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常見引發食品中毒的病菌的預防與早期治療
2010/04/20 04:06:30瀏覽470|回應0|推薦1

常見引發食品中毒的病菌的預防與早期治療

前言加工不良之罐頭魚類、肉類 容易引發食品中毒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於民國99419日證實,苗栗婆媳和桃園母女的肉毒桿菌(clostridium botulinum)中毒案件,毒素型別都是A。但是中毒食物的檢驗尚未完成,大溪2家豆干業者及雲林醃蚵攤販,仍須暫停販售相關食品。

 

疾管局指出,苗栗72歲婆婆和44歲媳婦,血清檢驗先後確定肉毒桿菌中毒(Clostridium botulinum),分別經抗原中和試驗結果也都是A型毒素。累計今年兩起共4例確診病例,即3月底的桃園母女和日前的苗栗婆媳肉毒桿菌中毒案,均為A型毒素,其中媳婦已經死亡。 

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食品組指出,在食物檢驗方面,苗栗婆媳家中的真空包豆干、罐裝醃蚵,動物毒性試驗雖呈陰性,但待2週後的食品微生物檢驗報告出爐後,才能釐清中毒食物源頭。至於桃園母女由於外食的食物都已食畢,無法查到源頭。

常見引發食品中毒的病菌 - 肉毒桿菌(Clostridium botulinum)

 肉毒桿菌革蘭氏陽性,嫌氣性桿菌(Gram-positive anaerobic bacillus),周邊有鞭毛,具運動性,多分布於土壤、海、湖川之沙泥中,在缺氧狀態下易培且產生毒素。

  各種毒素及中毒情形 

此類中毒是因肉毒桿菌所產生的毒素而造成,其毒素可分為七型 (AG),造成人類食品中毒最常見的是ABE等型,此類中毒致命率占所有細菌性食品中毒的第一位。

各型肉毒桿菌毒素中毒情形

罹患動物

中毒媒體

發生最多地帶

備註

A

人、雞

加工不良之罐頭魚類、肉類

北美西部、蘇俄

 

B

牛、馬、人

肉類加工品,(尤其是豬肉類

法國、挪威、北美東部

 

C(CαCβ

家禽

牛、馬、食肉類

腐肉、豬肝、鯨肉

北美西部、加拿大、南美洲、南非、澳洲
澳洲、南非、歐洲、北美日本

 

D

腐肉

南非、澳洲

 

E

魚類、燻製品水產、哺乳類

日本、加拿大、北美、阿拉斯加、蘇俄、瑞典、丹麥

 

F

自製肝醬及香腸

丹麥、北美西部

病例較少

G

不明

阿根廷、瑞士

由人類屍體中分離出此菌

中毒症狀

潛伏期12-30小時,發病期3-7天,主要症狀為神經麻痺,特異症狀有視力減退、複視、撞孔散大、眼皮下垂等眼部症狀及言語障礙、吞嚥困難、唾液分泌障礙、口渴等。初期雖會出現嘔吐、噁心等胃腸炎症狀,但在數小時內會消失,繼而有腹部膨脹、便祕、四肢無力、虛弱等現象,但神志一直清醒,重症者會因呼吸障礙而死亡。AB型多於4-8日內死亡,E型多於2 日內死亡,但如能生存10日以上且未引發併發症者,應下會有生命危險。

  中毒條件及原因食品

攝食污染該類毒素之食品而引起。如有下列情況時,均可能產生肉毒桿菌毒素。

1.食品加工過程中,混入菌體或芽胞,且殺菌條件不足。

2.在低酸嫌氣狀態有利該菌生長的條件下,放置了足夠的時間。通常以低酸性罐頭 (含鐵罐、玻璃罐) 食品、香腸等加工品為主要原因食品。

預防方法

食品製造業者應注意避免肉毒桿菌毒素的產生,故食品加工過程中應注意:

1.所用的食品原料應充分洗淨,除菌。
2.
香腸、火腿類應注意亞硝酸鹽的添加量是否均勻。

3.
低酸性罐頭食品應充分殺菌。

消費者則應注意食品在食用前「應充分加熱」(至少應在 100,加熱 10分鐘)

常見引發食品中毒的病菌 - 腸炎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

 腸炎弧菌為革蘭氏陰性弧菌,通氣嫌氣性,不能生成胞子,具有單極鞭毛,活動性強,屬好鹽性。在環境適宜的食品中,每10-12分鐘即可增殖一倍。

分佈及污染途徑

主要分布於近海河囗及海底泥沙中,因此生鮮魚貝類常帶有這種細菌。

其食品若染有此菌,通常是因間接污染所引起,也就是受帶原的海鮮類或其他處理過海鮮類的器具容器所污染。

原因食品及症狀

主要引起中毒之原因食品為海產類或受其污染的其他食品。因此菌而引起的食品中毒,潛伏期為2-48小時,平均為10-18小時,發病時間愈短症狀愈嚴重。主要症狀是下痢、激烈腹痛、噁心、嘔吐、頭痛、發燒、寒顫。短期中激烈下痢易致脫水死亡,發燒以 37 -39較多。

預防方法

1.清洗:本菌為好鹽性,在淡水中不易存活,故可利用自來水充分清洗以 除去該菌。

2.加熱:本菌不耐熱,在60l5分鐘即易被殺滅,故在食用前充分加熱煮熟是最好的預防方法。

3.冷藏:本菌對低溫極敏感,在1O以下不但不生長且易致死,故可用冷藏方法來防止。

4.海鮮類須煮熟後再吃,絕對避免生食。

5.避免二次污染,已處理過海鮮類的器具應充分清洗乾淨。

6.砧板、刀具及容器應標識區別生食或熟食用。 腸炎弧菌食品中毒只要遵守清潔、加熱、冷藏三個大原則,幾乎可完全防止; 海鮮食品鮮美、營養,人人嗜食,但應注意其處理方法。

常見引發食品中毒的病菌 - 沙門氏菌(Salmonella)

本菌為革蘭氏陰性桿菌,無芽胞,貝有鞭毛善於運動,好氣性或兼性嫌氣性,抗熱力弱,酸性環境下 (PH<4.5) 其發育會被抑制。

分佈及污染途徑

本菌廣存於動物界,可經由人、貓、狗、蟑螂、老鼠等途徑而污染食品。

原因食品及症狀

主要中毒原因食品為受污染的畜肉、禽肉、鮮蛋、乳品、魚肉煉製品等動物性食品,或豆餡、豆製品等蛋白質含量較高的植物性食品。 

本菌引起食品中毒的潛伏期為6-72小時,平均為18-36小時,主要症狀為下痢、腹痛、寒顫、發燒 、噁心、嘔吐,死亡率為l%以下。

預防方法

1.加熱:本菌於60加熱20分鐘即被殺滅,故食品應加熱後供食。

2.清洗手部:烹調食品前,應先以清潔劑或肥皂充分洗滌手指及手掌,再以自來水沖淨後,以烘手器或擦手紙巾擦乾 (不可用毛巾或手帕擦乾),才可調理食品。

3.妨止病媒侵入:應撲滅或防止鼠、蠅、蟑螂等病媒侵入調理場所,也不得將狗、貓、鳥等動物帶進調理場所。

常見引發食品中毒的病菌 - 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本菌為革蘭氏陽性,兼性嫌氣菌,最適生長溫度為37,但於1540亦能繁殖,其產生的外腸毒素耐熱,在免疫學上區分為ABC1C2DE六型。

分佈及污染途徑

本菌常存於人體皮膚、毛髮及鼻腔、咽喉等黏膜,尤其足化膿的傷口,因此極易經由人體而污染食品。

  原因食品及症狀

主要中毒原因食品為受污染的火腿等肉製品、乳製品、魚貝類便當、生菜沙拉等。本菌引起食品中毒的潛伏期為1-8小時,平均為2-4小時,主要症狀為嘔吐、腹瀉、下痢、虛脫,死亡率幾乎為零。

預防方法

1.身體有化膿、傷口、咽喉炎、濕疹者,不得 從事食品製造調理工作。

2.調理食品時應戴帽子及口罩,並注意手部的 清潔及消毒。

3.食品如不立即供食時,應保存於5以下。

本文取自:http://tw.myblog.yahoo.com/jw!McyTYLCRGB4aHq_gfDTdlYQ-/article?mid=4344&prev=-1&next=4339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injen88&aid=3958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