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希伯崙番路鄉共生家園負責人陳嘉慶側寫
2010/06/04 01:52:24瀏覽3344|回應0|推薦0

【記者謝恩得/嘉義縣報導】嘉義縣番路鄉五虎寮荒野小徑盡頭的希
伯崙共生家園,這裡是家園執行長陳嘉慶提供出來的祖產,如今他一
家三口,陪伴著被視為社會邊緣人的「家人們」一起開墾,逐漸讓荒
野變成有花草水池和綠蔭的世外桃源。

陳嘉慶是第四代基督徒,不少世代相傳的教徒只是星期天上上教堂,
陳嘉慶卻認為信仰要實踐出來,他提到在成長過程中,在車站、街頭
等地,經常碰到無助的流浪漢、酗酒、毒癮,很想幫助他們。

後來他接觸到希伯崙全人關懷協會的「共生家園」,可以幫助社會邊
緣人,陳嘉慶和家人商討後,決定提供祖父、父母留下的五甲地,三
年前帶著第一批「家人」 (收容的流浪漢等),利用到各地回收,以
及各界捐出的木材、鐵皮、板架等,將這片荒野逐漸開闢出有小路、
住家、辦公室和農園的共生家園。

對一般善心人士來說,出錢出力不會太難,陳嘉慶還要當起共生家園
的「家長」,和「家人們」共同生活,陪伴他們走過人生最困難的時
期。他說,一切都是上帝在開路,家園的所有建設都是回收資源改造
,連辦公室和住家,也都是建設公司的工地遷離後,將工舍拆卸後帶
到共生家園重新組裝。

就連他的婚姻,陳嘉慶也感謝上帝的預備,一年前和中國籍的馬敏結
婚,馬敏在中國也接獨過共生家園,而且和陳嘉慶有相同的理念,夫
妻倆和嬰兒一家三口,一起營造理想的共生家園,陳嘉慶形容共生家
園,「昨日是懦夫的故鄉,明日是夢想家的天堂,但今日卻是勇士的
戰場」。

圖一:共生家園的「村民」都是社會不接納的,但在共生家園重新開始。現在共生家園除了缺經費等資源,也急需建材、土木建築專業人士,才能容納更多村民進住。

圖二:這位共生家園的大廚說,原本他在社會上已無立足之地,「活不下去啦」,現在歡喜煮三餐給大家吃。

圖三、共生家園綠美化都是這位隱名大叔的傑作,他以前是賣魚的,他想打造共生家園成為他多年來夢想的田園生活。 

( 在地生活雲嘉南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iayinews&aid=409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