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官37期運輸官受訓
[前言:今年是我們大學畢業(成大交管系74級)三十週年,年底在臺灣將有聚會。為此聚會,我正在編本《榕憶/成大交管系74級三十週年重聚紀念集刊》,此文將列入集刊中]
大四時,不少同學忙著考硏究所,男同學還有預官考試要準備,預官考試的科目有國文、英文等,國文是一本厚重的參考書,內含古文選讀、名家文章及模擬考題等,我努力K讀,但一讀到預官國文參考書,尤其是生硬的古文,我就一個頭兩個大!預官考試放榜,我"名落孫山",未上預官、僅及士官(政戰士),於是對隨後的硏究所考試更加全力以赴!報考了兩所硏究所(臺大、成大),所幸雙獲捷報,碩士畢業也就是當然預官[註一]啦!
格友傅孟麗說:「一提到當兵,男人就來勁兒了,其熱烈程度不下於談女生。」哈,男人有而女人沒有的,男人們談起來保證有勁,我就繼續說說預官受訓吧•••
1987年暑假,我們預官37期運輸官在臺北縣土城運輸兵學校受訓練,訓練為期約三月。同梯有120人左右,來源有二:一是運輸交通專業的碩士畢業生,有臺大土木研究所交通工程組、交大運輸管理研究所、成大交通管理研究所等;二是大學畢業考上運輸官者,運輸官是特種官,錄取分數極高,這群考進來的,素質極高,有田徑、籃球校隊、有口若懸河者、有記憶力驚人者、有縣長的兒子、有校長的遠親‧‧‧真是臥虎藏龍,人才濟濟;多讀了兩年書的碩士生,"飼料雞"不少,大俠運動底子猶存,算是"放山雞",但大夥光頭一剃,與外隔絕,雜處一伍,都是一個蠢蛋樣。
同梯皆在一連,一連有三排、12個班,其中有五位是大學交管系同學:陳立炫、楊秀一、洪清貴、張應當和我。還有不少是臺大、交大、成大交通專業研究所的同學,碩士生都分在第三排,排中也有大學生。三個排長都是簽了四年制預官[註一],他們的任務是軍事訓練及生活管理。第一排的排長是五專畢業,瘦瘦小小的,對我們極嚴厲,軍中有言:「合理的是訓練,不合理的是磨練」,他對我們這群預官學生是磨練多過訓練,我們的反抗是背地裏叫他"小烏龜"。第二排的排長也是五專畢業,壯壯大大的,也算嚴,但他總還是訓練多過磨練,比小烏龜好多啦,我們給他的外號是:ㄉㄨㄚˇ扣乀(大胖子)。第三排(我們這一排)的排長叫王天林,輔大畢業,矮小微胖,帶副眼鏡,斯斯文文的,對我們極好。值星排長是輪流的,小烏龜輪值星的那一週,背後常是幹聲連連:臭烏龜、死烏龜、賤烏龜!
上尉連長是陸官正期畢業的,180公分,高大帥氣,口才便給,與我們說話時,有意無意間會透露出他也上過政治大學企管班。連長晚點名後常會跑到營區外,很晚才回營,某一晚我輪站衞兵時,帶著酒氣晚歸的連長還被我撞見;有一早晨,在校長(一位身材瘦小、雙眼有神、精神煥發的少將)主持的全校性聚會上,站我旁邊的聶珍弘對我呶嘴道:「你看連長,昨晚又去花天酒地啦,」我斜視連長,他真是站姿不像"革命軍人"呀!我們也瞄到隔壁連的少校連長,手臂裹著紗布,據說在營區外與人打藍球時,一言不合而打架打傷的。這位少校連長,痩高,愛打藍球,我們曾有幾次機會與他在營區內打過藍球,官高,很獨,拐子極多,球技尚可,球品極差。
每日生活作息都是軍事訓練,戰鬥澡偶爾要洗、銅扣時常要擦、綿被每日都是"豆乾",正步三不五時要踢來踢去,部隊行進中或跑步中常得精神答數:「雄壯、威武、嚴肅、剛直、安靜、堅強、確實、速捷、沉著、忍耐、機警、勇敢。」還要被隨機抽選為實習排長(所以排長就可以休息啦),有一回我擔任實習排長,在大太陽下一個學員、一個學員的校閱下去,到了楊秀一面前,見他臉上豆大的汗珠一粒粒冒出,真是暑熱呀!
聶珍弘是海洋學院畢業,曾當船員跑過船,後來去唸交大運輸管理研究所,他生活經驗豐富,聊天扯淡功力一流;吳英龍是政大企管系畢業,英俊帥氣,皮膚白浄,斯斯文文,他說他短跑很棒,我不信,試跑之,快極了,爆發力尤其強,原來他是政大田徑隊,真是人不可貌相,有一回私下聊天,他說:好想念女朋友的胸部(似乎快受不了了,呵呵)!伊志宗是臺大土木研究所交通工程乙組(臺大城鄉研究所的前身)畢業(在臺大時,我從未見過他),有建築的背景,故常被長官抓去畫工程圖,算是出公差,他常因出公差而未能上課,我就好心將課堂上教官說的必考題告知他(教官怕學生考不好,而會在課堂上暗示些必考題),他很感謝,有時候也提供了一些"必考題"給我,並囑咐勿傳揚,後來證實,他的"必考題"奇準無比呢•••哈,佛曰:不可說。
每日課程含蓋極廣:軍品、軍事人員的海、空、陸(鐵路及公路)運輸,有校內教官,也有來自校外實務界的教官。某一教授軍品鐵路運輸的周教官,官階少校,來自實務界(臺北火車站),上課前與我們嘻嘻哈哈、吹噓打屁,真是伶牙俐齒、頭頭是道,但上課時,一人在講臺上面對臺下眾學生,卻是結結巴巴、拙於言詞呢,怎麼臺上臺下兩個人似的,呵呵(我下部隊後,與此周少校在同一單位)。還有汽車修護課,教官講了基本的汽車機械原理後,就將整班帶去軍車(2噸半)前,由汽車修護兵(或士官)將軍車引擎蓋打開,一一講解修護要領,很受用,但因車太少,學員過多,天氣又熱,一半學員在引擎蓋下,另一半學員則在打混摸魚。
訓練近尾聲時,輔導長在某一晚辦了個全連的同樂會,會中有吃有喝,當然各班也得出個娛樂節目,有唱歌、有技藝、有短劇,某一班表演的一齣短劇《大陰人出巡》,至今令我印象深刻。大陰人[註三]就是那話兒巨大的男子,某日大陰人閑極無聊,而出巡散心,因那話兒巨大又重,故需左右護衛各四人為前導,合力扛著大陰人的那話兒以利出巡,路途中,遇到不少人與鮮事,有因那話兒太小而傷心的男子,有炫耀那話兒大又長的男子•••,內容有"性趣"(都是阿兵哥呀),表演生動,表情誇張,對話活潑,滿場歡聲雷動、笑聲不斷,笑劇面前,連長、輔導長、排長、學員,界線全然打破!一人身兼《大陰人出巡》編劇、導演、及"大陰人"者是中興大學畢業的學員,太有才了!
期末抽籤下部隊。除三位留下來當教官不需抽籤外,其餘所有受訓學員(準預官)連同校長、學校主要人員齊聚大禮堂,公開抽籖,繄張呀(呵呵)。抽籖筒有二個,一是受訓學員姓名、號碼,另一是部隊的代號,抽籖程序是,教務長先在第一筒中抽出受訓學員,被抽中的學員立即上臺在第二筒中抽一張部隊代號,公開大聲唸出,記錄員立即寫下(該學員未來一年半的軍旅命運於焉碓定),然後再在第一筒中抽出下一位學員,如此重複,至所有學員都抽籤完畢,才大功告成。抽籤進行中,現場肅靜緊張,學員正襟危坐,真是幾家歡樂幾家愁呀!
大俠是倒數第三位才"粉末登場"(大典快結束了才輪到我上…跑龍套嚒?),上籤好籤早就空空如也吧?!大俠管它三七二十一,大手一抽,定睛一看,會心一笑,大聲一唸:「四六運輸指揮部」,羨剎多少人唷?!說實在的,當時我也不知到底此韱是上籤、上上籤、或上上上籤,只知此籤不是野戰部隊、不是調去外島,我心足矣!它是上上好籤,則是下部隊後的驗證及與同梯之對照所呈現出來的!又,早我一位(是我研究所的同學張國揚)、及最後兩位都去了野戰部隊。
[註一]:當時只要有碩士學歷,並符合體格、軍訓成績等標準,可以免試而成為預備軍官,稱之「當然預官」。
[註二]:那幾年國軍基層幹部(士官、少尉、中尉)不足,故極力"鼓勵"(或"強迫")大專兵簽下四年制預官,薪水比照職業軍,但得服役四年,期滿尚可延長。
[註三]:《史記》上說「陰關桐輪而行」,指秦朝時大陰人嫪毐的那話兒不僅巨大、而且堅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