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7/19 17:16:40瀏覽4017|回應0|推薦3 | |
三十一年前台北南下高雄左營的火車汽笛,悄然在耳際響起。民國六十三年底十月的情景,在往北的莒光號車窗上,一幕幕在腦海上播映!而此時此刻,我坐在四點準時開往花蓮的列車上,再續搭火車的感覺,這是慈濟晴師父促成的行程,健欣兄的剎那搜尋資料庫牽的線,其實是證嚴上人要我們「回家」一趟的緣!
往事歷歷在目,而久未搭乘火車的興奮,竟然在不惑之年猶有赤子之心,一路山水可鑑,對這趟旅程的孺慕之情。 一行四人,阿江哥、健欣兄、裕文,還有我,十三號要在花蓮慈濟精舍,講演如何製作資料庫的標記!可惜志強因事耽擱,未能一起成行。根據晴師父給我們的學員問卷調查資料分析報告,十一日大家在新竹阿江哥家開會,準備擬具課程綱要。我在南下新竹的車上,口頭向健欣兄要求,把原本由他主講的課程,上午的標記基礎介紹,讓我來代講,下午上機實作,再由他來示範。一來是健欣兄感冒初癒,喉嚨不適,仍然沙啞;而主要的目的,是為了和學員之間取得一個緩衝空間。程式是健欣兄寫的,可以說是他的親生骨肉,最疼最瞭解的莫過於他自己,可是就因為他最瞭解,太專業化,可能因此而疏忽了他人的陌生,到課程未了,恐怕落得「兩隻黃鸝鳴翠柳」,不知所云的窘境!我大概還知道健欣兄的氣度,他樂於與人分享的性格,而不以我的建議為忤,馬上答應我的提議! 其實講授課程,志強最熟悉,他在中華電子佛典協會的推廣期間,在在讓人激賞!阿江哥最關心的是照顧學員的學習心情,務必讓學員在整個課程享受學習的樂趣,而不是蹲一天的苦窯!裕文師兄一向話不多,大部分時間都是忠實的聽眾!於是在健欣兄為大家再一次扼要介紹程式,並以晴師父提供的資料分析,建置三個資料庫後,志強同時也根據大家的意見,擬具初步的課程綱要。而我的苦惱是,根據這分綱要,我必須重寫課程講稿,但是隔天就要到花蓮了,而且到花蓮的次日就要立刻上戰場了,「不教而戰謂之虐」啊!更苦的是,十日養精蓄銳的結果,晚上精神奕奕,根本沒有睡意,十一日凌晨三點勉強假寐片刻,四點半起床,六點半驅車北投接健欣兄,因為不熟悉新竹交流道而錯過,遷延良久,九點半才到達開會地點──阿江哥的辦公室,而志強、裕文師兄想必早已等候多時;因為睡眠不足,下午的會我幾乎都在昏睡的狀態下度過,感謝大家的包容;從開完研習會到回台北的這段時間,除了裕文師兄提早回去外,大家又因為其他事情綁住,一直到晚上十點半才離開阿江哥的家,而回到台北,又是一個凌晨的開始──十二點整!不信睡眠蟲喚不醒,可是我不能睡覺啊,我的講稿還沒有寫啊!無奈睡眠蟲已經爬到眼皮,爬上心坎,不知不覺竟然進入夢鄉,而這一睡,一直要到早上近五點的時候才驚醒! 講稿終於在去台北火車站前完成,總共寫了十個小時,匆匆趕到車站,最遠的阿江哥已經在三點的時候到了,我大概在三點半抵達,拿到預購車票以後,健欣兄、裕文兄也到了,一行四人順利登上四點的莒光號火車。 非假日的關係,我們坐的一號車廂,另外只有其他兩位客人,所以我們四人每人各坐一張椅子,把兩張椅子轉個面,坐位成為田字形,健欣兄在我對面,我的左手邊──走道另一邊坐的是阿江哥,他的對面當然就是裕文師兄了! 不記得大家說些什麼了,其實前一天的會,讓大家還累著,我知道健欣兄早上還去和漢書的作者長談了六個小時,而我也趕了十個小時的講稿,上車沒有多久,我就發現其他三人已經進入夢鄉,而我也昏昏欲睡,過雙溪還清醒著,而福隆也隱約聽到賣便當的聲音,頭城完全沒有印象,礁溪、宜蘭、羅東只是一個穿過耳朵的聲音,直到進入蘇澳新站,才清清楚楚聽明白站名的廣播!不久大家全醒了,志強來電話問吃過飯了沒有,才喚醒大夥兒的飢餓感!除了健欣兄外,我們都叫了火車便當果腹!而晴師父也來電,晚上為我們準備了水餃! 火車準時在七點四十分抵達花蓮車站,我因為坐輪椅的關係,沒有辦法從後站出站,必須繞到前站,以及重新劃位的問題,讓來接我們的蔡師兄足足等了半個鐘頭,才和我們碰上面,而到精舍已近九點!晴師父、寅師父、旭宜師兄來接我們,進入齋堂,記得還有慈師父和寰師父等,四、五位師父把水餃、美味湯水和碗放到桌上。晴師父送我們每人一雙慈濟最新式的環保筷子,方便美觀,往後三天,我們就是隨身攜帶這一雙筷子進入這個齋堂用餐的!感謝諸位師父、師兄的熱誠款待! 慈濟精舍九點半就寢,我們一行在旭宜師兄的帶領下進入寮房,也入境隨俗的準時上床!之前旭宜師兄告訴我們,他會三點半起床,準備參加早課;除了我之外,大家都要一起參加隔天的早課,不過我和大家同時起床! 好久沒有這麼早睡了,其實也很累,不久就進入夢鄉。我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也累了,也這麼容易的睡了,我只知道我在阿江哥的鼾聲中醒來,不過不是被鼾聲吵醒,而是睡夠了,自然的醒來。翻開手機才知道,剛過一點,離三點半還有兩個鐘頭。輾轉反側,好不容易過了一個鐘頭,阿江哥張開眼睛看到我還沒有睡,忽然問起我有關詩的寫作問題,於是我們輕聲的聊著,聊著聊著,不期然同寮房的一位師兄起身站在我們的對面,手作禁語狀,真是尷尬得無地自容! 阿江哥很快就又進入夢鄉,可我再怎麼也沒有辦法睡覺,終於三點半一到,和大家一起起床!不久大部分的人都上早課去了,我在寮房外寫下「一夜菩提」: 一夜菩提 (花蓮慈濟靜思精舍紀行詩抄之一) 山在方外 暮鼓與晨鐘的距離 在闔眼和睜眼之間 一夜菩提 燈醒著樹醒著 眼醒著耳醒著鼻醒著舌醒著身醒著 一心還在夢中 我推著輪椅到精舍門口,和新竹來的兩位值夜師兄聊聊天,承蒙師兄的指示,才知道我們住的寮房下,從後面的殘障坡道下地,又循緊鄰的寮房後面的殘障坡道上去,有個大又寬敞,用起來舒適的殘障廁所──往後兩天,我都是那裡的常客! 六點用早齋,寅師父帶我進齋堂,告訴我早上有地瓜籤稀飯,還有地瓜,問我要不要一起嘗嘗,我點頭並說要,於是寅師父去為我準備了這兩樣可口的食物,可是我還看到晴師父、寰師父給我東西,只是不能確定是誰給我地瓜籤稀飯的,不過最後從寅師父手上接過一碗黃澄澄地瓜,我是確定的──此後兩天,都承蒙寅師父的安排,在最方便的地方用餐,而旭宜師兄也一直都在旁協助我們──尤其是我!真感恩! 好久沒有吃過這麼有味道的地瓜籤稀飯了,那滋味,到現在還印象深刻,還讓人忍不住流下口水──感恩的口水! 我們一行七人,走過種地,由香楓路回到靜思精舍,從正面看著精舍樸素而雅緻的外觀,寅師父說:「精舍上面,瓦非瓦!」我們不解。寅師父說,原本屋上的瓦被颱風吹走,精舍無力翻修,後來印順導師來花蓮,看到精舍這幅景象,問為什麼不修一修?上人告以無力翻修!導師擔心,久以後會給精舍帶來不好的後果,於是在回去後匯十萬元給上人修屋頂用!上人收到導師十萬元屋頂修繕費後,一方面感恩導師的慈悲,一方面轉念,這十萬元修繕費雖然可以把屋頂修好、瓦片補上,但是下一個颱風難保不會又被吹走!到時候哪裡去籌下一個十萬元,絕對不能夠就這樣白白的浪費掉導師的一番心意!於是有了何不把屋頂作成水泥屋頂,但是有屋瓦造形的想法,這樣就不怕颱風來了!上人把這個想法告訴修繕的師傅,問他們可不可行;修繕師傅照著上人的意思施工,竟然完成了今天看到的仿真瓦造形的瓦非瓦屋頂! 在回程參觀精舍的十餘次沿革模型時,我看到有一次冬令救濟時的照片,那是在精舍前面舉行的活動,畫面的下半部是一個臨時帳幕下忙著冬令救濟發放的情景;而畫面的上面,正是那一片被颱風吹走屋瓦,沒有片瓦的精舍屋頂! 近七點時分,我同晴師父和旭宜師兄去準備今天課程的材料,回到精舍時,志工早會已然開始,執事師父為我安排最靠近中間的走道上,以方便輪椅迴轉,又可以清楚的看到,大殿上上人和三個慈院(慈濟醫院的簡稱)的醫護人員和志工們,視訊早會的情形。三個慈院的醫護人員和志工,輪流向現場上百位來精舍參訪的居士大德和志工們報告,最近的動態和分享;而精舍這邊除了上人和三院互動外,包括慈濟大學的學生和來精舍的志工的分享時間。時間是有效率的,時間是無私的,時間也是溫馨的。在上至三院院長下至志工菩薩,報告業務大概或服務分享時,瞭解了醫院的運作情形;這原本是關起門的院務會議,在這裡是公開的例行分享;這原本是個人行善的點點滴滴,在這裡卻匯集成行善的江河大海,向世人宣告,為善最樂、為善及時、為善的清歡! 我原本不瞭解大愛劇場的劇中人何以那麼熱衷到花蓮精舍,我原本不瞭解志工們為什麼被稱作菩薩,但是兩天參與早會的經驗,我終於瞭解大愛劇場的劇中人的歸屬感為什麼在精舍,他們為什麼以精舍為精神上以及終身歸宿的家;我終於明白這些志工為什麼在人間稱菩薩,因為他們根本就是再來的佛,否則我真的不知道還有沒有其他的慈悲形象可以來稱說他們!第一天中午,我得空打電話回家,告訴內人,如果你來參加一次志工早會,以前所有的不明白,都會清清楚楚,沒有無明! 我隨身攜帶的毛巾,嘗到那些感恩的眼淚,一定瞭解那些眼淚的滋味! 上午的課程開始,進行順利的原因,是精舍的師父、職工、志工的修養有以致之,也是健欣兄,解說無礙有以致之!進行的步調是輕鬆的,八點半開始以後,師父和職工、志工們,端茶送點心,撫平主講的我可能緊張的情緒!過程是溫馨的,微涼的晚冬早晨,第一節休息後,我口中說出北風和太陽讓旅人脫掉外套的童話故事,戲說現場有十九個太陽,所以我也須要把外套脫下──晴師父、旭宜師兄、芝旭師姊,三人十九個太陽! 下午的課程由健欣兄主持,同行另外三人當助教,示範上機實作,讓大家把早上課程的理論,實際演練一遍。過程是健欣兄在投影機前為學員演示標記。上機課程結束,晴師父說,評量表上所有項目大家都打了勾。那就表示都達到課程的預期目標,那麼想當然耳,大家都有一分成就感吧! 當中有個插曲,是晴師父拿來調侃我的故事。在早上課程的第一次練習時,我手上拿著一張學員所繳上來的標記應用練習單,看到上面的名字,我脫口而出,我在東海中文系有個學妹,也是這個名字!沒想到這位學員也說,我在東海中文系的學長也叫王志攀!隔天,學妹帶著女兒來精舍,和我打過招呼後,小朋友好奇的問:「媽媽!學長是什麼?」「學長就是比媽媽早一點上學的……!」我剛好轉過頭來,晴師父笑著說:「我東海有個學妹,也是這個名字!」 當天晚上,我在精舍旁邊聽雨聲,一隻貓緩緩而來,和我四目相對──他叫善來,一隻白貓,當他側身回頭看我的時候,那感覺好像具體而微的白老虎,好漂亮!在善來兩次巡弋過後,忽然覺得好疲倦,撂下其他夥伴,我先回寮房休息! 十四號凌晨,我又在一點準時醒來,這有一點困擾,最怕白天沒有精神!索性坐起,稍為做點轉頭運動,大概十分鐘吧,我又躺下去試圖睡覺。最後一次看手機時間是三點整,也就是又在床上躺了近兩個鐘頭,才真正進入夢鄉!而這次醒來,可以用驚醒形容,因為好像已經滿晚了,打開手機一看,果然!四點零八分。除了裕文師兄已經不在睡鋪外,其他人幾乎和我同時間起床──應該是都被我同時吵醒的吧。大夥兒匆匆盥洗過後,健欣兄去參加早課,阿江哥也去了,但是我下樓的時候又碰到他,他說不好意思進去!來精舍之前,阿江哥幾乎沒有參加過佛教的相關活動,更別說在寺院過夜,三天來,從他的舉止間流露出的興奮感,對於佛教作息的好奇,溢於言表,這在幾次的言談中表露無遺!我想起《紅樓夢》劉姥姥進大觀園的片斷,不覺失笑──我們的阿江哥似有過之哦!這哪裡是「好奇」二字可以形容得了的! 走筆至此,十六號上午七點四十五分,時間正是精舍和三慈院間的志工早會進行期間。回想前天早晨我也在現場參加的情境,那歡喜的氣氛又滿滿籠罩。十四號早上四點半,我和阿江哥散步到精舍門口,和志工大哥閒聊,知道上人鼓勵印尼當地華僑、慈濟人,取之於當地,用之於當地的回饋精神,促成了印尼紅溪河的整治工程。第二次聽到紅溪河整治工程是在游芳嬌師姊的導覽下,在靜思堂看到圖文的介紹。 用過早齋後,德晴師父、德寅師父帶我們參觀,介紹慈濟篳路藍縷的陳列室,我看到一張一家三口的照片,照片中的人旁邊有表尺。原來有一年過年前,上人告訴師父們,訪求附近居民,有家貧難過者,全家大大小小,每一分子都給裁製一套新衣送去,讓他們好過新年。那張照片就是當時留下來的!印象最深刻的照片,是師父們操作機器作業,熟悉的家庭代工情景;精舍的所有開銷,就是靠師父們自己這樣實實在在掙來的。寅師父說:「那邊還有薏仁工廠!」我順著手指的方向看過去,正是這三天來所住的寮房的樓下;原先我一直不解每天白天後轟轟的聲音是什麼,以為是志工菩薩清洗廁所後,為了保持地上的乾淨,一直在送風吹地;而實情是薏仁工廠開工作業,機器運轉的聲音! 順著精舍後門口左轉往外,不遠處有一個派出所,右後方有一座普明寺,而普明寺右後方五百公尺處曾經建有一間小木屋,就是上人初到花蓮落腳棲身的地方,也是慈濟第一次辦理冬令濟貧發放的所在。寅師父說:「因為冬天寒冷,有一位信眾來參訪後回去,怕師父們冬天冷,就購買了數條毛毯,送來普明寺要供養常住;上人對師父們說,我們自己夠啊!不需要這些,你們去看看,有貧困無依無靠的人家,就把毛毯送去給他們。經過師父們的實際訪查,把實際需要的家戶人口所有資料,以及所需材料核算出來,有不足的另外採購補上。記得那是民國五十八年農曆年底吧!」 我們一路參訪,準備從前門進精舍,前門路上桂花香氣撲鼻,寅師父說:「採桂花供佛,供佛後的桂花曬乾,可以作成桂花醬,泡桂花茶,作桂花糕等等!」一月桂花香,佛香、僧香、人間飄香! 志工早會後,上人和我們在知客處見面,說明需要我們協助整理慈濟文獻資料的原因。最後,上人送我們每人兩個慈濟紅包,和每人兩本靜思文化出版的 2006年「手記」,並為我們每人戴上一串念珠,為我們祝福後,離開知客處!原來紅包和手記共兩分,一分是上人送我們的禮物,一分是學員送我們的,上面有一張卡片,我的卡片上寫著: 敬愛(以一顆心代表)的志攀師兄: 感恩您遠道而來,為我們帶來這麼用心、精彩的課程!從您為我們還特地修改的投影片上,從您輕鬆詼諧的談吐,還有開朗的笑容、謙虛的言行,對慈濟的真情流露,在在都令人非常的感動喔!感恩您……如此地發心、如此地投入,讓許多的好書能更便利的推廣出去!感恩您!祈祝 福慧雙修 法體安康 小小志工 合十 (影印) 道別上人後,旭宜師兄先啟程回屏東,德晴師父調侃他陪我們有始沒終!和旭宜師兄相約再聯絡後,一行四人,除了健欣兄還必須留一天外,我們三人原本預購了下午五點後的莒光號車票!經過商量,我們決定提早回台北,於是向德晴師父表達這個意思!德晴師父原本為我們安排了參訪行程,最後還是在德晴師父的殷勤挽留下,到花蓮慈院參訪。出發前,德晴師父、德寅師父為我們準備三個慈濟便當,以備中餐!出發前,德仰師父、德寰師父以及其他師父殷殷祝福──德寰師父也是我們一到花蓮精舍後就一直噓寒問暖、端湯送餅的師父,回程前還承蒙他饋贈禮物呢! 再見了精舍,再見了師父們!我們塞了滿滿感覺的行囊,由基金會總務主任師兄載我們到花蓮慈院,再由芳嬌師姊帶我們參訪慈院和附近的靜思堂,最後就在仰望壯觀的靜思堂中趕赴花蓮火車站,坐上一點十分開往台北的自強號列車……。 我在中央山脈下 (花蓮慈濟靜思精舍紀行詩抄之二) 我在中央山脈下 思念是墾荒的距離 花蓮是昨日的蓮花 昨日 在晨鐘聲裡 看一山如臥佛 不知道作夢的國土有多遠 台北沒有天空 今日凌晨四點的耳朵 還浸在晨鐘聲裡 精舍不遠 該不該放下心田 任其荒蕪 一筆在紙上佇足 等待燈火開示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