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6/24 09:14:46瀏覽101|回應0|推薦1 | |
吃七分飽馬上離開飯桌 “有的時候我去接我的小孫女,還沒放學,我就在門口看出來的小朋友們,至少有10%是小胖子。”如今,肥胖逐漸成為一個社會問題。孫院士十分擔憂肥胖將造成很多慢性病多發,其中包括大腸癌、前列腺癌、胰腺癌和乳腺癌。因為曾經有過高血脂,孫院士不吸煙、少飲酒,盡量不參加宴會,盡量回家吃飯。他每天只吃七分飽,但又受不了美食的誘惑,于是感覺吃得差不多了,就馬上離開飯桌,絕不久待。雖然醫院告訴他可以隨時要車,但孫院士除了參加一些會議,平日很少用車。 在過去的五十年里,我國居民的腫瘤發病率增長了一倍,而中和除蟲這一數據還在持續增長。在孫院士看來,不少腫瘤都是被不良的生活習慣“誘發”出來的。比如高脂飲食、喜歡吃肉、不吃蔬菜容易誘發出越來越多的腸癌患者;吸煙人增多則會導致很多無辜的“二手煙”肺癌患者;性生活混亂、感染HPV(人乳頭狀病毒)則使得宮頸癌發病率上升,然而這些不良因素完全是可以控制的。“如果你是廚師又吸煙,患癌的機會比正常人要高十倍。”吸煙對人的危害不比交通事故差,孫院士希望政府能認識吸煙的嚴重危害,像控制酒駕那樣控煙,再加上其他措施例如減少生產、提高煙草稅等,相信和吸煙有關的慢性病包括癌癥都會減少。 像給汽車年檢一樣體檢 孫院士每年都進行認真體檢。“我常常開玩笑說,你怎么這么不在乎你自己?你有一輛車,你一天開不了幾小時,但是你每年必須送去年檢,沒有年檢那個條,你的車不能上路。” 我們的臟器辛辛苦苦為我們“工作”一年,每年都應好好檢查。體檢能看出你的健康狀態,還能查出早期癌癥和癌前病變。癌前病變本身不是癌,可是在這個基礎上容易癌變。孫院士在臨床上工作過半個多世紀,看見過有一顆尖銳的牙,它長期刺激病人的頰黏膜,結果后來就發生了黏膜癌變。有些長期慢性刺激也可能演變為癌癥。抽煙以后呼吸道長期的慢性感染,就可能會變成肺癌。所以痰里查到有些不正常的細胞,應當及早治療。“得過乙型肝炎別害怕,我也得過,可如果是遷延性的乙型肝炎,抗原陽性、病毒還在復制,甚至甲胎又高了,那可能就快癌變了,應及早治療。”把住癌前病變和早期癌這一關,是降低我國癌癥發病率和死亡率的關鍵。 去年,航空英模羅陽突然去世。他冠心病有癥狀已經有些時候了,但是就是硬撐著不去檢查治療。如果他及時做了CTA(CT血管造影)完全可以評估他冠狀動脈供血中和除白蟻 的程度,及時治療的話,他還可以工作很多年。他的英年早逝,讓人扼腕嘆息。孫院士忠告大家:“每年健康查體就像一個表似的,擦擦油泥。千萬不要認為我是沒病找病,別等車閘壞到都撞到橋底下去了,你再改,就晚了。” 一年都不生一回氣 關于精神因素與惡性腫瘤發生與轉歸的關系,早已引起了人們的重視,甚至有學者明確地把癌癥稱作“心身相關性疾病”。精神因素為何會導致癌癥呢?孫院士解釋說,過度緊張在醫學里有一個“應激說”。長期應激以后,人體的免疫功能就下降了。自身防衛沒了,你把你的“警察”都撤了,當然壞人就容易乘虛而入了。現在生活節奏加快,應當有勞有逸。 孫燕院士笑稱,他一年都不生一回氣。為什么不生氣?孫院士說:“我是從舊社會過來的人,深感現在的生活,無論如何比過去好得多了,比我困難的時候,也好多了。我為何不享受我現在的生活,我生什么氣?有何必要這個不滿意,那個不滿意呢?”一有機會,孫院士就和夫人去公園賞花、拍照。他還喜歡習書法、讀書、聽音樂,這些愛好能讓他心靜平和。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