微;大陸憑著他們人多,就算是在惡劣的教育制度下還是會有很多通才出現,台灣根本就不能比--既然如此,台灣不應該再繼續維持這種篩選出通才的制度,現下應該做的就是努力栽培每個人的長處,讓每個科系給有意願、興趣的人就讀,而非給成績好的人就讀。
我有時總會有種衝動想丟掉學校課本、忘卻考試卷上的成績,安安穩穩地去讀真正能增廣見聞的課外書(我手上正揣著一本《世界是平的》);但我不敢,也做不到。聽著師長闡述某個偉人毅然決然地放下課業全心全意去追求某件事物,經過一番努力總算闖出一片天的故事來勉勵我們,其實我心裡暗罵著都是狗屁。要知道我們都被恐嚇著沒有好成績上不了好大學找不到好工作,要真正放下課業去追求某件事物真的要有很大勇氣,非常巨大的勇氣--因為種作法在現今社會不但將引來老師的「關愛眼神」,還會被冠上「本末倒置」的惡名,甚至要面對家人不給予支持的壓力,而且有很大機會因沒有好成績考不上與自己所追求的事物相關之科系而失去進一步鑽研該領域的學習環境←天啊,有多少本來能在該領域發光發熱的人為此(指畫底線的文字)而被埋沒了?要知道自學總是有極限啊…
--哪天可以出現一個考試制度,可以選出最適合的人才而非成績最好的人才呢?這樣我就可以安心地去讀我想看的書;安心地努力衝刺我的專長,而不用擔心考到不和我意的校系失去深造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