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6/09/17 00:25:36瀏覽323|回應0|推薦17 | |
漢家殊未識經綸,入手功名事事新; 蘇東坡─〈王莽〉 王莽於西漢末年時篡漢自立為帝,國號為新,然而其只坐了短短15年的皇帝而已,歸究其敗亡之原因,可以分為以下幾點: 1.政策錯誤:由上面的那首詩即可看出,王莽沒有正視先前舊漢之政策與措施,只要不順已意,即予以廢除,一年多的時間,王莽頒行了王田制、私屬制、五均六管和兩次幣制改革等多種新政,且朝令夕改,使國家整體經濟受到極大的影響。 2.貪污腐化:當時朝廷貪污腐化問題十分嚴重,然而王莽即位後不但沒有解決這個問題,反而濫封官爵,加速了大批官員的腐敗。按葛承雍《王莽新傳》所說 :「"撈一把" 的現象已經遮蓋了整個官僚體系,成為一種政治文化,連入仕的知識分子也恣肆貪賄。」此外,關於當時的朝局:「這裏面有真誠儒士的擔心、猶豫,也有士大夫的嫉妒、恐懼、猜忌,還有奸猾小人的反感、阻攔和專湊熱鬧的挑撥離間,尤其是爬到參政決策高位後的 "儒士" 們開始傾覆同伴,將心思用到了內部互耗的爭鬥上,名利地位的惰性磨掉了革新變法的銳氣。」 由此可見,除其貪污化之外,派系鬥爭之烈亦極為重要的因素。 3.外交無能:王莽為滿足其私欲,天真地以為只要修改名字即可將各方外族納為諸侯,例如其硬是將「真中國之堅敵」的「匈奴單于」改名為「降奴服于」,造成匈奴叛亂,兵災連年。 本來是受到大家所期待的一位領導者,然自其即位,所作所為莫不令人為之側目,且令人莫名所以,結果造成人心思漢,並使舊勢立復辟。相信看到這裡,您一定會覺得以上的情境,似乎很耳熟,我想,我也不須要多說,僅以一首詩做為結尾: 攬古茫茫涕淚頻,誰教末路尚沈淪; 宋人晁說之─〈攬古〉 |
|
( 時事評論|人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