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Facebook今年十大事件:《社交網絡》電影居首
2010/12/11 19:26:41瀏覽460|回應0|推薦1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2月10日下午消息,美國《時代》(Time)網站評出了今年Facebook的十大事件,其中以Facebook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為原型的電影《社交網絡》位列榜首。

  第一名:Facebook電影:《社交網絡》

  《社交網絡》說:“不樹立一些敵人,是無法得到5億朋友的。”這部電影由美國導演亞倫·索爾金(Aaron Sorkin)和大衛·芬奇(David Fincher)拍攝,以誇張、並不完全忠於事實的方式描述了扎克伯格在哈佛的瘋狂學生年代。電影上映兩個月,全球票房即已超過1.66億美元。

  影片裡,恃才放曠的天才學生馬克·扎克伯格(傑西·艾森伯格(Jesse Eisenberg)飾)被女友甩掉,憤怒之際,他利用黑客手段入侵了學校網絡,盜取了校內所有漂亮女生的資料,並製作名為“Facemash”的網站供同學們對辣妹評分。他的舉動引起轟動,一度導致哈佛大學的伺服器幾近崩潰。而這就是Facebook的前身。

  第二名:5億用戶

  7月21日,Facebook宣佈注冊用戶達到5億人,其中一半用戶來自美國以外地區。這一數字超過了全美人口總數。在創辦僅僅6年後,Facebook已成為全球訪問量最大的網站。

  第三名:發布Facebook Places

  8月,Facebook發布了地理位置服務Places。用戶在到達餐館、酒吧、博物館等地時,可以使用手機在Places上“簽到”(check- in),將自己所在的位置告訴朋友們。Facebook希望藉此拓展小型企業廣告營銷,用戶則多了一種跟蹤前女友或前男友的工具。

  第四名:“名人替身”周

  2月,許多Facebook用戶發現自己成為了布拉德·皮特(Brad Pitt)、梅根·福克斯(Megan Fox)等人的好友。當然,這几乎不可能是真的。人們只是把自己的資料照片換成了與自己稍微有點相像的明星罷了。這一大規模的惡作劇最初是由一個叫鮑勃· 帕特爾(Bob Patel)的人發起的,他的很多同事說他長得像著名演員湯姆·塞萊克(Tom Selleck)。

  第五名:扎克伯格捐款1億美元助學

  作為全球最年輕的億萬富翁,扎克伯格捐款並不令人奇怪,令人奇怪的是他捐贈的對象。9月24日,扎克伯格在一檔電視節目中稱,向美國新澤西州紐瓦克市捐款1億美元,贊助當地的公立學校。但是,他是在紐約州的韋斯切斯特縣長大,在馬薩諸塞州的劍橋市讀大學,如今住在加利福尼亞州。他為什麼要把錢捐到新澤西州去?

  原來,扎克伯格曾與諾瓦克市市長克裡·布克(Cory Booker)會面,布克向他介紹了該市的發展規劃。按照捐贈條款,新澤西州州長克里斯·克里斯蒂(Chris Christie)將把州立學校的部分控制權移交布克,而扎克伯格認為後者能夠讓這些學校擺脫困境。

  第六名:乳腺癌覺醒運動

  2月,Facebook的一些女性用戶開始將自己的狀態改成“紅色”、“白色”等顔色,甚至“黑色蕾絲”。男性用戶感到莫名其妙,但女人們知道真相:通過將自己胸罩的顔色公之於衆,提高人們防止乳腺癌的意識。

  第七名:英國女王加入Facebook

  11月8日,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開通了Facebook賬戶。這位英國君主擁有iPod,使用Twitter和YouTube。但人們發現,無法將女王加為好友,顯然也不能“戳她一下”(Facebook的一種用戶間互動功能),只能從英國王室的粉絲頁面獲得女王的狀態更新和相關新聞。伊莉莎白二世在 Facebook上公佈了威廉王子與凱特·米德爾頓(Kate Middleton)訂婚的消息,阿曼之旅的行程,以及幾張戴着華麗帽子的自拍照。盡管並不能肯定這個賬戶是由84歲高齡的女王親自維護,但這仍然十分有趣。

  第八名:扎克伯格IM中大爆粗口

  5月,一段即時聊天記錄顯示,扎克伯格在年輕時曾對朋友吹牛稱,他可以訪問Facebook上任何哈佛學生的私人信息,並將那些信任他的用戶稱作“傻X” (dumb f***s)。扎克伯格在接受《紐約客》雜誌時承認了這一點。雖然當時的他只有19歲,年少輕狂的心態可以理解和寬容,但當時Facebook正面臨用戶有關隱私權的指責,這起小小的醜聞無疑加深了這家網站的公關危機。

  第九名:隱私亂局

  Facebook在隱私問題上採取如此策略:推動用戶盡可能多地分享信息;在抱怨的聲音足夠大時,給予他們隱私控制的能力。4月,Facebook推出了一個名為“開放圖譜”(Open Graph)的新工具,並創建了一個“Like”按鈕。人們可以點擊這個按鈕,表達對某些網絡內容的喜愛,並與好友分享興趣。唯一的問題是,這些興趣極難隱藏。此外,“即時個性化”(Instant Personalization)功能也遭到很多非議,它可以在未獲得用戶許可的情況下,自動獲取用戶喜好信息。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就此展開調查。

  6月,Facebook改進了隱私控制,用戶可以更加輕鬆地監控哪些信息被公開,有關隱私的聲討聲浪才逐漸消退。

  第十名:Facebook電子郵件系統

  11月,Facebook發布了電子郵件系統,用戶可申請“@facebook.com”郵箱。業內曾將這款産品視為“Gmail殺手”,但扎克伯格說:“這不是電子郵件殺手,只是一個包含了電子郵件功能的通訊系統。”(彥飛) (網絡轉載)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arlesyuen&aid=4687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