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2/11 17:16:32瀏覽530|回應1|推薦6 | |
10年前,我剛好從軍中退伍,開始當上班族,也開始訂閱雜誌學理財。那時候的收入不多,每月手中有餘錢,就會去買共同基金和股票。後來遇到2000年網路泡沫,全球股市大跌,我的科技基金都賠錢,而我也就停止扣款,有長達4年的時間,沒有再買基金。直到2007年,看到身邊的同事朋友都在買基金,我們夫妻也開始把更多的錢投到基金裡。那時候景氣正好,我們工作的公司都有配股,股市漲,我們的資產也跟著漲,但是都僅限於「紙上富貴」,因為我們也捨不得賣掉,期待會一直漲上去。 在金融海嘯發生前,我的投資已經開始出現虧損,不過那時候,我告訴自己:已經錯過2000年網路泡沫後大好時機,現在市場大跌應該要積極參與,不要再錯過賺錢的機會。所以,我開始利用下班時間,聽投資講座,還報名收費的理財課程,買了大量的理財書籍來閱讀,甚至還計畫去報考金融證照,因為我相信,只要把理財這件事學會了,應該會受用一輩子。 不過,在積極學理財的前半年,我想要「學以致用」,自己動手調整家庭財務配置,但做愈多虧愈多。例如去年初,台股8,000點時,我們夫妻倆一起去聽投資講座,台上的專家認為台股一定會上萬點,所以我們就把部分定存解了,單筆投到台股基金,但是沒想到,賠了快50%,後來我分散部分資金到熱門的海外基金,但是去年底全球股市跌到谷底時,報酬率是-70%,只是賠得愈慘,我們的心態就愈鴕鳥,根本不敢去看帳戶價值究竟還剩多少。 今年初,我太太懷孕了,我們開始討論小朋友出生後的財務規畫,赫然發現,我們兩人月收入超過10萬元,但是扣掉生活費、保費、房貸、給爸媽的孝養金、還有買基金的錢,竟然擠不出保母費。 |
|
( 時事評論|財經 ) |