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7/25 20:20:29瀏覽553|回應4|推薦8 | |
◎王如斯 某天下午我帶狗去後山散步時,發現水塘裡有一大群小魚悠游其中。這群小魚魚身接近棕色,還有黑色的斑紋,魚尾有個黑色的圓圈圈,像蓋印章一般,身長約五公分左右,看起來靈巧活潑。我想起家裡的魚缸閒置已久,一時童心大發,跟正在玩水的小朋友借了撈網,又隨手撿了個塑膠袋,然後撈了七條小魚準備帶回家養,後來才知道,這種魚台語叫「狗呆」,國語俗稱「鮕鮐」,學名叫「七星鱧」,屬於台灣的原生魚種。 這七條鮕鮐很適應我家的魚缸,游起來活潑帶勁兒,矯健靈活,一對小黑眼兒滴溜滴溜轉,透出深諳自然界生存法則的機靈。不過畢竟是動物,天真率性是它們的天性,不時可看見他們在魚缸裡就著水草或玩具沉船玩捉迷藏,但它們的動作比一般的觀賞魚激烈,充滿了自然的野性。我還發現他們吃飽準備休息時,會張大嘴像在打哈欠,這時就不似平時的強悍,反而像個乖寶寶。 隨著日子的增加,這七條鮕鮐的身長增加到大約八到十五公分,其中最大的一條我叫它「項羽」,因為它可能仗著自己個子大,總是霸氣十足,不但搶食第一,還經常霸占著玩具沉船,只露出一個小腦袋,而且哈欠連連,那模樣很像電影裡有勇無謀的江湖老大吃飽喝足在打瞌睡,只差沒像誇張的卡通魚,用魚鰭去搔搔自己鼓起的大肚皮。 另外一條身長比項羽短些的,我叫它「劉邦」,它經常故意游到沉船附近去挑釁項羽,不是用嘴去輕啄它,就是用身子去磨蹭它,然後就被項羽追著咬,不過項羽可能是大肚大量,也可能是因為太胖游得很喘,每次都只追一會兒,就放劉邦一馬。 其它五條體型比較小的,我叫它們「小混混」。 有一天,兒子帥軒告訴我,其中一條小混混不見了,他懷疑可能是從魚缸裡蹦出來時,被家裡的貪吃狗阿弟吃掉了。因為阿弟以前曾把蹦出來的金魚吃得只剩魚頭 。帥軒此時不忘教訓阿弟一番:「阿弟啊!是不是你把小混混吃掉啦?以後不可以這樣,下次吃撒西米的時候,記得要沾芥末。」 過了幾天,又有一尾小混混不見了,但那天阿弟跟著我們去阿公家了,有充分的不在場證明。我們找遍了桌椅下面,都沒找到魚屍。 接連幾天,兩尾小混混又陸續失蹤,魚缸裡跟地上都找不到魚屍殘骸。 眼看魚缸裡只剩一尾小混混跟劉邦、項羽,我不禁擔心,誰會是下一尾失蹤的魚呢?魚又是怎麼憑空消失的呢? 某個清晨,我正要餵魚,赫然發現劉邦的嘴裡咬著半截魚身,那副吃相很像蛇在活吞動物,項羽則還無所事事的窩在沉船裡, 很明顯,僅剩的一尾小混混正祭了劉邦的五臟廟。 我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小混混們陸續神秘失蹤全是劉邦的傑作。 驚悚的是,劉邦居然能把自己的同類吃得屍骨不存,難怪它最近的身長已直逼項羽,可能就是活吞同類的成果。 我知道大魚吞小魚的定律,但我一直以為那是在野生環境中,欠缺食物的情況下才會發生,沒想到這定律也會發生在按時餵食的魚缸裡。 劉邦吃同類的行為,是否因為受夠了窄小的魚缸? 還是野性的呼喚呢? 看來項羽的處境也很危險。 我決定送劉邦跟項羽回到原生的水塘,這是讓項羽恢復霸王雄風的唯一方法,它本該生龍活虎的與劉邦一爭天下的 ,而不是成天坐擁沉船打哈欠。 我正要把劉邦跟項羽撈進養殖箱,送它們回水塘時,忽然魚缸裡的水被濺出,我一看,天啊!劉邦已把項羽的尾巴幾乎咬斷了,正準備大快朵頤。 我有點氣項羽,只知道飽食終日 ,強敵近逼了都還沒察覺,但又自責,是我每天把它餵得飽飽的,害它失去自我防衛的本能 ,何況,在一個小魚缸裡,能有多少逃命機會呢?忽然,我對失去性命的項羽跟小混混們覺得很歉疚。 我把劉邦放回水塘時,它勇猛、飛快的朝魚群游去,立刻引起水底一陣騷動,我知道劉邦終於要建立屬於自己的天下了。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