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4/11第一〇三回「寫·閱·評·聚」
2022/04/06 09:43:58瀏覽342|回應0|推薦11

4/11第一〇三回「寫···聚」

 

⋯⋯新聞稿⋯⋯

 

為了鼓勵寫作閱讀、磨練評論技巧、欣賞多元意見、提升寫作能力,「寫···聚」將於4/11舉行第一〇三回聚會。

 

日期:4/11(週一)晚上7:309:00

地點:網路相聚

型式:【微小說專題聚會

參與資格:「寫···聚」會員,非會員可旁聽;聚會前必須閱畢指定的微小說

報名:請電郵金大俠(chin8673@yahoo.com

 

「寫···聚」的宗旨有四:(一)、鼓勵中文寫作的興趣;(二)、提升中文寫作的技巧與水準;(三)、加強文章評論的質量與深度;(四)、促進創新及作品的思想性、文學性、藝術性。並以多元、尊重、包容、互助的方式參與每一次的聚會。「寫···聚」歡迎對華文寫作有興趣的人加入, 加入條件是寫一篇自我簡介、期許及個人的寫作目標。「寫···聚」的網站是http://blog.udn.com/WREMDC

 

4/4第一〇二回「寫···聚」由大俠主持,三毛五計時,文友九人與會,討論了四篇文友的文章。〈演講隨想〉一文言之有物、條理分明,陳述演講、溝通、領導力的重要,足堪移民以及華裔下一代之指引。〈遠足古奇峰〉是一篇憶往童年遠足趣事,文筆順暢,加入城市名會更恰當。〈口音矯正課〉文筆流暢,幽默風趣,出口成「音」是點睛之筆,全文說出移民非母語者的心聲,不少與會文友心有戚戚言。〈情繫小雜貨店〉是一篇移民心聲的散文。講述了29年前的舊聞,因案件日前抓到嫌疑犯又成了新聞,很具新聞價

 

文友陳明珠建議選讀簡媜近日大作〈呼喚一棵樹的名字──送別黃檀先生〉。該文以擬人化手法描寫一顆垂垂老矣的大樹,是呼喚,是送別,更是回顧往事,旁及大環境的歷史記憶,語言的轉變,空間環境的互動,及與文學院學子們的交流。文句優美,例如:「室內半圓穹廬頂的天花板、方圓相容的石柱、典雅的環形石階、一望到底的長廊。」文中有很棒的意象,例如,「沒留意彼此身上尚未刷淨的渡海鹹味飄了出去,被邊角的黃檀小子嗅到,這鹹味叫顛沛流離,給他啟了蒙,遂領悟不應該被邊角拘禁,大大方方生長才是檀族的本命。」也有哲思,例如,「寄誰的希望?有時決定的不是興建者,是繼承者。」全文觀察力敏銳、聯想力豐富,印度黃檀小苗「移樹」聯想到移民,「資淺得尚不知能否在他身上懸掛亞熱帶的海島故事。」也將樹、學術相連結:「但時間賞我一鞭,我回贈它一寸長進。樹的道理如此,學術亦如是。」他更會照顧學子:「看得見自半空下垂的枝條彷彿千手要伸入窗掐住睏眠的頭顱。」樹與人的有神秘連結:「經過這樹,仰望他,天寬地闊,彷彿只有樹與自己存在,有一種神祕的連結悄然蔓延。⋯⋯『木猶如此,人何以堪?』」樹心與人心,心心相印:「黃檀心材有玫瑰香氛⋯⋯也有致命的玫瑰香煩惱,想來黃檀是與我們心心相印的。」文中更引述許多古今名人之詩句,散文散放詩情畫藝,文友們品讀文學大家之作,咸感獲益匪淺,交流逾晚上十時方始結束【與會者九人:梁、韓、葉、孔、李、戴、蕭、吳、金】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in8673&aid=173108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