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戰勝男人的七個敵人
2011/04/28 13:04:43瀏覽973|回應0|推薦3
數不盡無理要求的上司,與孩子結合、只會報怨的妻子,你所相信、最後卻背叛你的人,只要開口說話就嫉妒和陷害你的人,總之,稍為疏忽或對應錯誤,週遭就會出現一堆帶給你麻煩的敵人,即「男人只要跨出房門,就有七個敵人等著你」也唯有敵人的存在才能讓自己不斷進步,磨練自己,絕對不可或缺的條件之一就是,要有旗鼓相當的好對手「知己知彼,百戰百勝」面對上司、部屬、夥伴、妻子、女性、兒女、雙親,絕對不要把時間浪費在處理無謂的人際關係,這就是一流男人有智慧的生存法則。

每個人在不同的情境下,總會遇到各種不同的敵人,就人生而言,有時朋友也是敵人,敵人也可以變成為朋友,敵友關係最鮮明的應該是戰爭,然而此時敵友關係突然改變也不是稀有的事,古代的戰國時期,處處是敵人變戰友,戰友變成敵人的故事,有智慧的人要懂得面對你職場上的七個對手,懂得面對他們,將使你化敵人為貴人,不懂得面對他們,他們將使你在職場上一敗塗地。
 
這七個敵人包括上司、部屬、夥伴、妻子、女性、兒女、雙親」最後還加上「自己頭腦裡面的敵人」日本暢銷書作家川北義則在新書《 男人的七個敵人 》中,甚至直接點明,上司、部屬、同事、妻子、女性、子女、雙親是男人的七個最大敵人,因為這七個關係與自己最親近,如果不處理好,人生與內心將有如生活在煉獄中煎熬,反之若能修身,敵人將變成貴人,四十歲,男人肩上的包袱不斷往上加,體力和健康卻只能一直往下走,面對周遭的上司、部屬、同事、妻子、女性、子女、雙親,草木皆兵、動輒得咎的壓力,從四面八方襲來,正如日本諺語所言:男人只要一出門,就有七個敵人等著你,能與這七個「敵人」和平共處,你的四十歲,不再是危機!」
 
頭號敵人:上司

工作能力強的部下,對上司而言,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超越自己,格外讓人不安,正當的行事卻得不到正當的評價,必須理解這是社會常有的事,一般而言,部屬並沒有權利選擇自己的上司,尊敬是最強的武器,在人際關係上,最讓人無法忍受的就是被忽略、或是被當成傻瓜,因此最重要的就是尊敬對方,並了解如何做,才能讓上司把工作交給自己,給自己好的評價。
 
二號敵人:部屬

現代社會經常有空降的機會,如何讓充滿觀望或敵意的部屬成為合作者?
第一 : 自己率先做到言出必行。
第二 : 所有的好處都讓部屬優先獲得。
第三 : 新任上司有很多不了解的細微處,不訪百出直接需要部署的低姿態。
傾聽部署說話,可以提升親和力,但當上司不要害怕朝令夕改,確認戰略之後,應該因應狀況,隨時改變戰術。 
 
三號敵人:同事

一個人最大的打擊就是遭人背叛,組織裡無論多麼有好的同伴,同時也是競爭對手,日本武將們總是事先設想「萬一這個人謀反時該如何處置」例如建立同盟關係或姻親關係,防止背叛,但歷史也告訴我們,效果有限,時時設防,反而窒礙難行,最好的方法就是擁有可能會被背叛的覺悟,一旦發生,見招拆招,設想好對應的方式。
 
四號敵人:妻子

在相處方面,日本的詩人加島祥造在暢銷詩集《 無所求 》中,建議以一種「空無」境界,把自己放空,全盤接受妻子的話,自己對妻子則「什麼也不要求」即使老婆的態度就像寒風吹過來,絕不可回身逃避,退一步則海闊天空,沒有這種智慧,很容易遭受本來不會出現的失敗。

五號敵人:女性
有時流露一點點軟弱也無妨,雖然女人總是希望男人應該比她們強,偶爾有必要露出軟弱的樣子,女性天生就具有母性,遺傳因子裡具有這樣的特質,請她幫忙、請她給意見,把主導權給對方,對方會感覺是被信任的。
 
六號敵人:子女

子女在幼小的時候,盡可能疼愛他們,在三歲之前,父母盡量關愛地大把抱住他們最好,這個時期的孩子得到的是「心的記憶」有這種記憶,成長之後無論遇到任何挫折,也不會輕易改變,現在流行父母像朋友,對孩子而言,家庭是第一個教育場所,把父母當朋友、老師當朋友、同學也當朋友,所有的關係都變成朋友的環境中成長,並不正確,朋友關係會讓孩子快樂,但很難培養出大人需要的獨立生存能力
 
七號敵人:雙親
總得面對照顧父母親的時候,不想與父母敵對,就要磨練對話力,不少人在職場極具耐心對應同事,與父母回答卻是,「知道,別再說了」只要雙方都是大人,就必須遵守某些禮貌和規則,父母衰老時,不可以因為被照顧者是弱者,就什麼都替他做,這樣是把他們當幼兒看待,高齡者和幼兒都是弱者,但不同的是高齡者頭腦還很清晰。當然這世上還有不是的父母,不照顧子女的人,也不該期帶兒女的孝順行為。
 
(隱藏)八號,最終敵人:自己

能覺悟者才能成為強者,日本教育家福澤諭吉指出「簡而言之,覺悟是一種處事哲學,凡是往最壞的地步想,預存覺悟之心,以面對萬一陷入狼狽會令自己後悔的窘境」有了這種覺悟,就能置死地而後生,有了這種覺悟,就會產生傾全力往目標衝刺的能量。
 
同時了解,愛比較只會招致不幸,奧地利詩人哈默林說「追求最高境界的人,通常只會走自己的路」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arles590417&aid=5146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