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盒子的交合有點緊,我費了點力才打開它, 盒子內是滿滿的楓葉,很多是已經完全乾枯的葉子了, 滿滿地、層層疊疊地填滿整個鐵盒… 一陣風吹來,帶走不少鐵盒內乾枯的楓葉, 我嚇了一跳,準備趕緊盒上蓋子時,卻不慎將整個盒子打翻, 我趕緊蹲下準備撿拾那些乾枯的楓葉,才發現在乾枯的楓葉堆中, 有一個藏青色的布包…
打開布包,裡面是一本年代久遠、粗製的記事本, 泛黃的紙張,都說明了它的滄桑。 翻開封面,端正、彷彿細楷毛筆的字跡在第一頁上寫著:
致愛妻 如璟:
結髮為夫妻,恩愛兩不疑;歡娛在今夕,嬿婉及良時。 征夫懷遠路,起視夜何其;參辰皆已沒,去去從此辭。 行役在戰場,相見未有期;握手一長嘆,淚為生別滋。 努力愛春華,莫忘歡樂時;生當復來歸,死當長相思。
夫 偉民 字
往下看,才知道這是本日記本,藉著日記本點點滴滴的陳述, 也逐漸能想像出一對小夫妻的模樣,鋪陳出屬於兩人的故事。 丈夫響應「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兵」的號召, 毅然從高等學校中逃家棄筆從戎。 從小訂婚、一同讀書的妻子也踏上尋夫之旅, 只是當時國家局勢動亂,消息資訊也不足, 待兩人再相見時,丈夫已完成軍事訓練、準備上前線打仗。 兩人匆匆地完婚,沒過幾天,丈夫就背起槍、上了前線; 妻子則跟著軍團輾轉遷移,來到了大後方。 兩人離別時,妻子贈丈夫紅豆一包,丈夫贈妻子紅葉一片,代表相思; 倆人約定每天寫日記,希望待日後送給彼此, 代表雖然倆人身雖離千里、心卻緊緊相依。
日記本內沒有露骨、激情、肉麻的字眼, 流露出的是, 一個時代青年對於國家苦難的責任及抱負, 一個年輕靈魂對於戰爭殘酷的掙扎、無奈, 以及一個丈夫對於妻子深深切切的情感與疼惜… 我翻著日記,一頁一頁地翻著… 閱讀著已經略為暈散、褪色的文字, 視線越來越模糊,努力地睜大眼睛卻依然看不清眼前重疊的文字, 淚就這麼溢了出來… 如璟…那是羅奶奶的名字…
往後翻,日記的內容越來越簡短、字跡也越來越潦草, 或許是因為戰事越來越吃緊,已經沒有空閒的時間來記錄。 再往後翻到最後幾頁,突然又回覆到端端正正的字跡, 那幾頁是一封信,是一封遺書… 上面簡單地說明,連上接到軍命:死守防線,爭取後方軍團移防時間。 文中回憶倆人相處的點點滴滴,從自小青梅竹馬的淡淡情愫、 倆人分離再見時的千絲萬縷,到彷若天涯海角的遙遙相思… 處處是催人淚的感動… 不知道羅奶奶當初見到這封信時,該是如何地傷痛悱惻、柔腸寸斷… 再往後翻是一句極度潦草的文字,在努力辨識下, 才發現那是寫著「活下去」。 望向窗外的懸月,我不禁想問:這一句話是在對她說、還是他對自己說呢? 之後,日記本上是一片空白…
原本準備闔上那本日記本,卻發現最後面似乎有夾著東西, 翻到封底,有一條白色手絹似乎不知包著什麼東西夾在最後, 可能是壓著時間很久,整條手絹已經泛黃、折痕都被壓平。 我取出手絹,小心翼翼地打開手絹, 才發現手絹裡面包著的,是一片楓葉,是一片只剩下枝脈紋路的楓葉, 楓葉的顏色都褪到手絹上,並印到紙頁上了, 手絹包著楓葉得那一面有著秀麗的繡字: 天長路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 一縷相思,隔溪山不斷… 泛黃的白手絹上,印著一個暗紅似血乾枯後的葉子紅印, 那是相思的顏色啊…
我的心,沉甸甸的… 一陣風襲來,捲起片片紅葉在月光下飛舞後,輕輕落下… 望著落滿一地的紅葉,紅葉無語、我也無語… 「相思」,難解...
雲渺渺,水茫茫,征人歸路許多長; 相思本是無憑語,莫向花箋費淚行。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