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國趕超美國經濟 一個虛構故事
2011/01/19 07:43:07瀏覽315|回應0|推薦2
新華網北京1月18日電 (記者 李雲路 王建華) 近年不斷鼓吹人民幣快速大幅升值的美國華盛頓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又描述了一個關於中國的最新“神話”——其高級研究員薩勃拉曼尼亞13日發表了一項研究結果,即按購買力平價計算衡量,中國經濟已於2010年超越美國。

  薩勃拉曼尼亞的研究結論說,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2010年中國的經濟規模達14.8萬億美元,而美國的經濟規模為14.6萬億美元,中國經濟已超越美國高居世界第一了。

  無獨有偶,美國著名民意調查機構——皮尤公衆與媒體研究中心於12日公佈了一項最新的民調結果,47%的美國人認為中國是世界頭號經濟強國,僅31%的受訪者認為美國仍是世界最大的經濟體。

  這份名為《中國是朋友還是敵人》的調查顯示,67%的美國人認為中國的威脅主要來自經濟方面而非軍事,而53%的受訪者認為美國政府在經濟和貿易問題上,應對中國採取更嚴厲的態度。

  新中國開國領袖毛澤東50年前提出的要用五六十年“趕超”美國的戰略目標,如今卻已在美國研究機構的一紙“研究結論”中實現了,這不能不讓人感到啼笑皆非。

  受訪的北京經濟分析人士指出,顯然,西方一些人“毫不吝嗇地”把世界經濟冠軍的光鮮“頭銜”授予中國並非是為了表示讚美和祝賀,中國人應該對這個並不符合實際的“第一”保持清醒頭腦,明確自己的國際定位。

  “彼得森的研究結果是不科學的、不負責任的,其目的是為人民幣升值進行蠱惑和施壓,並想讓中國承擔遠超自身能力的責任。”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陳鳳英說。

  關於皮尤的民意調查結果,陳鳳英指出,鑒於絶大多數美國民衆缺乏對中國的深入了解,其調查結果只能說是反映了其在經濟危機低谷期的心態,並不能作為評價中美兩國經濟實力的參考。

  全球國際比較項目是由聯合國發起、世界銀行組織實施的一項全球性統計活動,其核心是考察各國貨幣的實際購買能力,將各國以本幣表示的國內生産總值(GDP)指標換算為以購買力平價(PPP)表示的可比性指標,從而實現國際經濟比較。

  中國已於2009年全面參加新一輪國際比較項目,並按全球統一的時間要求從2011年1月開始在全國開展相關調查,並預計到2013年才能得出研究結果。

  陳鳳英表示,即使按世界銀行已公佈的購買力平價方法計算,2010年中國的經濟總量也僅約為10萬億美元,而非14.8萬億美元;美國則達14.6萬億美元以上,“‘中國經濟已於2010年超越美國’的研究結論只能說是一個虛構的故事”。

  她指出,很顯然,一直認為“人民幣匯率被嚴重低估”的美國華盛頓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此次的研究結論是建立在“嚴重高估”人民幣購買力的基礎上炮製出的。

  所謂購買力平價(PPP),是指比較一攬子標準的商品和服務在各國的平均價格而估計出的。PPP統計的定義是:一單位基準貨幣(如1美元)所能購買的商品或服務所對應的本國貨幣的數量。

  實際上,購買力平價是決定匯率學說之一,它的理論基礎是貨幣數量論。匯率決定於兩國購買力之比。在其他條件不變時,外幣的匯率和本國的物價水平呈正比,與外國的物價水平呈反比。

  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袁鋼明指出,彼得森的研究結果顯然是偏重挑選有利於“捧高”人民幣購買力平價的商品來計算的,以幫助美國一些政界人士增加證據對人民幣匯率問題進行施壓。

  北京的經濟分析人士指出,從理論上說,購買力平價計算仍然存在缺陷,比如,它所選擇的商品對象都是貿易商品而忽視了非貿易商品的存在,忽視了貿易成本和貿易壁壘的影響,忽視了國際資本流動對匯率所産生的衝擊等等。

  “即使按照世界銀行數年後的購買力平價計算衡量,也並不能真實地反映中美兩國經濟實力的對比,”陳鳳英說,“中國的經濟規模即使在未來的某個年份超越了美國而躍居世界第一,但也僅僅是總體規模而已,其真正實力仍存不小的差距。”

( 時事評論財經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arlesyuen&aid=4807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