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1/03 21:01:00瀏覽4809|回應7|推薦61 | |
鄭愁予 詩 李泰祥 曲 我們底戀啊, 像雨絲, 在星斗與星斗間的路上, 我們的車輿是無聲的. 曾嬉戲於透明的大森林, 曾濯足無水的的小溪, 那是, 擠滿著蓮葉燈的河床啊, 是有牽牛和鵲橋的故事 遺落在那裏的...... 遺落在那裏的---- 我們底戀啊, 像雨絲, 斜斜地, 斜斜地織成淡的記憶. 而是否淡的記憶 就永留於星斗之間呢? 如今已是摔碎的珍珠 流滿人世了...... . . . . . . . . . 後記: 看到旅居美國37年的鄭愁予落籍金門的報導 (http://www.epochtimes.com/b5/5/6/22/n962503.htm) 不由得想起他的這首《雨絲》 大學時有幸遇到一位教學認真的國文老師 在她的引導下 我認識了鄭愁予的作品 他的詩曾經陪伴我成長 時間過得真快 大詩人現在已經75歲了 .. . 鄭愁予小傳 (網路資料) 鄭愁予於抗戰期間,隨母親遷徙避難,途中由母親教授古典詩詞。有論者認為鄭愁予的詩有古典的神韻,但他認為自己並沒承繼古典詩文,只是因為他有古典詩人的情操,新詩語言用的是白話文,表現的主題也是來自平實的生活體驗。「愁予」此一筆名典故來自《楚辭‧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以及,辛棄疾〈菩薩蠻〉:「江晚鄭愁予,山間聞鷓鴣。」鄭愁予早期的詩有二大特色:一是心懷故土、家國之情十分濃厚,二是詩文中俯拾可見的流放意識。七○年代以後的鄭愁予,溫婉的詩風依舊,但描述主調略有不同,最主要是流浪情懷不復,變得成熟穩重。在創作技巧方面,長於形象的描繪,使用的語言比較散文化、口語化。楊牧曾論道:「(鄭愁予)以清楚的白話……為我們傳達了一種時間的空間的悲劇情調。」七○年代正是鄭愁予赴美深造的年代,他自己曾解釋赴美後詩作的語言的節奏感,有逐漸放鬆的傾向:「如果語言越來越急,那麼生活的節奏也越來越急,便會造成一種很緊張和不愉快的感覺,因此要放鬆下來。」 〈錯誤〉一詩,是鄭愁予最膾炙人口的作品。曾有人以此詩將鄭愁予的詩風格歸類為婉約派,亦有人稱他為「浪子詩人」。不過,鄭愁予自認為他的寫作精神和中心,事實上是圍繞著「傳統的任俠精神」、和「無常觀」這二個主題。能觸及他這兩個中心命題,而對他的詩文進行評論的人實則少之又少。對於創作新詩的竅們,他認為「感性」最重要,他鼓勵年輕人如果要想寫好新詩,就要多讀史書、多讀地理、多聽音樂、多看些展覽,多一些生活體驗,才能使詩作豐富感性。 |
|
( 休閒生活|音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