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4/08 13:46:37瀏覽358|回應0|推薦3 | |
快樂的十五個習慣作者:日野原重明 新年新起點:人類有選擇的自由,經由意志力與毅力,可以形塑出全新的自己。 1911年生於日本山口縣,京都帝國大學醫學院畢業,同一所大學研究所修業完畢。1941年擔任聖路加國際醫院內科醫師,並歷任內科主任、院長及聖路加國際醫院董事長及名譽會長、聖路加看護大學名譽校長。年過九十歲的今天仍每日精神奕奕地從事診療工作。超過半個世紀以來投身於醫學及看護教育,並大力推廣及實踐全人醫療與末期安寧醫療。設立日本第一個獨立型安寧照護系統。歷任國際內科學會會長及國際健康診療學會會長。現任(財團法人)生活計畫中心(Life Planning Center)的董事長、全日本音樂療法聯盟會長等。東京都名譽都民、文化推廣有功者。 著作有《高明的生活方式》(U-Leag 株式會社)、《我在人生旅途中學到的事》(集英社)、《音樂力》(合著,海龍社)、《度過充實人生的方法(CD有聲書)》(講談社)等。 從一九七五年開始,日野原一直在提倡,「自己的健康自己捍衛」的運動。他仔細研究一下有哪些習慣對自己有好處,既然知道有好處,就要養成「毫不遲疑、當下實行」的行動力。 攝取品質不佳的食物、食用過多鹽分、抽菸、過量飲酒、食用太多動物性脂肪、黃綠葉菜類攝取太少、運動不足……,這些日常生活中的小小壞習慣,日野原建議,若能夠及早轉個方向,待年長或年老之時,便不會染上所謂的「成人病」。 也就是說,許多疾病都是長年以來的壞習慣所造成的。 日野原向來認為「成人病」之名,應該更改為較具行動力、自發力的「習慣病」才對(英語為life style related disease)。 經過了他二十年的倡導,日本終於在平成八年(一九九六年),更名為「生活習慣病」。 活力充沛又樂在生活的日野原,唯一感到驕傲的健康祕訣,就是他的好習慣。這些歷經九十年所培養、持續不斷的好習慣,時至今日,仍是他的無價之寶。 這些寶物包括了以下十五個習慣: 習慣1 心中永保愛。 日野原之所以充滿活力,一個根本的原因就是愛存在於心中。 他向來相信喜悅或歡樂只要有人分享,快樂的程度就會更加擴大。更喜樂的生命,必須包含更多的愛。 習慣2 抱持「一切都會變得更美好」的正面想法。 日野原也相信,那些願意克服自己的缺點或弱點,並習慣存著「一切都會變得更美好」的正面想法的人,在人生中的任何時刻,都能夠展現樂於堅持的強大毅力。 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對於習慣有如此定義:「所謂習慣就是不停重覆的動作」。 養成對任何事情都持有正面的想法,也是一種必須要培養的新習慣。用這樣柔軟的思考方式試著重組我們的人生,一定可以感覺到從明天開始的每一日,更為光輝、明亮。 習慣3 挑戰新事物。 如果在年輕時就養成挑戰新事物的習慣,發覺自身才華的機會也會隨之增加。那麼,一生中就可以看見無數次繁花盛開的瑰麗風景。 日野原說, 若想永遠保持年輕的心,就要試著對某種事物保持高度的關心。而且,還要試著去挑戰看看。只要抱持這樣的心情,老不老一點都無妨,就讓向前行的勇氣,好好地發揮能量。 習慣4 鍛練自己的專注力。 日野原強調,一個人有專注力,看起來就會非常朝氣蓬勃,但如果缺乏專注力,什麼事都無法順利進行。「最糟糕的是就此意志消沉、自我放棄,」日野原說。 培養專注力,需要某種程度的訓練才行。也就是說,必須在日常生活中就養成注意力集中的習慣。 為了鍛練自己的專注能力,日野原採用的方法是──無論多麼短暫的時間也要有效利用,絕對不可白白浪費。 日野原建議對於生活時間不太固定、或已經從工作崗位上退休的人,時間再如何充裕,也要在一天當中固定抽出三小時左右,完全用在研讀或自己的興趣上。 習慣5 向心目中的典範學習。 人生要如何規劃才好? 日野原建議,如果實在無從下手,先尋覓一個你心生欽羨的典範也是個好主意。 日野原也建議可以憑藉一顆溫暖的義工之心,造就出一種人格。 一面充分利用義工活動,在平衡自己生命的同時,又可以過著充滿彈性、愉快的生活。人並不會因歲月的積累而枯萎,反而會更加成熟。為了朝成熟之路邁進,各方面要學習的事情還很多,日野原建議要努力培養思考的習慣。 習慣6 感受他人的心情。 日野原常常出國,經常看到外國人有體諒他人心情的習慣。要感受他人的心情,一定要先能讓自己寧靜下來,細細體會。 習慣7 珍惜有緣相逢的所有人、事、物。 日野原也想對大家說的是,如果你自己架設好一組品質優良的天線與接收器,你就更有機會遇見美好的事物。 習慣8 比八分飽再少一些。 日野原維持健康的方法,就是對體重的控制。有的靠飲食控制,維持適當的體重,有的則靠規律的運動。忙碌時,他常常在吃飯時間拿出牛奶與餅乾。 「大家都知道吃飯只要吃到八分飽就好。在吃到太撐、吃得太飽之前就停手,內臟的負擔比較小,對健康有正面的好處,」日野原說他現在超過九十歲,「六分」左右就足夠了。百分之五十的死因是壞習慣所致。 習慣9 對飲食不要過於神經質。 每天清晨,日野原都會喝一杯加了橄欖油的蔬菜汁。這種自製飲料可以穩定膽固醇值,又可以在忙碌的上午,輕鬆地補充體力與能量。這個習慣,他已經持續了三十年以上。 晚餐常會有聚會或晚宴,這種場合的料理多含有過量油脂,到處充滿了卡路里攝取過量的危險。遇到這種情況,日野原都會先從沙拉開始取用。 但他建議偶爾有宴席時,對美食也不用過於敏感,多吃一點,過幾天少吃一點,讓多出的一、兩公斤體重降下來就可以了。 習慣10 能走路就走路。 同時與飲食生活的混亂共存的,常常是運動不足的問題。但是,對每天忙亂過日子的現代人而言,要額外找到運動時間,實在是難如登天。所以日野原自己就做到了能走路就走路,因此他在醫院裡上上下下、跑來跑去,不坐電梯,走樓梯;搭捷運時,也盡量走樓梯,不搭電扶梯。 習慣11 與更多同好享受運動時光。 找同好一起去運動,也是必須培養的快樂生活好習慣。 即時找不到人一起去運動,只要每天規律地去運動,自然就會碰到一些運動同好。 習慣12 正面思考。 健康與否,就看自己夠不夠朝氣蓬勃,而夠不夠有活力,也全靠心情決定。 因為身心之間緊密連結、互為表裡,身兼心理學家與哲學家的柏格森(Henri Bergson)曾說:「人類是唯一能夠創造自己命運的動物,而人類卻遲遲無法覺悟。」 要讓心靈變得更平靜、豐富,該如何做才好呢? 日野原建議,就算面對累死人的工作,也不應該長吁短嘆、以為時運不濟,反而要振作精神、想像完成後的成就感並且,一邊以正面思考來鼓勵自己,一邊務實地動手完成,積極進取地挑戰難關。 習慣13 調節壓力。 沈重的壓力必須明快地紓解及調整。 紓解壓力的一個方法是,不要讓憂慮的事情一件一件累積。 曾有一個患者告訴日野原,他已經厭倦了充滿壓力的上班生涯,退休後想要在溫暖的土地上,過著隨心所欲的日子。但是,當如願搬到計劃中的區域,過著完全沒有壓力的生活後,他每天在無所事事當中,卻失去了生存的意義。到了最後,身體崩壞、精神狀況也變得極為不穩定。 若生存於無菌般、毫無壓力的環境,身體上、心靈上也終會產生病狀。 習慣14 反身自省,要求自己(責任總是在我) 。 梅特林克(Maurice Maeterlinck)創作的《青鳥》是一齣著名的戲劇。故事的梗概是「千山萬水尋找代表幸福的青鳥,最後,卻發現牠不在天涯海角,而是好端端地待在家中」。青鳥欲訴說的就是,所謂的幸福就存在每個人的心中。 掌握住屬於自己的青鳥 建立明朗、樂觀的生活方式,設立人生的願景,隨時掌握住屬於自己的青鳥,必須常常反求自己。 習慣15 不要盲目、非理性地遷就於習慣。 不管是藉由寫日記、寫年記的方式,或是經過禱告、內觀,萬一你發現到今天為止走的是錯誤的道路,只要換一個正確的方向即可。 日野原一直在強調,習慣可以造就一個人。但是,並不是要大家盲目、毫無理性地固執於一件事。有時候,描繪出一幅美麗願景之後,才發現到今天為止的習慣,與這樣的願景格格不入。這種時候,彈性改變一下思考方式,再營造出另一種適合的習慣就好了。 人生就是不斷檢視過往習慣的過程。正如同日野原重明在書中所說的:「禽鳥的飛行姿勢無法改變, 動物爬行的方式、奔跑的姿勢難以調整,但是,人類可以更改自己的生活方式。改變日復一日、重複千百回的行動,形成新的習慣。選擇新習慣與否,靠的是人類的意志。人類有選擇的自由,經由意志力與毅力,可以形塑出全新的自己。」 對你而言,人生的清晨也許已過,但是人生的午後還長得很,你要如何走呢?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